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君
美國對校車的重視程度可謂登峰造極。向來對“特權”現(xiàn)象不能容忍的美國人,唯獨對校車特權大開“綠燈”——美國校車多年來能安全運營關鍵在于成熟的資金支持制度、完備的車輛標準體系和專業(yè)的運營主體,三者缺一不可。此外,還有一些細節(jié)值得思考。
在美國,所有校車實行統(tǒng)一標識,即黃色車身加黑色大塊條紋,并噴有“schoolbus”的醒目字樣。按照美國交通規(guī)則,校車的路權與警車、救護車、消防車一樣,一旦將“stop”指示牌打開,后面所有的車,無論幾個車道都必須停車,即使總統(tǒng)座駕也不例外。如果誰看到校車旁沒車想繞過去,一旦被警察抓住,重罰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國50個州都有同樣一條交通規(guī)則——超越正在??可舷聦W生的校車是最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之一。此外,所有車輛在經(jīng)過有校車的區(qū)域必須減速,當校車標志上黃燈開始閃爍時,所有其他車時速不得超過15英里。在美國考駕照時遇到考區(qū)范圍內(nèi)有學校的,大家都會緊張,因為稍一疏忽,考試就可能泡湯。有駕照的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這些看起來有點保護過頭的條款背后,有一個理念貫穿始終:孩子們的生命安全超過一切物質財富!這句話,以紅色大號字體印在田納西州《駕駛員手冊》上。
美國校車在硬件設計上的安全度是普通轎車的40倍,但其無與倫比的安全度,更來自運行的軟環(huán)境。其實不僅是轎車,活在“車輪上的國家”的美國人對汽車與人的關系領悟頗為深刻——汽車是為人服務的,它首先必須學會尊重人類、尊重生命,所以當效率與安全發(fā)生矛盾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據(jù)報道,我國每年有超過1.8萬名14歲以下學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我國校車領域與歐美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車輛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化。雖然中美兩國國情不同,社會制度、發(fā)展水平有巨大差異,但“他山之石”還是有值得思考與借鑒之處。
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