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艷
大慶油田采油二廠
羧酸鹽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劑優(yōu)選和應用
李玉艷
大慶油田采油二廠
為找出適合羧酸鹽三元復合驅采出液處理的破乳劑,進行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劑優(yōu)選和應用試驗。通過室內破乳劑評價試驗,優(yōu)選適合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破乳劑FD330。破乳劑FD330對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在最佳加藥量為30 mg/L的情況下,游離水脫除器放水含油量降至350 mg/L以下。
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劑
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原油乳狀液包括W/O型、O/W型、W/O/W型,油水難以分離。而破乳劑是改變原油乳狀液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同類型的破乳劑對原油乳狀液的破乳效果是不同的,為找出適合羧酸鹽三元復合驅采出液處理的破乳劑,進行了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劑優(yōu)選和應用試驗。
1.1 試驗儀器和材料
試驗所用的儀器包括:LDJ-5B型離心機;恒溫水浴(0~100℃);電子分析天平(精度0.01);秒表,分度值0.1 s;微量移液管;100 mL容量瓶;容量為160 mL的具蓋玻璃配方瓶。
試驗所用的化學藥劑包括:破乳劑CP905、CP915、SP169、PS-5、HC-I、FD330,工業(yè)品;120#溶劑汽油,工業(yè)品;鹽酸,分析純;無水乙醇,分析純。
1.2 試驗方法
取現(xiàn)場三元復合驅采出液配成含水率為65%的原油乳狀液(水相pH值為14,表面活性劑含量為95 mg/L,聚合物含量為420 mg/L),倒入容量為160 mL的具蓋玻璃配方瓶中各100 mL,分別加入不同型號的破乳劑乙醇溶液,手振100次后放入水溫為42℃的水浴中靜置。記錄不同時間的游離水體積,30 min時用注射器從配方瓶底部抽取底水測定其含油量,底水全部抽凈后將配方瓶手振10次,倒出10 g油樣測定其含水率。
2.1 破乳劑對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在加藥濃度為50 mg/L的情況下,幾種破乳劑對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破乳效果見表1。
表1 破乳劑對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由表1可知,F(xiàn)D330型破乳劑的油水分離效果最好;CP905和SP169型破乳劑油水分離的速度較快,但水相含油量偏高;HC-1型破乳劑的初始油水分離速度最快,但隨著時間的增加該破乳劑的油水分離速度相對減小,水相含油量和油相水含量也偏高;PS-5和CP915型破乳劑的油水分離速度最慢,水相含油量和油相水含量也偏高。
2.2 不同破乳劑之間的協(xié)同破乳效果
分別取大慶油田常用的CP905、SP169、HC-1、FD-330型破乳劑進行復配,總加藥濃度均為50 mg/L,復配結果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CP905、SP169、HC-1型破乳劑與FD-330型破乳劑復配后的破乳效果均不如FD330單獨使用時破乳效果好。
2.3 加藥濃度的優(yōu)化
根據表1和表2中的試驗結果,選擇FD330為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的破乳劑,其在不同加藥量下的破乳效果見表3。
由表3可知,F(xiàn)D330型破乳劑在加藥濃度為30mg/L時,對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效果最佳。
2.4 現(xiàn)場應用效果
根據室內實驗結果,將FD330破乳劑應用于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處理試驗現(xiàn)場。由表4可見,應用破乳劑FD330以后,游離水脫除器放水含油量顯著下降,含油量由投加CP905時的平均2 499.5 mg/L下降到267.2 mg/L,保證了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處理試驗的順利進行,并提高了三元復合驅采出水處理站的來水水質。
表2 不同破乳劑之間的協(xié)同破乳效果
表3 FD330不同加藥量下的破乳效果
表4 兩種不同藥劑現(xiàn)場應用效果對比
破乳劑FD330對羧酸鹽表面活性劑三元復合驅采出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在其最佳加藥量為30 mg/L的情況下,游離水脫除器放水含油量降低至350 mg/L以下。
(欄目主持 楊軍)
圖3 濃度對破乳性能的影響
在魯中聯(lián)合站試驗的是A型破乳劑,持續(xù)跟蹤3個月現(xiàn)場的破乳脫水效果,破乳溫度為55℃,破乳劑平均加藥濃度為150 mg/L,較魯克沁現(xiàn)場用破乳劑可降低成本8.1%。跟蹤9月19日至11月16日的各沉降罐化驗含水記錄,共化驗161次,有148次沉降罐外輸原油,一次化驗合格率為91.9%。且沉降罐放水量少,大部分水經脫水器分離,脫出水清,達到了快速脫水的需求,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
(1)合成的新型破乳劑YH-31經復配后,破乳脫水效果良好,室內實驗溫度55℃,加藥濃度為150 mg/L,60 min脫水率大于85%。
(2)在魯中聯(lián)合站現(xiàn)場試驗中,破乳溫度為55℃,平均加藥濃度為150 mg/L,降低了加藥成本,且脫出水清,沉降罐放水量少。
(3)由過去的破乳劑為單劑發(fā)展到復配,拓展了破乳劑的新思路。
[1]康萬利,張紅艷,李道山,等.破乳劑對油水界面膜作用機理研究[J].物理化學學報,2004,20(2):194-196.
[2]孫正貴.稠油乳狀液及稠油破乳脫水問題[J].油田化學,2008,25(1):97-99.
[3]張瑞峰,安曉會,劉達,等.原油中瀝青質的危害與預防[J].遼寧化工,2014,43(8):1 048-1 051.
[4]吳凱凱,梁光川,馬培紅,等.聚醚型稠油破乳劑破乳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天然氣與石油,2010,28(2):12-14.
[5]張健,向問淘,韓明,等.乳化原油的化學破乳作用[J].油田化學,2005,22(3):283-288.
[6]方洪波,解艷嬌,宗華,等.酚胺樹脂聚醚破乳劑的界面活性[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12,28(3):451-455.
收稿日期2015-05-05
(欄目主持 楊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5.10.013
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