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林
本溪市中心醫(yī)院介入病房,遼寧本溪 117000
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可行性
周福林
本溪市中心醫(yī)院介入病房,遼寧本溪 117000
目的 針對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和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隨機選擇2009年2月—2014年2月期間在該院肝癌破裂出血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對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該次研究中60例患者的肝癌破裂出血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止血率達到100.00%,其中1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因為出現(xiàn)嚴重失血造成休克,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后,出現(xiàn)腎衰竭,死亡,死亡率為1.67%,其他59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無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腎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無復發(fā)。結論 在肝癌破裂出血治療中,急診介入栓塞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止血率高,死亡率低,無嚴重并發(fā)癥產生,所以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在臨床中的應用,具有可行性。
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治療效果
在臨床治療中,原發(fā)性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其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肝癌破裂出血,將會造成患者的死亡,可以說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治療中,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治療風險,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從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肝癌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可以形成100.00%的死亡率,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生存率,需要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及時的接受手術治療,對出血進行控制。該研究選取該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6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實施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確定急診介入栓塞治療的可行性?,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在該院肝癌破裂出血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3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5±2.3)歲。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經過B超檢查或者CT檢查,確診為肝癌破裂出血。該次研究中患者的肝癌類型和等級分別為,塊狀肝癌34例,結節(jié)型肝癌22例,小癌性肝癌4例;A級19例,B級30例,C級11例。
1.2 治療方法
先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靜脈通路的建立,并進行抗休克、藥物止血治療,必要時為患者進行輸血治療,在這個過程中,立即完成患者的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等的檢查,對患者進行心電圖等檢查,確診患者的無手術禁忌等條件下,對所有患者實施急診介入栓塞治療。
在對患者進行止血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股動脈穿刺插管,使用5 F導管,插管到患者腸系膜上動脈,進行動脈造影,并逐漸的延遲到靜脈期對患者的門靜脈情況進行造影觀察,之后在將導管插到患者肝固有動脈,注入造影劑進行造影,觀察患者腫瘤的染色、血液供應、出血情況等。通過造影,確診患者的病情和出血情況之后,選擇性插管至患者肝左、右動脈內,或者是使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到患者肝癌腫瘤供血的動脈處,將明膠海綿顆粒混合造影劑緩慢注入其中,一邊栓塞一邊造影,直至肝癌破裂出血得到控制。
完成急診介入栓塞治療之后,栓塞10 min后,再次進行造影檢查,觀察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療情況,以及患者的出血動脈閉塞、異常染色造影消失的程度,在患者的出血動脈閉塞、異常染色消失后,確定為治療成功。
完成手術之后,將導管拔除,需要保證血管鞘在患者體內保留24 h以上,如果患者發(fā)生休克等,需要考慮仍有出血癥狀,可迅速經留置的血管鞘再次引入導管,進行超選擇造影,找出患者出血的動脈,進行二次的出血動脈栓塞治療,手術結束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等指標進行觀察和監(jiān)測,并給予患者補液、出血、保肝、抗炎癥、抗感染等處理。
1.3 觀察指標
止血情況、死亡情況、復發(fā)情況以及并發(fā)癥。
2.1 造影結果
該次研究中6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造影檢查結果為:11例患者出現(xiàn)肝癌腫瘤組織染色,以及供血動脈出現(xiàn)迂曲擴張;造影檢查的過程中,10例可以看見造影檢查中的造影劑出現(xiàn)外溢,還有出血動脈異常的表象。16例患者有明顯的肝癌破裂出血癥狀,11例患者出現(xiàn)門靜脈主干通暢,7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狹窄,5例患者出現(xiàn)門靜脈呈現(xiàn)海綿樣變。
2.2 治療效果
該次研究中60例患者的肝癌破裂出血全部得到有效的控制,止血率達到100.00%,其中1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因為出現(xiàn)嚴重失血造成休克,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后,出現(xiàn)腎衰竭,72 h之后死亡,死亡率為1.67%,其他59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無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腎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無復發(fā)。在之后經過數次規(guī)范的介入栓塞治療,患者的腫瘤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壞死。
肝癌是當前影響人們健康的三大癌癥之一,在肝癌治療中,肝癌破裂出血,是嚴重的并發(fā)癥,肝癌破裂出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其有較高的死亡率。肝癌破裂出血發(fā)病時,患者的肝癌病情已經發(fā)展到中期或者是后期,也有發(fā)生在早期的,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等,腹痛是肝癌破裂的主要表現(xiàn)。
該研究針對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和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止血率為100.00%,治療死亡率為1.67%,總體效果顯著,從該次研究結果中發(fā)現(xiàn),急診介入栓塞治療效果顯著,且具有可行性。劉霆[1]等在其研究采用急診介入治療肝癌破裂出血,所有患者全部一次止血成功,且有嚴重并發(fā)癥產生。黃忠祥[2]等在研究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治療中,患者的止血效果較好,但是患者術后出現(xiàn)了腹痛加重、高熱、嘔吐等并發(fā)癥,且有患者因為肝硬化嚴重,1年內死亡,死亡率較高。通過對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與該次研究結果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急診介入栓塞治療的止血效果好,但是手術質量與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死亡率等有關,所以在急診介入栓塞治療中,需要提高手術質量,達到一次止血目標,同時不對患者正常肝組織產生影響。
從造成肝癌破裂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目前臨床治療中,將肝癌破裂出血發(fā)生的主要主要因素歸結為:第一,患者的肝癌腫瘤組織快速的生長,患者的腫瘤組織內部供血不足,發(fā)生破裂進而造成出血、壞死,而腫瘤體中心的液化速度快速的增加,造成腫瘤組織的外包膜發(fā)生破裂出血,或者是壞死。第二,患者體內的肝癌腫瘤組織,直接對患者的動脈血管進行侵蝕,造成出血。第三,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發(fā)生破裂潰爛,或者發(fā)生了嚴重的液化,造成感染,合并發(fā)生破裂出血。第四,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位置較淺,外包膜非常的脆弱和薄弱,一旦患者發(fā)生輕度的外力沖擊,就會造成肝癌破裂出血。第五,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不良,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進而導致肝癌破裂出血。第六,肝癌患者,發(fā)生嚴重的急性腹壓增高,例如咳嗽等,造成患者的肝癌腫瘤組織破裂出血[3]。第七,肝癌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內部形成的血管較多,使得腫瘤組織的壓力增加,增加了破裂出血的可能性。第八,肝癌患者體內的腫瘤組織,位于患者肝包膜的下方,而且患者體內的肝癌腫瘤組織體積較大,血液供應較為豐富,一旦發(fā)生外力沖擊,就會產生破裂出血等。
目前在臨床治療中,造成肝癌患者發(fā)生肝癌破裂出血的誘因有很多,使得肝癌破裂出血成為臨床治療中的一個棘手問題,如果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內科治療中,止血、抗休克等,采用保守治療,治療效果較差,在外科往往采用手術腫瘤切除的治療方法或者低破裂處進行修補,雖然外科治療,可以實現(xiàn),破裂出血控制的目的,但是在手術前,對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的要求非常高,在手術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出血,加上腫瘤的切除對患者產生的損傷較大,會形成嚴重出血性的休克,所以有一部分患者很難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肝癌破裂出血[4]。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先進的技術在臨床治療中,得到應用,放射技術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為患者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希望,隨著放射技術在臨床治療中的普及應用,使得急診介入栓塞治療,成為肝癌破裂出血治療的最佳首選方法[5]。
通過該次研究證明,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在肝癌破裂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可行性,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體現(xiàn)出來的優(yōu)勢主要有:第一,急診介入栓塞治療,是進行超選擇性肝動脈造影,將患者肝癌破裂出血的部位以及需要進行栓塞治療的血管找到,盡最大的可能,靠近患者肝癌出血動脈進行栓塞治療,盡可能的對患者正常的肝組織進行保護,將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后,給患者帶來的肝臟負壓減輕,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6]。第二,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可以快速的止血,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對于病情較輕、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在急診介入栓塞治療的同時,還可以使用一些肝癌化療藥物,盡量使用一些對患者的腎功能沒有傷害和影響的藥物;而肝癌破裂出血癥狀嚴重的患者,急診介入栓塞治療,主要以栓塞患者出血血管為主,在栓塞治療的過程中,盡量的不用或者是使用較少量肝癌化療治療的藥物,在患者的肝癌破裂出血控制后,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后,在繼續(xù)進行肝癌化療治療。最常采用碘油作為基礎,混合化療藥物形成混懸劑,對患者腫瘤血管進行栓塞治療。第三,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其中使用到的栓塞劑主要為明膠海綿、碘油、PVA顆粒等,栓塞劑的使用量,可以根據造影提供的患者的病灶大小,血液供應等情況,進行調整,在栓塞劑使用的過程中,其推注根據導管前端的阻力而定,且一般在患者肝動脈的2~3級分支血管處進行栓塞治療,這種做法,可以對門靜脈高壓、肝腎功能衰竭等進行預防,且有重要的作用[7]。第四,在栓塞治療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化療藥物的使用與否,適當的進行栓塞治療,可以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通過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肝功能衰竭的作用,且在肝癌破裂出血造影中,選擇的是非離子型造影劑,可以避免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以及對造影劑對患者的肝腎功能產生的影響等[8]。
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在肝癌破裂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可以起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術后無復發(fā)情況。該研究針對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60例患者的出血均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患者無發(fā)生肝腎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總體治療效果顯著,因為該次研究對象范圍較窄,在治療中產生的并發(fā)癥類型、并發(fā)癥程度、以及破裂出血的復發(fā)情況,在這幾方面的認識還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強深入的分析探討,提高急診介入栓塞治療的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破裂出血的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從該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顯著,安全性較高,急診介入栓塞治療,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具有可行性,可以將其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
[1]劉霆,陸文彬.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應用[J].黑龍江醫(yī)藥,2013,26(4):682-684.
[2]黃祥忠,任冬青,高峰,等.急診介入栓塞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7):151-153.
[3]王威.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55例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5):128-129.
[4]劉恩強,魏貴玉,廖修用,等.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原發(fā)性肝癌96例臨床體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9):127-128.
[5]弓文榮.肝切除治療肝癌破裂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2(20): 137.
[6]張德勝,于長鹿,何以一,等.急診肝癌破裂出血的肝動脈栓塞[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7):1412-1413.
[7]王鐵斌.原發(fā)性肝癌自發(fā)性破裂出血的診斷和治療[J].中外醫(yī)療,2010 (2):50,52.
[8]孫華朋,張娜,廖曉鋒,等.原發(fā)性肝癌自發(fā)性破裂出血選擇性動脈栓塞治療臨床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3,24(1):76-77.
R735.7
A
1674-0742(2014)11(b)-0069-02
2014-08-17)
周福林(1979-),男,遼寧本溪人,大學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外周血管及腫瘤等介入手術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