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周智玲
【策劃緣起】
最近,以“富二代”群體為當事人的丑聞屢屢發(fā)生,引發(fā)輿論關注。人們不禁疑惑:為什么這些人的父母事業(yè)成功,社會地位較高,他們卻沒能成為父輩的翻版,而以或驕橫無禮,或自卑消沉的反而形象出現(xiàn),幾乎成了“問題青少年”的代名詞。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存在這樣的“負二代”:他們的父輩或是成功的商人,或在某一行業(yè)小有成就,或官至處長、局長等級別……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后,他們能夠給予兒女較好的物質環(huán)境。當兒女步入社會時,父輩往往希望他們能夠承襲既有的資源,沿著父輩的腳步走下去??墒?,對于肩負父輩莫大期望的兒女來說,父輩吃過的苦、走過的路,他們很難再體驗,父輩的精彩有著屬于自己的時代烙印,他們難以復制、超越。更重要的是,兒女也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意人生就此被束縛。一旦兒女的追求與父輩的期望不相匹配,就會爆發(fā)出許多矛盾、沖突,他們會采取極端的行為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因此,“問題富二代”“熊孩子”“壞孩子”等載滿負能量的標簽便相繼被加諸在他們身上。本是令人羨慕的“富二代”,為何漸漸變成了沉重的“負二代”?一旦脫離父輩希冀的軌道,他們能否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做父親,不做“護親”
◎口述/趙 英 ◎整理/青 瓷
手機鈴聲響起,是父親打來的,他的聲音疲憊而沙?。骸坝⒆?,你抽空回來一趟吧,強子又找不到了。”我沉默半晌后嘆了口氣:“好吧?!?/p>
強子是我的弟弟,是我年過六旬的父母唯一的兒子。在只有一條街的小縣城,我父母小有名氣,20年前他們沒有安分地在農村種地,而是跑到縣城開雜貨店。那時,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說我父母簡直是瘋了。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父母天天起早貪黑,從針頭線腦、拖把、凳子開始賣起,到現(xiàn)在賣化肥、塑料薄膜,為我和弟弟掙下三個店面、兩套房以及過百萬元的存款。每逢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人情往來,父親常常是聲音最大的、最熱情的那個,家家有事他必到。老鄉(xiāng)們最愛帶孩子到我家做客,只要喊句“趙爺”,就不會空手而回。父親掛在嘴上的話就是:“英子嫁出去后,強子就是我家的頂梁柱,我這份家業(yè)就是他的。他只要守住,就一輩子不愁了?!?/p>
小時候,我和弟弟最常待的地方不是家里,而是從頂樓到門口,滿滿當當堆著無數(shù)雜貨的店里。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我們常常是趴在小凳子上完成作業(yè)后,就給父母打個下手。雖然父母從不監(jiān)督,甚至讓我們先幫完忙再學習,可我從來都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做作業(yè),因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決定要走出這家店和小縣城。強子卻不同,父親掛在嘴上的話他已經(jīng)倒背如流,所以他的作業(yè)本上常常是空白的,有空就玩游戲或是找同學打球。
時光一晃而過,我讀了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考到附近縣城的中學教書,然后就是找男友,結婚。我結婚三年后,強子也高中畢業(yè)了,成績一塌糊涂。父親大手一揮:“沒事,會數(shù)數(shù)就行?!闭敻赣H準備讓他進店幫忙時,強子突然提出想到深圳去開眼界。父親虎眼一瞪:“啥,開眼界?給我老實點,明兒給我相親生娃去。咱這縣城就夠大了!”
強子手上沒錢,只得乖乖聽話。不到一年,強子就相上了一位老實的農村女孩。父親在縣城最好的樓盤買了一套房,又辦了一場極風光的婚禮?;槎Y上,強子喝了一杯又一杯。我卻發(fā)現(xiàn),他臉上的笑容帶著幾分勉強。兩年后,父親抱上了大孫子,強子也天天被他摁在店里不能動彈。店一直是老樣子,東西擺得滿滿的,燈光昏暗。強子坐在柜臺后,那昏黃的燈光讓他年輕的臉龐變得越來越落寞。
一天深夜,我的手機突然響起。我接起一看,是強子打來的:“姐,我實在受不了了,我想出去看看。我本來都買好了車票,卻被爸追了回來,還讓我跪在家里認錯。我……”本有著飛揚青春的強子變成了這樣,我酸澀不已,專程回了趟娘家。小侄子正在店里蹣跚學步,家里四個大人被分到兩家店里,忙得不可開交。我拉過父親,講述了我的擔心。父親卻很不以為然:“你少聽強子胡說。咱店里這么賺錢,他還想怎么樣?”
事情卻向著更壞的地方發(fā)展。在完成了生下一兒一女的任務后,強子開始夜不歸宿,找朋友打牌、喝酒。父母常常要在關上家里的店門后,互相攙扶著去酒館甚至牌室找強子。我能想象得到,深秋的寒風里,他們花白的頭發(fā)被吹得亂蓬蓬,心中是何等的苦悶。
不知道父母什么時候才能明白,大樹下永遠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陽光照耀,沒有雨露滋潤,只能長出萎黃的小草。
承襲的不是精彩,是奮斗
◎口述/王 偉 ◎整理/湯小小
父親的人生堪稱一部勵志劇,從一個小小的科員,一步一步升至縣財政局局長。人家都說,虎父無犬子,父親對我這個“虎子”寄予了厚望,希望我沿著他鋪好的路,走出一片錦繡前程。
可惜,蜜罐中泡大的我,根本就不珍惜父親創(chuàng)造的好條件。雖然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讀著重點學校,我卻常跟老師頂嘴,和同學打架,泡網(wǎng)吧玩游戲更是家常便飯。對于我這個“問題少年”,父親采取了很多“挽救”措施。比如,和老師密切聯(lián)系,少給我零花錢,讓我頻繁轉校。從諄諄教誨到大聲咆哮,他文的武的全招呼上了,我依然是那個吊兒郎當?shù)摹柏摱薄?/p>
雖然恨鐵不成鋼,父親卻一直沒有放棄努力。我勉強考上一所三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yè)后,每年暑假,父親都安排我進縣政府部門實習。大學畢業(yè)后,他又讓我回縣里參加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用他的話說,只要我聽從安排,不花一分錢的力氣,就能得到別人努力十年都得不到的東西。
我沒有遵從父親的安排,而是找了旅游的借口,問父親要了幾千元,悄悄前往北京參加了一個三維動畫設計培訓班。在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專業(yè),我就被它深深地迷住,涌出一股強烈地要投身其中的愿望。
父親暴跳如雷,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我吃點苦頭,然后乖乖地回家。我一心一意地參加培訓,不跟朋友聯(lián)系,不出去吃喝玩樂,除了上課,就是鉆在宿舍里,孜孜不倦地設計動畫場景。期間,我天天接到家里的電話,都是要求我盡快回去,別在外面折騰,父親甚至還故意不再給我寄生活費??晌覍幵溉コ写蚬?,廉價給商場設計海報,咬牙都要堅持下去。endprint
培訓結束后,我順利地應聘到一家著名的影視制作公司。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喜歡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是憑借我自己的能力得到的。
每次深夜下班,走在燈火璀璨的街頭,疲憊、孤獨將我緊緊包裹。我體會到了父親的擔憂,一個年輕人,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真的是一件很艱辛的事。雖然艱辛,但隨著我參與設計的動畫片得到領導和觀眾的肯定,職位不斷地上升,薪水不斷地增加,那種成就感勝過世界上最舒適的享受。
今年重陽節(jié),我給父親寄了一張明信片,上面畫著一雙年輕的手臂攙扶著一位微笑的老人,而在他們前方,是一條蜿蜒伸向遠方的小路。我相信,父親能明白我的良苦用意……
富養(yǎng)女兒早“成人”
◎口述/崔勝明 ◎整理/豬小淺
大學開學不久,女兒茜茜打來電話,很自豪地告訴我和妻子,她在新生聯(lián)歡會上,憑借小提琴獨奏,贏得滿堂喝彩,讓眾人驚艷了一把。國慶節(jié)歸來的時候,茜茜看起來神采奕奕。一晚上,她都在眉飛色舞地描述美好的大學生活,我和妻子不由得感慨萬千。
時光倒退到兩年前,一向乖巧懂事的茜茜突然跟我們提出,她準備放棄藝考,轉到普通班,今后考政法類大學。我和妻子想都沒想就一口拒絕。借用別人的話說,茜茜從小就受藝術的熏陶,將來一定能在藝術之路上有所成就。比起其他人家的孩子,茜茜確實占盡先天優(yōu)勢。我在縣藝術團工作多年,而妻子是茜茜所在高中的音樂教師。我們對茜茜的藝術熏陶,應該說從胎教的時候就開始了。
從茜茜三歲那年開始,我們就集中精力培養(yǎng)她,從書法、小提琴到舞蹈。她也不負我們的所望,十歲的時候,就過了鋼琴八級,還幾次在全縣歌唱舞蹈比賽中獲獎。
在團里,人人都艷羨我有個才氣過人的女兒,我和妻子也一直以茜茜為驕傲。所以,我們?yōu)樗O想的未來只有一個,那就是考上全國最好的藝術院校,尋找到更加精彩的人生。
可誰會想到,茜茜會在中途改變主意。高二那年,茜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加入了學校辯論隊。后來,她被選為代表去省里參加比賽,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女兒還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和妻子自然萬分高興。
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自此之后,茜茜的興趣愛好不知不覺就從藝術轉到了文學和演講方面。她慢慢開始熱衷于參加各種辯論賽和演講比賽,且都小有收獲,以至于后來,她跟我們提出,要把重心放到文化課上,爭取考上政法大學。
一開始,我和妻子堅決不同意。她未來的道路,我們已經(jīng)為她鋪設好,何必再去瞎折騰?可那天晚上,女兒突然像小大人一樣,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跟我們聊天。她說:“爸,媽,你們知道嗎?其實,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挺有壓力。因為在別人眼里,我已經(jīng)占盡優(yōu)勢,如果再學不好,肯定會給你們丟臉,所以我一直很努力。但我發(fā)現(xiàn),我真正的興趣點并不在這里。”
茜茜后來還說了很多很多,她說想了很久才作了這個決定,她喜歡藝術,但如果把藝術當成事業(yè),就會成為一種壓力。所以,她希望能夠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業(yè)。
那一晚,我和妻子想了很久,最終決定支持她。茜茜高興得抱著我們連親了三口,說:“我就知道你們最開明了,爸媽請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
高考后,女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專業(yè)??粗畠耗樕嫌芍缘目鞓罚液推拮影底詰c幸,當初沒有逼著女兒聽從我們的安排。因為她的人生,只能由自己主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