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漪
摘要:博物館的藏品都是人類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利用這些藏品資源開展大學生藝術教育也是博物館的作用一部分, 通過分析大學生藝術教育中對博物館資源利用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對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大學生藝術教育;博物館資源;整合利用
一、藝術教育和博物館的關聯性
藝術教育指以文學、音樂、美術等為藝術手段和內容的審美教育活動,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狹義的藝術教育多指在學校藝術理論和藝術實踐教育。筆者認為藝術教育是旨在普及藝術原理,提高人的藝術素養(yǎng),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審美教育活動。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達成共識,具有知識與具有智慧并不能等同。如果說培養(yǎng)出有智慧的人需要綜合性教育的話,那么,綜合藝術教育不啻為一種方興未艾的藝術教育理念。2001年教育部頒布《高校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藝術教育是高校教學內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博物館的教育意義顯現出來大約是在19 世紀,當時,部分博物館開始有意識的進行藏品主題陳列,有針對地對觀眾施以影響,有意無意地開始博物館教育。始建于1852年的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博物館,嚴格按照史前時代、羅馬時代、德國時代等分期進行展室陳列。這樣的陳列方式顯然有利于幫助觀眾更清晰地了解國家在具體時代的原始面貌,是一種優(yōu)質教育行為。而且1851年以來的世界博覽會都含有宣傳教育目的,延續(xù)了傳統博物館的實物教育特征。1873年,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甚至態(tài)度鮮明地提出所有的公共博物館都應該具有教育的功能。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促使博物館更多宣傳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主題,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爭取戰(zhàn)爭的勝利。60年代以來,終身教育理念為人們廣泛接受,許多國家采取鼓勵措施甚至通過立法手段強化博物館發(fā)揮社會教育的重要作用。這一趨勢自然會引起了學校教育對博物館的重視。也就是說,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得到更全面的強化是大勢所趨。
一般而言,廣義博物館職能主要是收藏、保護、展示人類活動的痕跡見證物和自然化石等,起到教育民眾,思考人類發(fā)展等功能。而教育是博物館的狹義或說基本職能,是博物館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在當代,已經成為博物館職能的重點。開始更多地承擔起傳播文化、知識、思想水準的責任??梢哉f,當前,博物館的民眾教育職能地位已經十分突顯,而且這一職能否充分發(fā)揮,直接關涉某個博物館的發(fā)展?jié)撡|,積極從新的視角探索發(fā)掘博物館的教育職能勢在必行。
博物館被譽為人類文明的寶庫,是文化和藝術的殿堂,大學生置身博物館中,博物館保存、傳達、展示人類與自然進化過程中的見證性物件,集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于一身。通過觀察體會這些人類文化藝術的精品,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大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將藝術與人的生活聯系起來的思維習慣,促使和加速大學生終身藝術學習意識的形成。博物館對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其作用不言自明。但查閱資料可以發(fā)現,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大學生藝術教育的專門研究目前還相對不多。
二、利用博物館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困難分析
目前來看,利用博物館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困難主要是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博物館資源缺乏相關的保障機制;博物館對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博物館資源缺乏支持和指導。高校中缺乏促進教師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制度保障,缺乏對教師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管理、激勵和評價機制;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博物館資源的豐富性缺乏認識。教師對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意識不強;家長和教師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實踐少,缺乏實踐經驗等。
三、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大學生藝術教育何以可能
博物館資源是博物館中和博物館周邊存在的具有藝術教育價值的一切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總和。博物館資源劃分為:博物館物質、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其中,博物館物質資源包括博物館的物品資源、建筑資源和景觀資源。博物館文化資源主要指博物館的文化氛圍以及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博物館人力資源主要包括博物館講解員、志愿者。
(一)博物館的物質資源
1.博物館旳藏品和展覽
如果說,發(fā)揮教化人的功能是博物館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那么,對博物館而言,館藏的人化物質等藏品則是其基石。博物館展藏品是博物館最重要的物質資源,是開展大學生藝術教育非常寶貴的資源。其中,往往美術博物館專門負責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等。這些藝術精品,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2.博物館的展覽
美術博物館的展覽形式一般較為簡單,主要為美術作品展覽,美術博物館的展覽內容豐富,除了常規(guī)展覽外,還會舉辦一些吸引觀眾的一些主題畫展等。
3.博物館的衍生品
博物館以館藏文物或展品為基礎, 但出于館藏文物的珍貴,安保問題等問題,加之,復制技術水平的提升,目前,博物館也大量采用衍生品布展。衍生品雖不是原作,但是復制品允許人們零距離體驗藝術品的美感價值,有利于還原藝術品的傳統欣賞形式,可以拓展觀眾的體驗式教育。
4.博物館建筑資源
博物館建筑是博物館資源中獨具特色的資源之一。一般而言,博物館的建筑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非常具有審美價值。建筑藝術往往與其所處的時代、地理環(huán)境、民族習俗和文化等密切相關,而且,不同地域的博物館的建筑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博物館建筑資源具有明顯的藝術教育價值。
5.博物館景觀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
除了博物館本身內部展品和建筑之外,還包括鄰近的一些如圖書館、音樂廳、雕塑一類的人文景觀和紅花綠樹、流水瀑布之類的自然景觀等景觀資源。
博物館作為一個文化場所,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在博物館內部及其附近,首先感受到的濃厚的文化氛圍,給人們傳達出不一樣的文化感博物館根據自身特點,面向社會組織和開展的公共教育活動也是博物館重要的精神文化資源。受。這就是博物館的精神文化資源。
四、博物館的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博物館資源中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藝術教育可開發(fā)利用的博物館的人力資源主要有:博物館講解人員,博物館志愿者、藝術教育專業(yè)人員。
(一)講解員
一位專業(yè)的導覽員進行細致的講解,可以讓觀眾減少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的遺憾。
(二)博物館志愿者
博物館志愿者是博物館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人員,是博物館和社會之間溝通的紐帶和橋梁。一方面,博物館志愿者是一群個人素養(yǎng)較高、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能為博物館承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的特殊觀眾。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博物館其他觀眾的接待者、導覽者和講解者。這種雙重身份能夠更好地拉近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
(三)藝術教育專業(yè)人員
在博物館,尤其是藝術博物館中,會有一些有藝術專長的工作人員,擁有豐富的藝術教育經驗,對藝術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組織博物館藝術教育活動更注重體現藝術的本質。這些博物館工作人員,既對博物館資源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又具有藝術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是大學生藝術教育中難得的人力資源。
五、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建議和對策
21世紀,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催化之下,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在這個充滿勃勃生機的時代,使博物館教育的職能和使命得以更好地實現,具有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這就需要積極探索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路徑和對策。筆者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力圖在此方面找出一些建設性意見。針對大學生藝術教育中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建立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保障機制。博物館可以為大學生藝術教育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便利和支持。高校內部對教師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保障,建立關于教師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評價制度。增強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意識,多種渠道了解博物館, 整合博物館的物質、精神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提高對博物館各種資源的認識,積極探索整合利用博物館資源的方式和方法。簡言之,考慮到,當今時代,高校素質教育、社區(qū)建設和迅速發(fā)展的旅游業(yè)越來越呈現出融合之勢,必然會對博物館教育產生直接影響。博物館工作必須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大潮中去,主動迎接前所未有的盛世機遇,千方百計化解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保持與時俱進的活力。才能真正體現和發(fā)揮博物館的高端價值和形象。
大體思路是當今的中國博物館教育應該至少包括三方面內容的開放式的面向社會的教育。一是面向高校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二是積極參與社區(qū)文化共建;三是利用網絡宣傳推介博物館的高端旅游資源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孫婉姝.博物館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J].滄桑,2009(01)
[2]倪杰.博物館教育再探——從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談起[J].中國博物館,2006(01)
[3]孫雪冬.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育互動的思考[J].博物館研究,2006(02)
[4]丁福利.博物館教育的一個新使命和新機遇[J].中原文物,1999(04)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