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贊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yè)環(huán)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shù)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采用可以編制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nèi)部存儲執(zhí)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shù)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過數(shù)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chǎn)過程。逐次逼近法通過按照一定規(guī)則,可以使得結果無限接近于某一已知數(shù)值。下面詳細介紹PLC使用逐次逼近法在油罐同軸固定、焊接中的應用。
兩油罐在焊接前的空間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左、右側油罐通過下方工裝支撐(圖示中未畫出),下方工裝可以對油罐位置進行三維調(diào)整。圖2為欲通過逐次逼近法實現(xiàn)工件同軸固定的施工圖。其中,中間圓環(huán)機構用于安裝電感式距離傳感器,64個傳感器在左右筒上方均對稱安裝,且左右側傳感器安裝起點與間隔均相同。在初始位置時,左右側傳感器所測距離差值為零。
圖1
圖2
為了更加清楚了解傳感器的安裝及測量過程,下面給出詳細的二維圖。圖3為剖視圖,可以看到傳感器被順序編號;圖3為任一編號對應的A、B兩個傳感器的詳細安裝與測量圖,A側傳感器測量值為XA,B側傳感器測量值為XB,故A、B所測距離差值為δ=XA-XB。
圖3
圖4
本例擬通過測量距離差來實現(xiàn)兩油罐的同軸固定,故先假定左側為“標準圓”,右側為“待移動圓”,只需移動右側圓與左側圓重合即可。為了盡可能高精度的實現(xiàn)圓的同軸性,這里采用逐次逼近法,即通過每次移動將最高距離差縮小為原來的1/10,直到所有距離差縮小到設定的范圍或是移動設定的次數(shù)。當然,這里的“移動”并非真實地對右側圓進行空間移動,只是程序內(nèi)部按照假定的移動進行計算而已。由于64對距離傳感器在空間圓周上均勻分布,故每個傳感器所測點在圓上的角度α均可求出;又油罐的半徑R和距離偏差δ已知,故可計算出待移動圓上64個測量點的坐標及角度。任一“待移動圓”上的點距“標準圓”圓心的長度為L=R+δ,進而求得該點的X坐標為:[L*cos(α),L*sin(α)]。
下面給出程序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
圖5
下面介紹PLC中程序的主要過程功能塊,以西門子S7-1200為例。
a)64對傳感器安裝角度的初始化部分:
b)為了將“待移動圓”與“標準圓”距離差降到設定值,需要將“待移動圓”移動多次,此處采用 WHILE…DO語句,反復執(zhí)行直至不滿足循環(huán)條件退出。
WHILE#step<"10.XY".MStep AND"10.XY".E>"10.XY".E_con DO
c)找出距離差最大值,并通過移動將此最大值降低為原來的1/10。每一次移動的偏移量以最大值為參考,通過最大值對應點的角度可將移動量分解為X分量與Y分量。下面為部分參考程序:
d)隨著X與Y坐標的移動,64個點相應的角度也發(fā)生變化。相應地,這兒需要求出移動后的新角度。下面為部分參考程序:
//若移動點在第一象限
//若移動點在第二象限
//若移動點在第三象限
//若移動點在第四象限
e)計算累計移動坐標量,并增加循環(huán)計算器:
[1]廖常初.S7-300/400 PLC應用教程.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10):10.
[2]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M].6版.科學出版社,2013.
[3]蔡軼珩.逐次逼近線性規(guī)劃法:一種評定形狀誤差的新方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