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zhǔn)堑聡鴼v史上著名的“鐵血宰相”,他的哲學(xué)是“強權(quán)勝于真理”。他曾經(jīng)歷過一次刺殺,但他本人表現(xiàn)出的冷靜、勇氣卻令人震驚。
1862年9月,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他為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從此,他得以在德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中一展才華,成為“千古名相”。
1866年4月,他主張同意大利結(jié)成同盟,隨時準(zhǔn)備向奧地利開戰(zhàn)。但是他的戰(zhàn)爭策略遭到宮廷和許多民眾的反對。俾斯麥在御前會議上堅定地說:“我拿腦袋作賭注,哪怕我上斷頭臺,也要賭到底。普魯士和德意志都不能保持原狀,兩者都必須走武力這條路,別無他途!”
群眾的反戰(zhàn)情緒終于達到極致。1866年5月7日,俾斯麥在回家途中突然聽到身后兩三聲槍響。他急轉(zhuǎn)身,看到一個青年正向他射擊!俾斯麥猛撲過去,一手抓住青年的右手腕,一手抓住青年的喉嚨。青年用左手拿過手槍,再向俾斯麥射擊兩槍。一顆子彈打在俾斯麥的褂子上,一顆擊中了他的肋部。俾斯麥死死卡住青年的喉嚨,這時一個過路人和兩名士兵趕來抓住青年,俾斯麥才得以脫險。
俾斯麥肋部隱隱作痛,但他還是堅持走回官?。╠ǐ)。夫人約翰娜正陪客人用餐,俾斯麥沒有打攪他們,而是走進書房,給威廉一世寫了一個簡短的報告,然后走進餐廳,吻了夫人的前額,像講故事似的說:“小寶貝,你不要害怕,一個人開槍打我,感謝上帝,我沒有事!”就是憑著這種冷靜和毅力,俾斯麥走到了統(tǒng)一德國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