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刀客
戀的人隔岸,愛的人不言
◎大漠刀客
他在屋里養(yǎng)傷,她在屋外吹簫。竹墻可以隔開彼此尷尬的神色,卻無法隔阻傳情的簫聲。她翻來覆去的,都是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當時的他,有那么好嗎?他意氣用事,也小心眼記仇,哪里有她說得好?可她所記掛的,全是他的好。
第二天,他再讓程英吹簫給他。她卻只肯吹一曲最平常的《迎客松》。此時的她,再也不肯表露心跡了,將那份情藏在了心底,扣上了箱門。
悲傷著這份悲傷,也欣賞著這份傲氣。程英在楊過面前的種種表現(xiàn),多少有些“做戲”的意味。只是這種做戲并不可惡,反而讓人覺得堅強可愛。
明明愛著卻假裝不在意,是為了能與這個人更長久地相處,還是為了自己的那點尊嚴和倔強?
當李莫愁快到時,她將當年用來保命的半邊錦帕送給楊過。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到了可以為他死的地步。她吹簫、撫琴,與李莫愁的歌聲相抗,終是敵不過。當李莫愁攻進茅屋時,程英知道動手也是徒送性命。于是她端坐靜默,突然奏起一曲《桃夭》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是一曲與她性格相異的華麗音樂,因為這是一首表達新娘歡欣的詠嘆調(diào)。也許她已料到,這可能是此生與他相處的最后一刻,就讓跳動的音律來表露心跡吧。于是,旋律響起,生死的悲戚中,帶著暢快表達的歡喜。
這是屬于她的故事:楊過懂得,她更懂得。
程英的聰明就在善解人意,她的長處就是溫婉大方。但內(nèi)心又有韌性,明辨是非,善良謙遜。因這份蘭心蕙質(zhì),才會讓專情的楊過一直對她相敬至深。
小龍女中毒失蹤,楊過心神不定,幾欲自盡。細心的黃蓉看出了端倪,對程英說:“師妹,他似乎還肯聽你說話?!碑敃r,楊過的紅顏知己和前輩師父幾乎全在絕情谷。但翻來覆去,楊過肯聽的,只有程英一個。
16年后,一直與表妹相依為命而再不動男女之情的程英,為他再次出場。依舊是嬌臉凝脂,眉黛鬢青,宛然十多年前的好女兒顏色。一開口卻是低吟: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為誰斷腸?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昔日里的那點怦然心動,早已從結拜為兄妹的那刻起,戛然而止。
楊過不辭而別的時候,她淡淡道:“這些白云散了又聚,聚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又何必煩惱?”話雖如此說,卻還是忍不住流下淚來。
“大哥”,本該是最溫暖的呼喚,于她卻成了最殘酷的稱呼。一聲稱呼之間,將兩人隔在愛情之河的兩岸。
萬般不愿,她終究還是做了他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