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瑞隆 姜 平 熊邦紅
讓價值之“核”爆得精彩
——湖北日報“信義夫妻”報道的啟示
◎熊瑞隆 姜 平 熊邦紅
2015年4月29日,湖北日報發(fā)一消息:今天,“信義夫妻”鄧雙生、何運香登上中國文明網(wǎng) 《好人365》專欄,成為第237期封面人物。來自應城的鄧雙生、何運香夫婦帶著一幫工友在武漢做環(huán)衛(wèi)保潔工作。2014年底,何運香因車禍不幸去世,悲痛中的鄧雙生在3.9萬元醫(yī)療費沒有支付、妻子的后事還沒有料理的情況下,領到10.6萬元工程款后,按照妻子生前囑托,結清了所有工友的工錢。從1月14日起湖北日報推出 “信義夫妻”首篇消息《妻子車禍抱憾離世 丈夫含淚義兌工錢 破爛王夫婦接力點燃信義火炬》,至此,湖北日報連續(xù)3個多月對這個典型報道進行集中發(fā)稿,前后關于“信義夫妻”報道發(fā)消息、通訊、言論、圖片等計70余篇(張)。
古語說:“尊其所聞則高明,行其所知則光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diào)知行合一。營造輿論氛圍,不是“標語上墻”就完事,也不是讓人們簡單機械記住相關內(nèi)容就達到目標。多一些務實的推動,多一些看得見的改觀,就不會讓核心價值觀“虛”在文字里、“浮”在半空中。湖北日報關于“信義夫妻”報道,給人一些思考和啟示。
[問題]過去有的典型人物報道,過多地強調(diào)宣傳、說教意識,給人一種“高大上”的完美模式,受眾看了并不“買賬”,覺得看起來很美,卻內(nèi)心難美到。當湖北日報記者最初獲得鄧雙生、何運香夫婦這樣“小人物”平常而不平凡事,還帶有“車禍”信息后,能否作為典型報道?
[解法]“作為典型報道,要更多‘省視的目光’。多看一面、深想一點,這樣的‘遞進一層’,也正是對典型認識‘更進一步’的開始?!敝浾叻堕L江曾說:“一張報紙、一個記者,其基礎在群眾,前途在群眾。”湖北日報編輯部決策:分路派記者迅速全面深入采訪;群眾最能慧眼“認人識事”;群眾是新聞人的衣食父母,也是新聞工作的源頭活水。
鄧雙生、何運香夫婦早年在老家應城市務農(nóng),鄧雙生因腎結石三度手術,摘除一個腎,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
2001年,何運香只身前往武漢,打零工、做清潔……丈夫來漢后也是從事環(huán)衛(wèi)的工作。何運香所做的工程清潔掃尾是個苦活臟活累活,工作時間大多在夜里,寒風刺骨的冬夜,還需打電筒,把手伸進溝里清理。
武漢鸚鵡洲大橋開始施工后,她白天跑項目部,晚上鏟土做清潔,不知疲倦地忙著,被工友親切地稱為:“鐵嫂子”。2014年12月28日是大橋正式通車的日子。這天夜里,何運香睡前特意交代丈夫:“我們拿到錢后,你發(fā)工錢時千萬不要把別人算少了,別人悶著腦殼做了一天活,不能白干?!绷璩?點多,何運香接到發(fā)包方的電話,便和工友許桂芳一起,趕去清掃路面渣土。凌晨5點多,正在無路燈道路上忙碌的兩人被一輛突如其來的渣土車撞倒。在緊急送醫(yī)搶救3天后,何運香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沉浸在悲痛中的鄧雙生在醫(yī)療費沒有結清、肇事方尚未賠付、妻子的后事還沒有料理的情況下,按照妻子“最后的囑托”,于2015年1月12日,剛拿到10.6萬元工錢,就開始聯(lián)系妻子的工友發(fā)放。工友們不忍心領錢,他悲痛卻堅定地說:“再窮,再難,也要把工友們的工資結清?!卑l(fā)錢的當天,鄧雙生坐在小板凳上,每發(fā)一次,都要讓人數(shù)三遍,并請工友再數(shù)一遍。可工友們領到工錢就放進口袋,說:信得過!數(shù)啥?!領完錢,工友們像小孩子一樣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來自河南駐馬店66歲的老田,手拿4000多元工錢,兩眼成淚眼,他要去醫(yī)院太平間再看看何隊長。聽說來了記者,工友一下圍攏了過來,爭先恐后念叨“何運香隊長”:大家跟隨她,慢慢地組建起六七十人的零工隊伍。何運香身為“工頭”,但她的工價和大家一樣,不抽成、不多拿,并且懂得關心人,吃飯時讓工友先吃,工友家有急事時主動給他們先墊付工錢。一句話,何運香在工友心目中就是“身邊的好人”。
“運香、雙生都是個熱心厚道人,為人實在”,這是老家鄉(xiāng)親們對他們的評價。鄰居汪煥珍說,上世紀末自己家蓋房子,何運香來幫忙,搬磚搬瓦,半分錢也不要,“他們夫妻身上有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
武漢市交警已確認,肇事司機龔某負主要責任,何運香、許桂芳頂多負次要責任。
因為接地氣,所以有底氣。各路采訪信息匯集后,湖北日報編輯部決定:不論身處何種崗位,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價值觀的實際推動者。只要有心、愿意用心,你就可以成為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推動者。泡菜樸素,不妨礙它成為美味;滿漢全席,可能并不開胃?;鶎影傩铡吧磉叺暮萌松剖隆敝档猛怀鰣蟮馈?/p>
[啟示]我們這個時代,并不缺少美,更不缺少對美的守望、崇尚??赡苋鄙俚氖前l(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有記者的發(fā)現(xiàn)、他人的發(fā)現(xiàn)、群眾的發(fā)現(xiàn)。如果記者的發(fā)現(xiàn)、他人的發(fā)現(xiàn)、群眾的發(fā)現(xiàn)基本是“同樣的美”,這個美就為社會所崇尚的美?!叭说谋举|(zhì)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高大上”的完美,很難得,但不完美的美,是正常的美;內(nèi)在的美、核心的美、本質(zhì)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美,還更需要更多的美。
[問題]信仰不只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行為,只有被實踐才有意義。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由這12個詞、24個字濃縮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突出報道鄧雙生、何運香夫婦這樣“小人物”本質(zhì)的美?怎樣抓住新聞的“核”,并使這個“核”爆炸,產(chǎn)生價值?怎么通過“身邊的好人善事”讓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解法]毛澤東同志指出:要認識全局性的東西,就必須把握矛盾的各個方面并抓住有決定意義的主要矛盾。
湖北日報編輯部在充分發(fā)揮編輯記者智慧的基礎上,很快確定:鄧雙生、何運香夫婦報道主題:突出 “信義”;要求在視角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這樣看來政治宣傳話語轉(zhuǎn)化成新聞話語、百姓話語;表現(xiàn)上把大而化之、大而虛之、籠而統(tǒng)之,轉(zhuǎn)化為實而細看得見、感覺到的具體人具體事;以新聞價值為尺度、突出新聞因素,體現(xiàn)宣傳價值,成為湖北日報2015年典型人物報道“春風第一枝”。決策者并就落細、落小、落實、快速作出部署安排。
1月14日,湖北日報一版發(fā)了消息《妻子車禍抱憾離世 丈夫含淚義兌工錢 掃馬路夫妻接力點燃信義火炬》并配圖片:“何運香的丈夫鄧雙生(左)向工友發(fā)放工錢”、評論《冬天里一道燦爛光芒》、二版發(fā)了通訊《信義妻子的三個“最后”》。
消息的導語是:1月13日21時40分,在武漢市漢陽區(qū)翠微街冰塘角一棚戶區(qū)內(nèi),昏暗的燈光下,54歲的鄧雙生用顫巍巍的手,給工友們挨個撥打電話:“你知道怎么聯(lián)系賈胖子、狗子、簰洲嗎?要是知道就快通知他們到我這拿工錢啊?!?/p>
鄧雙生哽咽地說:“我在履行妻子的遺愿,她囑我一定要把這些錢送到工友手上。”
而此刻,離他不過數(shù)公里的武漢市漢陽醫(yī)院太平間里,妻子何運香靜靜地安息著。
去年12月29日凌晨5時35分,他的妻子、工友們的隊長——52歲的何運香遭遇車禍,其后雖經(jīng)3天的搶救仍未能挽回生命。
這樣開頭,像磁鐵那樣吸引讀者,讓受眾所獲得的內(nèi)涵無疑是生動而豐富的,是很多人可做到但也缺乏的,貌似平凡樸實,實則令人敬仰。
評論寫得精簡鮮明:“一對樸實夫妻的信義善舉,仿佛一道燦爛光芒,在武漢城市上空閃耀”,湖北過去出現(xiàn)全國知曉的信義兄弟,“先有信義兄弟,再現(xiàn)信義夫妻,誠信之棒在荊楚接力傳承”。突出了人物報道的主題意義。
通訊分三部分,以“最后的囑托:給工友的錢別少算了”、“最后的出工:驟停在一個寒冷冬晨”、“最后的欣慰:不覺得日子苦了”對何運香“生前最后”作了報道。讓人從新聞事例中獲得理性的認識、科學的結論、公正的評判。
傳播學上有一個“首發(fā)效應”。湖北日報此組用規(guī)模式呈現(xiàn)鄧雙生、何運香的感人事跡報道,首發(fā)信息對受眾形成了“第一印象”:“信義夫妻”用生死接力的方式詮釋著“一諾千金”的信義內(nèi)涵。這一下子引起中央媒體和社會強烈反響,點爆了輿論。不到12個小時,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鳳凰網(wǎng)等百余家網(wǎng)站轉(zhuǎn)載,新浪、騰訊微博等關注人群達200萬人次,網(wǎng)民點贊熱議:信義夫妻是“一對把悲傷留給自己的湖北好人”!“這才是誠信”!“讓那些拖欠工資的大佬們汗顏啊!”“能用錢打動的東西是有價的,不能用錢打動的東西是無價的”、“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因“信義夫妻”家境貧困,連老家住房也是個“危房”,何運香在醫(yī)院有欠款3.9萬元,后事又需花萬元等,許多網(wǎng)民建議湖北日報開辟為“信義夫妻”捐款通道。
湖北日報編輯部接著根據(jù)事件進展,又策劃了“今日視點”《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漫畫“信義夫妻”、消息《最后一筆工錢發(fā)放給工友了》、通訊《信義妻子長眠故鄉(xiāng)》、《“信義夫妻”工友許桂芳出院》、周評《誠信與售假工頭與大師》等報道 。受眾反映:現(xiàn)代社會,信用堪稱最大的資本;這些報道一讀就感動,一看就共鳴。
[啟示]一根好火柴,得用功劃好,讓它發(fā)出光亮。新聞報道(包括新聞評論),原材料固然重要,但熔爐冶煉不容忽視;需要編輯部總編、主編會同作者及編輯部有關人員共同研究、策劃。通過多次策劃,使新聞價值、宣傳價值甚至市場價值都獲得提升,讓“核”爆的威力大;只有威力越大,價值才越大。
[問題]善舉做出之后遇到的難題,無不映照出堅硬的社會現(xiàn)實。當我們要照亮的是整個廣袤的原野,就需要不斷有新的火把被第一個火把引燃,共同匯聚成強大的光源。當我們想要打造一個“可持續(xù)善”,或者“整體善”的社會環(huán)境時,就需要思考如何減輕行善成本,也需要突破個體思維的局限。怎樣進行善需求和可支持資源有效對接,讓善行不再孤單?讓善意更好生長?讓感動化為行動?
[解法]有詩人曾寫下這樣的句子:“如果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我就不虛此生;如果能解除一個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種酸辛,幫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鳥,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虛此生。”
湖北日報編輯部認為,誠然,保護善念的環(huán)境還需要涵養(yǎng),托舉善行的制度還需要完善,但對每個人而言,首先要讓自己心中的火熊熊燃燒。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悲憫之情、樂善之意,可是否伸出這只手、邁出這一步,卻成為平庸與高尚的分界線?!澳憔褪撬说沫h(huán)境”,讓善念更多轉(zhuǎn)化為善行,讓善行善舉少一些無奈,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善念在路上,我們也不能讓善行遲到。并決定:更加主動作為,深入報道,努力營造一個“可持續(xù)善”,或者“整體善”的社會環(huán)境。
這里選上幾條報道,可以看出更加主動作為的事例:
湖北日報聯(lián)合荊楚網(wǎng)、騰訊·大楚網(wǎng)的《“信義夫妻”捐款通道開通》,編輯記者主動帶頭捐款。
《漢陽區(qū)委書記看望鄧雙生完成“意外”囑托》,區(qū)委書記到鄧雙生居住的棚戶協(xié)調(diào)解決有關問題;《漢陽區(qū)文明委倡議:捐助“信義夫妻”》。
武漢市公安局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交通大隊通知領取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警認定交通事故責任 肇事司機負主責》。
應城市領導代表家鄉(xiāng)人民看望鄧雙生及其親屬,《家鄉(xiāng)領導到漢承諾解決后顧之憂》。《應城市追授何運香“五一勞動獎章”》。
《“信義夫妻”精神感動學子》,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團對話鄧雙生。
聞名全國的接力送薪的 “信義兄弟”孫東林處理完公務,連夜乘飛機從天津到武漢看望生死踐諾的 “信義丈夫”鄧雙生,《好兄弟和偉丈夫面對面》。
《道德模范熱議“信義夫妻”》、各界人士、專家、省市文明辦領導分別參與點贊學習“信義夫妻”座談會,湖北日報還邀請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有影響的中央媒體記者,湖北電視臺等記者參加并協(xié)助采訪報道。像人民日報就發(fā)了通訊《湖北“信義夫妻”生死踐諾》并配圖片等、央視就“信義夫妻”獲善款8萬余元 、將捐出部分給受傷困難工友作了報道等。
2月5日湖北日報見報 《“信義夫妻”零工隊昨授旗成立》,報道湖北省文明辦、漢陽區(qū)委領導為鄧雙生及女婿汪輝成立零工隊授旗;中建三局操石杰志愿服務隊與“信義夫妻”零工隊現(xiàn)場結對子,建立幫扶聯(lián)系點;漢陽等6家醫(yī)院聯(lián)合為零工隊工友、環(huán)衛(wèi)工、農(nóng)民工舉行義診活動。
一位老報人在評報中說:一個好人就是一個正的“能量源”,一群好人就是一個愛的“反應堆”?!靶帕x夫妻”讓崇高為社會所崇尚。
[啟示]新聞傳播正從“信息傳播”向“信任傳播”。黨報具有權威性,但擔當作為要更加主動。主動從側(cè)面反映媒體責任感、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高低,它對形成輿論至關重要,傳遞的信任越多,其核心競爭力自然也更高一籌。對典型報道,感動要有行動。主動就在行動,媒體主動就能與公眾良性互動,與社會各界一起聯(lián)動。主動、互動、聯(lián)動,就成“裂變”,多次“裂變”,典型宣傳報道才更精彩。
(熊瑞隆 姜平: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熊邦紅:華中科大武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