唐 錄,胡春益,錢明君,徐燕玲
[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040]
納米二氧化硅(SiO2)具有優(yōu)良的化學(xué)惰性、熱性能和機械性能,且制備方法簡單,被廣泛應(yīng)用于填料、催化劑載體、熱絕緣體、拋光材料、復(fù)合物材料或作為添加劑使用[1-2]。難分散性和易團聚等缺點,使納米SiO2的應(yīng)用受到影響。
目前,國外公司堿性鋅錳電池(堿錳電池)產(chǎn)品的保質(zhì)期已可長達10 a。在貯存過程中電性能的下降,制約了堿錳電池的使用期限。提高貯存性能,是堿錳電池發(fā)展的方向。影響貯存性能的因素主要有鋼殼、活性物質(zhì)和添加劑等。在堿性環(huán)境中,SiO2顆粒表面會緩慢生成吸濕性較強的硅酸鹽,可適當(dāng)增加電池正極的保液率,有利于電子的傳遞,同時,SiO2在鋼殼內(nèi)表面形成的抗腐蝕性較強的硅酸鹽[3],可延緩鋼殼腐蝕,從而提高電池的貯存性能及防漏性能。
本文作者通過改進后的溶膠-凝膠法制備單分散性、粒徑均一的球形納米SiO2,作為添加劑用于堿性鋅錳電池,探討添加納米SiO2對新電性能及貯存性能的影響。
往25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100 ml無水乙醇(上海產(chǎn),AR)、16.8 ml去離子水(自制)和2.24 ml 25%的氨水(蘇州產(chǎn),AR),充分?jǐn)嚢杈鶆?。?.34 ml正硅酸四乙酯(TEOS)(上海產(chǎn),AR)和20 ml無水乙醇混合均勻,通過滴液漏斗緩慢滴入三口燒瓶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過程中保持快速攪拌。當(dāng)溶液由透明開始轉(zhuǎn)為白色渾濁時,滴加10滴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上海產(chǎn),AR),用于納米SiO2的改性。在常溫下持續(xù)反應(yīng)10 h,再靜置熟化5 h,最后抽濾,得到白色沉淀,分別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洗滌3次。將抽濾得到的固體在100℃下真空(真空度>0.09 MPa)干燥12 h,取出,研磨成微細(xì)粉末,制得改性的SiO2。
不添加MPMS,制備未改性的SiO2,用作對比實驗。
1.2.1 正極添加納米SiO2電池的制備
將制得的改性納米SiO2與電解二氧化錳(EMD,廣西產(chǎn),無汞堿錳電池級)混勻,按本公司的生產(chǎn)工藝,制成LR6型堿錳電池正極環(huán),并采用相同的負(fù)極鋅膏,未經(jīng)特殊處理的普通鋼殼,組裝LR6電池。納米SiO2質(zhì)量為EMD質(zhì)量0.4%、0.6%和0.8%的電池,編號分別為 B'、C'和 D',對比不添加改性納米SiO2的電池,編號為A'。
按相同的方法,制備添加未改性納米 SiO2,且質(zhì)量為EMD質(zhì)量0.4%的電池。
1.2.2 鋼殼導(dǎo)電膜添加納米SiO2電池的制備
在鋼殼導(dǎo)電膜中按質(zhì)量比添加0.1%、0.2%和0.4%的改性納米SiO2,正極不添加納米SiO2,按本公司的生產(chǎn)工藝,組裝成LR6電池。對應(yīng)電池編號分別為B″、C″、D″,對比電池編號為A″(與A'同配方,不同批次)。
將制備的納米SiO2分散在無水乙醇中,形成極稀的懸浮液,再滴加到銅網(wǎng)格上,用H-600-II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日本產(chǎn))進行TEM分析。
用Avatar-IR360型紅外吸收光譜儀(美國產(chǎn))對SiO2粉末進行FT-IR分析。
用DM-3000型電池放電柜(蘇州產(chǎn))對制備的電池進行電性能測試。
1.50 W、0.65 W 脈沖為:1.50 mW、2 s,0.65 W、28 s,10 次/1 h,24 h/d,截止電壓1.05 V;
1 000 mA脈沖為:10 s/m,1 h/d,截止電壓0.90 V;
250 mA間放為:1 h/d,截止電壓0.90 V;
10 Ω間放為:1 h/d,截止電壓0.90 V;
3.9 Ω間放為:1 h/d,截止電壓0.80 V。
用Arbin BT4+型放電儀(美國產(chǎn))進行電池分電極測試[4],放電至正極電位為 -0.3 V(vs.Hg/HgO)。在 LH-213高溫高濕箱(上海產(chǎn))中進行防漏性能測試,測試溫度為60℃,濕度為90%。
制備表面改性的納米SiO2粒子時,溶液由透明轉(zhuǎn)為白色渾濁,表明初級SiO2粒子開始形成,此時加入表面活性劑MPMS進行改性,在SiO2粒子表面引入有機官能團,可使得SiO2粒子在形成時不容易團聚。圖1是未改性和改性納米SiO2的TEM圖。
圖1 改性和未改性納米SiO2的TEM圖Fig.1 TEM photographs of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nano SiO2
從圖1可知,SiO2粒子都是單分散的球形。未改性納米SiO2有團聚,改性納米SiO2沒有團聚。吸附在SiO2粒子表面的有機官能團產(chǎn)生的位阻效應(yīng),阻止了粒子間的團聚。
圖2是未改性和改性納米SiO2的FT-IR圖。
圖2 未改性與改性納米SiO2的FT-IR圖Fig.2 FT-IR spectra of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nano SiO2
在圖2的曲線a中,可以找到SiO2的特征峰(475 cm-1、802 cm-1、948 cm-1和 1 102 cm-1),與文獻[5]中 SiO2的特征峰一致,可推測在3 444 cm-1和1 633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為SiO2表面結(jié)合水或游離水的H—O—H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峰[6]。圖2 的曲線 b,在 1 715 cm-1和 2 945 cm-1兩處有吸收峰,推測分別是C==O基團的特征峰和—CH2的伸縮振動峰。FT-IR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劑MPMS上的有機官能團已經(jīng)引入到了SiO2粒子的表面。
正極中添加0.4%的未改性與改性SiO2的LR6電池,在150 mA連放過程中正極電位隨放電時間的變化見圖3。
圖3 添加未改性與改性納米SiO2的電池在150 mA連放過程中的正極電位Fig.3 Anode potential of batteries added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nano SiO2during 150 mA continues discharge
從圖3可知,正極加入未改性與改性SiO2做成的電池,150 mA放電時間分別為14.5 h、14.9 h;改性后分散性較好的納米SiO2,在放電后期可減緩正極電位的下降,從而延長電池的放電平臺,提高放電性能??赡艿脑蚴?在堿錳電池中,SiO2顆粒表面會緩慢地生成吸濕性較強的硅酸鉀保護膜,可適當(dāng)增加電池正極的保液率,有利于電子的傳遞,從而提高正極活性物質(zhì)利用率。分散性較好的納米SiO2顆粒表面,可能更容易且更多地生成硅酸鉀。
在正極中添加改性納米SiO2,研究對電性能的影響,測試結(jié)果列于表1。
表1 正極SiO2含量對LR6電池電性能的影響Table 1 Influence of SiO2content in cathode on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LR6 battery
從表1可知,正極中添加SiO2,能提高新電的大電流性能,但對中小電流性能的影響不大;經(jīng)過高溫貯存后,添加SiO2的電池表現(xiàn)出了優(yōu)良的貯存性能,納米SiO2添加量為0.6%(電池C')時,貯存性能較電池A'整體提升了約6%。
SiO2含量對LR6電池高溫高濕防漏性能的影響見表2,每種電池樣品數(shù)量為24只。
表2 正極SiO2含量對電池高溫高濕防漏性能的影響Table 2 Influence of SiO2content in cathode on leakage prevent performance of battery
從表2可知,電池A'在第30 d時開始出現(xiàn)漏液;添加納米SiO2后,約在第40 d才出現(xiàn)漏液;電池A'在第60 d時全部漏液;納米SiO2添加量為0.6%(電池C')時,第60 d時的漏液率約為38%。正極中添加納米SiO2,可提高電池的高溫高濕防漏性能。
在鋼殼導(dǎo)電劑中添加改性納米SiO2,研究對新電及貯存性能的影響,電性能測試結(jié)果列于表3。
表3 導(dǎo)電膜SiO2含量對電池電性能的影響Table 3 Influence SiO2content in conducting film on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battery
從表3可知,向?qū)щ娔ぶ刑砑蛹{米SiO2,對新電性能的影響不大,但對高溫貯存后的性能提升明顯,尤其是大中電流時,且添加量為0.2%時(電池B″)較好。這可能是因為納米SiO2的加入使導(dǎo)電膜的黏度或流動性得到改善,使涂層更均勻、可靠,也可能是因為SiO2溶解在KOH溶液中,形成了抗腐蝕性強的硅酸鉀[3]。
本文作者通過改進后的溶膠-凝膠法制備分散性較好的納米SiO2,并用于LR6電池。在正極、鋼殼導(dǎo)電劑中添加納米SiO2對新電性能的影響不大,但可提高電池的高溫貯存性能,也可提高高溫高濕防漏性能,添加0.6%時性能最佳;在鋼殼導(dǎo)電劑中的添加量為0.2%較好。
[1]Melvin A,Vijay R,Chaudhari V,et al.A facile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of functionalized hollow silica spheres[J].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10,346:265 -269.
[2]SHEN Xin-zhang(沈新璋),JIN Ming-hui(金名惠),MENG Xialan(孟廈蘭).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表征[J].Paint&Coatings Industry(涂料工業(yè)),2002,9:15 -18.
[3]Kenyon K H,Passaniti J L.Alkaline manganese dioxide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coated can treated with silicon compound[P].US:6153330,2000-11-28.
[4]TANG Lu(唐錄),JIN Cheng-chang(金成昌),WANG Jian-wen(王建文).脈沖放電時堿錳電池電極電位的同步測定[J].Battery Bimonthly(電池),2011,41(6):229 -331.
[5]Pinto P R,Mendes L C,Dias M L,et al.Synthesis of acrylic-modified sol-gel silica[J].Colloid Polym Sci,2006,284(5):529 -535.
[6]Lee S G,Jang Y S,Park S S,et al.Synthesis of fine sodium-free silica powder from sodium silicate using w/o emulsion[J].Mater Chem Phys,2006,100(2 -3):5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