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爸
“爸爸,左邊豌豆兵,快打!”
“爸爸,熊二太搞笑了,再讓我看一集吧”
“爸爸,你的iPad充電沒?”……
一年前,剛上中班的小聰寶已經是我的“好幫手”了,我打手機游戲、玩iPad,總有她的身影相伴。別說,才4歲半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有著非同一般的領悟力和學習力,什么憤怒的小鳥、豌豆兵、切水果,樣樣拿起就會玩。我呢,也樂得其所。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女一起打游戲就是好。她媽剛要阻止,我就說:“比爾·蓋茨、喬布斯都是這么長大的,小平爺爺還說過電腦要從娃娃抓起,要讓孩子熟悉信息化,不然就落伍了,再說這也是親子活動,我們在培養(yǎng)父女感情啊?!?/p>
可是,中班下學期,聰寶學校組織檢查視力,她兩個裸眼視力僅0.6,亮起了紅燈。于是,我被老師責令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做了詳細檢查后,對我一通教育:幼兒視力正在發(fā)育中,不能長時間對著電子產品,極容易導致近視、弱視,而且父母都是高度近視,孩子本身患近視的概率就大……
回到家,我深刻反省,與聰媽、聰寶一起制定了整改計劃。
首先,將手機、iPad中的游戲全部刪除,一個不留。雖然自己也有點心疼,畢竟為了孩子,一咬牙全刪了。
然后,公布具體的三項整改措施——
1.帶著孩子每周進行一次戶外活動。從此以后,每個周末我都開車帶聰寶去郊外尋找綠色,濱江公園拍攝野鳥、東方綠洲攀巖、洋山島上看大?!饶苠憻捝眢w,又能放松眼睛。在青山綠水間,許多聰媽以前不敢玩、不會玩的游戲,如騎大馬、跳房子、捉蟲子等,在我和聰寶的指導下,一會兒都學會了,一家三口玩得可盡興啦!
2.陪孩子一起畫畫。為了轉移聰寶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我除了帶她外出上美術課,還撿起了丟掉多年的畫筆,買了畫架、水粉,憑著早年的童子功,帶著孩子一起畫起來,美麗的弗洛格、多彩的大草原、調皮的托馬斯,都是我們父女倆筆下可愛的作品。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還用手機拍下我們的佳作“掛”在微信朋友圈里,并不斷向聰寶通報最新情況:12位叔叔阿姨點了贊,又有4位阿姨進行了點評,姑姑提出了1條修改建議……半年后,聰寶的畫技進步很大,我嘗試著向《為了孩子》雜志投稿,居然有一幅畫被刊用了,樂得全家上下都合不攏嘴,我還買了十多本雜志送給親朋好友。小聰寶呢,自信心也開始爆棚,逢人自詡小畫家,每天都要主動畫上一幅才肯睡覺。
3.用收音機代替電視機。現(xiàn)在都數(shù)碼時代了,還聽收音機?太土了吧!可事實證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上海故事廣播兒童節(jié)目都是“零零后”小聰寶的最愛,每晚8點,隨著“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開始廣播啦”,一句幾代人都熟悉的廣播前奏響起,就到了我們全家人收聽廣播的時間。我們仨圍坐在一起,一邊做手工,一邊認真聽,暖暖的燈光、有趣的故事、聰明的博士爺爺,陪著我們度過了一段又一段難忘的時光。
一年后的今天,小聰寶漸漸忘記了iPad,也不再惦記豌豆兵的新武器和小鳥的新玩法了。學校又組織檢查視力,她的兩個眼睛視力1.0,完全達到5歲孩童的合格視力標準。我們全家都開心地笑了。
各位爸爸媽媽,讓我們一起對電子產品說“不”吧,不要讓你寶貝的記憶里只有游戲和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