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風景
長長的脖頸,尖尖的下巴,下塌的鎖骨和多彩的服飾,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圈在脖頸上閃閃發(fā)光的銅環(huán),這就是生活在泰緬邊境上的長頸族的代表特性。
長頸族是我們對其的稱呼,而KAREN(克倫族)才是他們真正的名字。因為戰(zhàn)爭和生活的困苦,他們大多作為難民從緬甸流落到泰國邊境。而這種用銅環(huán)強制頸部變長的殘酷傳統(tǒng)習俗,卻使得長頸族人有了極高的旅游觀賞價值,并且使其得以在泰國依靠旅游業(yè)而生存。
如今在泰國清邁和清萊的周邊散落了很多以旅游業(yè)為生的長頸族部落,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等待游人們的參觀,或者經營一些手工藝品來換取生存所需的費用。有誰會知道沉重的銅環(huán)之下是如何復雜的心情呢?
長長的脖頸是美麗的象征。長頸族是由少數(shù)民族喀倫族中的一支巴東族所組成。因為戰(zhàn)爭和生活的困苦,其中的一部分作為難民從緬甸流落到泰國邊境。根據(jù)長頸族的風俗習慣,但凡滿5歲的本族女孩兒,就要由族里專門的師傅為其在頸間繞上銅環(huán),并且數(shù)量會逐年增加。
女孩剛剛開始佩戴銅環(huán),幼嫩的皮膚常常會被磨傷,并不時伴有水泡和痛癢。即便習慣之后,脖頸上也會生出深色的厚繭,看后很讓人心疼。
長頸族女人頸間的銅環(huán)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增加,年紀越大,銅環(huán)就會越多。?而且這些銅環(huán)一生中只會取下3次。第一次是在新婚之夜,由丈夫親手為其取下;而后是在生育之時;最后一次摘下也預示著生命的終止。
這是我在村子里見到的戴有銅環(huán)最多的長者,她會為自己的銅環(huán)數(shù)量而自豪,同時也會受到村里人的尊敬。
除了長頸族還有我們所稱的大耳族,他們也會固執(zhí)地認為“耳越大越美麗”。一位老婦人的耳洞大得足以穿過一只乒乓球,我們?yōu)榇祟拷Y舌,同時,老婦人和藹的笑容似乎證明了她早已習以為常。
長頸族村的女人們無一例外都傳承著戴銅環(huán)的習俗,顯然旁邊的小女孩還未滿5歲,暫時沒有套上這“美麗的枷鎖”。
每天供游人參觀和拍照,就是這里長頸族女孩們的工作,除此之外,她們也在正常地生活著。
一些長頸族的女人還會保留傳統(tǒng)的織布手藝,這個村子因此更加吸引游人。
村子里的手工藝品民族特色鮮明,除了木雕、石雕、圍巾、首飾以外,還可以看到長頸族人戴的銅環(huán),游客如果感興趣也可以試戴一下。
rgin-bottom:0pt; " >
油菜花海美門源
門源縣是絲綢之路上通往祁連山深處的一個盆地,由于盆地平坦,這里的農民以種植油菜花和青稞麥為生。每年7月油菜花盛開的時節(jié),一片片金黃色和一片片油綠色像地毯一樣鑲嵌在雪山映襯下的大地上,似動人的油畫一般,無與倫比。
世外桃源祁連縣
從門源縣往祁連山深處走,路過一個叫鴛鴦湖的高山湖泊,再往里走,過了大冬樹山埡口,你會眼前一亮,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這就是坐落在祁連山深處的祁連縣。祁連縣四面被高山環(huán)抱,縣城掩映在山溝的密林中,站在縣城西側的卓爾山上鳥瞰山下的景色真讓人震撼,盛開的油菜花和綠油油的青稞麥鋪滿縣城周圍的山崗,黃綠相間猶如彩帶,山岡的邊緣炊煙裊裊,座座村落在密林云霧中隱現(xiàn)。像圖畫一樣的田野鑲嵌在牛心山上。卓爾山北側,火紅的雅丹地貌托起一塊塊嫩黃的油菜田,宛如油畫大師手上的調色板。祁連人就是在這樣的深山美景中幸福安詳?shù)厣钪@不正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