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
大家好,我是重慶酸辣粉。說起我的名字,可真是奇怪,我的故鄉(xiāng)在四川,可人們卻都叫我重慶酸辣粉,大概是重慶能讓我更加出名吧。因為我是麻、辣、鮮、香、酸五味一體,能給人們的味蕾帶來享受,所以漸漸地,在故鄉(xiāng)端著我美美地品嘗成了一種時尚。
我的做法其實十分簡單。來客人時,抓一大把粉條放入沸水中煮熱,之后,往飯盒里舀一勺湯,放入重菜、辣椒油和醋,將煮熟的粉條盛入飯盒,再放入花生、蔥、肉末等配料,一碗物美價廉的我就新鮮出爐了。透明的粉條、鮮紅的辣椒油、褐色的醋、翠綠的香菜,再配上一些粉紅色的肉末,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
再來說說我的三要素。首先,辣!我的辣,可不一般,經(jīng)常讓人們的嘴巴變得火辣辣的。吃我時,買一瓶礦泉水,那是必需的。這可要歸功于我的伙伴——辣椒。其次,嚼勁!作為我的重要成分粉條,一定要有嚼勁,讓顧客一刻都停不下來。最后,醋!醋放多放少,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放得太多了,就會感覺太酸;要是放少了,就會覺得沒有味道。所以,醋一定要放得適中,這樣調(diào)配出來的我才是最美味的。
相傳,唐朝的楊貴妃有段時間一直吃不下飯,可吃了我之后,整個人都變得精神了,所以我又名“天下第一粉”。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流口水了吧!相信在每個小吃店里都有我,要是你想品嘗一下的話,就趕快來找我吧,我一定會讓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
指導老師 陳衛(wèi)平
[點評]
寫家鄉(xiāng)小吃的習作很多,和大多數(shù)來稿一樣,本文免不了要寫小吃的食材組成、烹制方法,讓我們對重慶酸辣粉有了一個具體的印象和了解。比較成功的是,小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此外還介紹了小吃的名稱的“奇怪之處”,以及歷史傳說,增添了表達的生動性。只是,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小作者還要注意語言基本功的訓練,對一些細節(jié)也要注意交待得更清晰些。如第二小節(jié)中的“重菜”,讓人很難明白是什么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