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梅玲,李啟明,高倩云,徐海軍,蘇文婧
李蘭妮閱讀治療抑郁癥的書方分析及配伍*
宮梅玲,李啟明,高倩云,徐海軍,蘇文婧
重度抑郁癥患者李蘭妮在《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一書中詳細記錄對自己抗擊抑郁有療愈作用的書籍30余部。按內容將其分為心理學書籍、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籍及宗教書籍,結合閱讀感悟,對療效顯著的書籍進行閱讀療法作用分析及配伍,驗證了配伍書方成分多樣、功效互補、療愈作用優(yōu)于單方的觀點。
李蘭妮 抑郁癥 閱讀療法 配伍書方
李蘭妮是著名作家、深圳作協(xié)主席,她的中篇小說集《池塘邊的綠房子》獲“莊重文學獎”,電視劇《澳門的故事》獲“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散文集《雨中鳳凰》獲“魯迅文藝獎”。正當她佳作頻出時,癌癥、重度抑郁癥接踵而至。癌癥的三次手術、五次化療已讓她痛苦不堪,重度抑郁癥更恐怖,使她覺得活著比死要艱難。然而她并不服輸,頑強地與病魔抗爭,在服用藥物的同時讀書自救,最終堅強地活了下來,走了出來。為幫助更多的抑郁癥患者樹立戰(zhàn)勝抑郁的信心,同時給精神科醫(yī)生提供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她將自己患抑郁癥的經歷與體會寫成《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一書。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由抑郁癥病人根據自身情況寫下的病狀報告,也是我國第一部詳細記錄抑郁癥患者精神歷程的書籍。該書共收錄了82篇散文,每篇散文由“認知日記”“隨筆”“鏈接”“補白”四部分組成。書的主體部分“認知日記”記錄了作者在抑郁癥大爆發(fā)時遭受的痛苦以及用認知療法成功自救的歷程;“隨筆”部分通過上溯家族、回憶往事,探尋罹患抑郁癥的原因,釋放長期壓抑在心中的憤怒和怨恨;“鏈接”部分主要摘錄引發(fā)她共鳴和認同的書籍段落,意在給其他抑郁癥患者提供閱讀療法書目;“補白”部分主要闡述她對“鏈接”書摘的共鳴和認同,抒發(fā)閱讀感悟。李蘭妮用親身體會驗證了讀書也能治療抑郁癥的事實。
讀書自救是李蘭妮抗擊抑郁的重要方法。這從書中的65篇“書摘”和65篇“補白”得到證實。雖然在筆者聯(lián)系李蘭妮前,她并不了解“閱讀療法”,但溝通后,她充分肯定閱讀療法在治療抑郁癥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筆者發(fā)現,《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不單是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更是一個抑郁癥患者的閱讀治療實證檔案。書中記錄了對她治療抑郁癥有幫助的文獻達35種,筆者按內容將其分為心理學書籍、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籍、宗教書籍(見表1)。為進一步落實這三類書籍的作用大小及其權重,筆者特意與李蘭妮進行電話交流,她認為這三類文獻的作用既各有側重,又相互補充,療愈作用最大的前6名按權重排序依次是《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抑郁癥完全指南》《憂郁》《我的抑郁癥》《不要恐懼抑郁癥》《躁狂抑郁多才俊》。
2003年6月被確診為抑郁癥時,李蘭妮渴望補課:“我想知道抑郁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抗抑郁癥藥物究竟有多么可怕?為什么患病的是我?我可以向誰請教該怎么活?”[1]24讀書,從心理學書籍中尋找答案,無疑是她找到的最便捷的方法。為此,她購買了當時能買到的國外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的著作,如饑似渴地閱讀。表1所列的12本心理學專業(yè)書籍均對李蘭妮產生過某種療愈作用,而她認為《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不要恐懼抑郁癥》《躁狂抑郁多才俊》療愈作用尤為突出。
表1 對李蘭妮治療抑郁癥有幫助的文獻
1.1 《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的作用
《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是李蘭妮讀的第1本心理學書籍。該書是英國心理學家蘇珊·阿爾德里奇的代表作。作者從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遺傳學的視角分析抑郁和憤怒的成因及特征,用紅色代表憤怒,藍色代表抑郁,指出當憤怒失去控制,出現沖突和暴力時,意味著我們看到紅色;當憤怒轉移到人的性格深處,形成抑郁時,此時我們感受到藍色。蘇珊博士進一步分析出抑郁和暴力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攻擊可以朝內指向自己,產生抑郁,傷害或殺死自己,也可以朝外指向社會,出現暴力和犯罪。探討了影響人們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為人們了解和減輕精神情緒異常提供知識讀本。
該書首先解決了李蘭妮迫切想知道的“抑郁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問題。讀了蘇珊的“抑郁癥的癥狀及檢測標準”后,李蘭妮覺得“直接看到業(yè)界權威人士的原話,解渴!”[1]23其次,解決了她患抑郁癥后“該怎么活”的問題。蘇珊的“抑郁癥的負性思維方式可以在幾個月內依靠認知療法而得到扭轉,即使在慢性抑郁時也是如此。”[2]讓李蘭妮找到了抗擊抑郁的有效方法——認知療法。為此,她精讀了實施認知療法的四個步驟和輔助治療的十種方法,弄清了抑郁癥患者的認知三部曲,制定實施認知療法、寫認知日記的8項計劃?!霸谡J知日記里,分析負面思維時,我在梳理平日心中所恐懼、所怨恨、所懷疑、所糾纏不清的思緒。不能再逃避。我要認識自己。我要卸下重擔。這必然觸及家庭、隱私等敏感層面。當時寫認知日記是用于治療,等于倒空心里的垃圾”。[1]42從2006年6月6日到2007年8月7日,歷時一年零兩個月的認知治療,李蘭妮的抑郁癥從重度轉為中度,療效顯著。筆者認為《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對治療李蘭妮的抑郁癥起了主要作用。
1.2 《不要恐懼抑郁癥》的作用
《不要恐懼抑郁癥》是李蘭妮閱讀的第2本介紹抑郁癥知識的書。作者烏爾蘇拉·努貝爾是德國心理學家、《今日心理學》雜志副總編。這本面向普通大眾、宣傳普及抑郁癥知識的通俗讀物,從什么人會患抑郁癥,為什么抑郁癥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探究到人為什么會患抑郁癥,闡述了患抑郁癥的多種原因,如家族遺傳、童年創(chuàng)傷、工作壓力、社會環(huán)境以及大腦神經遞質失衡。總結了抑郁癥的各種治療方法,提出了應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最佳治療方案。
該書解決了李蘭妮最大的疑問——“為什么患病的是我”。努貝爾指出:“神經質的和有神經官能癥的母親,會把她的病癥主要遺傳給女兒,這些母親的共同特征是,在女兒需要全面呵護的時期,沒有足夠地把感情投入到關照中去……會引發(fā)抑郁癥的形成?!盵1]122這段文字打開了李蘭妮童年記憶的閘門,她想起母親是重度抑郁癥、強迫癥患者,自己童年根本沒享受到母親的溫暖和關愛。9歲時父母一起失蹤了一年,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的可怕經歷像電影一樣在她腦海里連續(xù)播放。10-11歲在寄宿學校,父母不管不問的孤單痛苦撕咬著她的心。12歲回歸家庭后,母親經常打她出氣,“媽媽打人時,不許孩子往外跑,不許向任何人求助……她要求我們必須讓她打得笑了才肯罷休?!盵1]233這種壓抑和憤怒無處宣泄,只能埋在心底。至此李蘭妮悟出抑郁癥的遺傳基因和童年創(chuàng)傷是她產生抑郁的重要原因。另外,癌癥的三次手術五次化療,成名后寫作的壓力等因素,都是她產生抑郁的誘因。隨著抑郁癥知識的不斷豐富,李蘭妮認識到自己患抑郁癥是必然的、正常的,得病后的焦慮與壓抑逐漸得到釋放。
1.3 《躁狂抑郁多才俊》的作用
《躁狂抑郁多才俊》是對李蘭妮起重要治療作用的第3本心理學書籍。該書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小說家朱立安·李布和精神病醫(yī)師D.杰布羅·赫士曼共同完成。這是一本深入探討躁狂抑郁與創(chuàng)造力之間關系、普及躁狂抑郁知識的著作。該書以牛頓、貝多芬、狄更斯、梵高等名人的躁狂抑郁為例,從六方面列表分析對比躁狂和抑郁的區(qū)別,指出在同一人身上,躁狂發(fā)作時創(chuàng)造力超強、思維奔逸、興奮激昂、不知疲倦、自信到自負的地步;而抑郁發(fā)作時,情緒低落、創(chuàng)造力減弱、消極避世、自我否定,有自殺傾向。這本集精神疾病專業(yè)著作、科普著作、人物傳記三種體裁于一身,讓閱讀者在了解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可直接深入名人的精神世界中,體悟他們的狂熱與悲哀、得意與痛苦、自大與困惑、無畏與辛酸,進而獲得開悟與啟迪。
《躁狂抑郁多才俊》讓李蘭妮坦然接受自己患有躁郁癥的事實。2008年李蘭妮在飽受癌癥、抑郁癥折磨后,又被確診為躁狂抑郁癥。這種治愈率極低的疾病讓她精神迅即崩潰,喪失活下去的勇氣。而在《躁狂抑郁多才俊》中,眾多名人躁狂抑郁的故事給了她心理安慰。李蘭妮將自己的癥狀與書中名人的癥狀進行對比,發(fā)現自己在電視劇《傍海人家》《澳門的故事》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精神極度亢奮、才思奔涌、創(chuàng)作效率奇高。雖然經常奔波于北京、廣州、深圳,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點,卻不知疲倦。原來那時自己處于躁狂期。而2003年后靈感頓失,才思枯竭,無法繼續(xù)創(chuàng)作,自殺意念強烈,即為抑郁爆發(fā)期。電話交流中,李蘭妮特別強調《躁狂抑郁多才俊》的治療作用。她認為,自己在與患躁狂抑郁癥的名人對比的過程中獲得了安慰,找到了平衡,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以至于她在面對《魯豫有約》《開講啦》《楊瀾訪談錄》等媒體時,能夠多次用“自古躁郁多才俊”來激勵自己。
患抑郁癥后,李蘭妮除了閱讀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的書籍外,還特別喜歡讀抑郁癥患者寫的書籍。她在第77篇“補白”中寫道:“從2003年春季直到今日,我迫切渴望得知別的抑郁癥病人怎樣面對抑郁癥。如今,我進書店,首先會直奔精神、心理、醫(yī)學書架,查看有無關于抑郁癥的新書。我最想看抑郁癥病人寫的書。目前,我所看到的,都是國外的病人寫的書。他們有的是心理咨詢師,有的是節(jié)目主持人,還有劇作家、導演、暢銷書作家。在《曠野無人》這本書中,我盡量列出看過的有關書目,直接摘出引起我共鳴的忠告。我想,一定有許多在抑郁曠野的黑暗中獨行的人,盼望得知這些信息?!盵1]349在表1所列抑郁癥患者的著作中,李蘭妮認為:《抑郁癥完全指南》《憂郁》《我的抑郁癥》是引發(fā)她強烈共鳴和高度認同的作品,療愈作用非常大。
2.1 《抑郁癥完全指南》的作用
《抑郁癥完全指南》是對李蘭妮抗擊抑郁起重要作用的第1本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籍。該書是新西蘭著名臨床心理學家、作家格溫多琳·史密斯的經典著作。作者曾患躁狂癥、重度抑郁癥?;疾〕跗诟駵囟嗔詹幌嘈潘幬镏委?,更不愿意接受精神治療,僅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調節(jié)。這樣苦苦掙扎六個月,而病情越來越嚴重。當精神病醫(yī)生明確告訴她已患重度抑郁癥,必須接受藥物治療時,她捧頭痛哭,感到自己很失敗。至此她才放棄抵抗,開始接受精神治療。病痛折磨使她開始反思,一個心理學家尚且如此抗拒,可見人們對抑郁癥的無知和偏見是妨礙抑郁癥有效治療的重要原因。為消除人們對抑郁癥的錯誤認識,減輕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教給患者的親朋好友幫助患者擺脫抑郁癥的方法,格溫多琳綜合大量的臨床病例以及自己患病的切身感受,歷時六年,于2002年完成《抑郁癥完全指南》的創(chuàng)作,書成病愈。
閱讀該書讓李蘭妮消除了心中對抑郁癥的恥辱感,并從格溫多琳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足跡,看到自己的身影。李蘭妮與格溫多琳都是作家,都是躁狂癥、重度抑郁癥患者,都經歷了6個月的抗拒精神治療的過程。格溫多琳分析了很多抑郁癥患者抗拒治療的原因時指出:“人們往往都會把患有精神疾病看作一種恥辱”。[3]31這句話讓李蘭妮回想起自己極力否認患抑郁癥的情景“我有抑郁癥?我怎么可能有抑郁癥!我沒什么可抑郁的。所有認識我的人都說我非常樂觀。我這種人要是有抑郁癥,那——全省人民大概都有這個病?!盵1]4直到讀了格溫多琳的分析,李蘭妮才認識到,原來把患抑郁癥看成一種恥辱,并非自己一個人的偏見,即使是臨床心理學家也不例外。于是,她改變了對抑郁癥的錯誤認知,開始接受精神治療。
讀該書讓李蘭妮宣泄了患抑郁癥后親人朋友不理解的苦惱。《抑郁癥完全指南》是“專門為患者的親朋好友們寫的書”,[3]17書中強調親人朋友的理解關懷對患者走出抑郁的重要性。格溫多琳說:“你必須要意識到的是:對你的患者朋友來說,做一切事情都變慢了,一切事情都夸大了,就連芝麻大的事也可以變得像西瓜一樣大。抑郁癥使患者對事物的看法都扭曲變形。你會感到驚奇的是,你為他所做的事,哪怕是很小一點,對他都是很大的幫助。你的援助會對他的病情的好轉起很大的作用。”[3]171這段話使李蘭妮感到舒服與安慰,終于有人理解自己并替自己說出了心里話?;家钟舭Y后,親人、朋友、同事不理解的痛苦得到了釋放。
2.2 《憂郁》的作用
《憂郁》是對李蘭妮抗擊抑郁起重要作用的第2本抑郁癥患者的書。該書是美國久負盛名的暢銷書作家、《紐約客》專欄作家、重度抑郁癥患者——安德魯·所羅門的經典名著。1994年安德魯·所羅門因兩年前曾協(xié)助患癌癥、抑郁癥的母親自殺而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后悔中,不能自拔,因而患上重度抑郁癥。抑郁癥的痛苦折磨得他數次崩潰,但他從未放棄探索各種自救的辦法,在家人的幫助下,他最終戰(zhàn)勝抑郁。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擺脫抑郁,他撰寫了此書,從醫(yī)學、心理學、文學、歷史、政治等多個角度,分析抑郁癥患者的患病原因、描述抑郁患者內心的痛苦感受、給出治療抑郁癥的方法,以期給抑郁癥患者全面的關照。
讀《憂郁》一書,讓李蘭妮宣泄了患癌癥兼抑郁癥雙料病人的巨大痛苦。在此之前,李蘭妮總認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癌癥的恐懼與絕望,重度抑郁癥的生不如死,使她心中的壓抑、憤懣無處傾訴?!稇n郁》一書,讓李蘭妮看到了另一個得癌癥兼抑郁癥的雙料病人——安德魯的母親。在閱讀安德魯描述母親因患癌癥而抑郁自殺的痛苦經歷時,李蘭妮深有感觸地說:“作為抑郁癥患者我理解安德魯·所羅門的感受。作為癌癥患者,我敬佩安德魯·所羅門的母親。我羨慕她,很羨慕。安德魯·所羅門先生細膩描述了他母親的離去,他母親在治療中的感受——痛苦、屈辱、怒氣、恐懼,化療對身體、容顏、精神的摧殘??吹竭@些描述,我竟然感到親切。是的,是的,就是這樣。我似乎不該用‘親切’這個詞,但是,只有這個詞能包含對受難者的認同。我遭遇過,我內心的反應也是這樣,只是我把這一切深深壓在心底,我不愿也不懂怎樣把這些說出來。”[1]309安德魯說出了李蘭妮患癌癥和抑郁的雙重痛苦,間接地宣泄了她的壓抑與憤懣,讓她尋找到了內心的平衡和平靜。
讀該書釋放了她作為抑郁癥患者遭冷漠、受貶抑的痛苦。安德魯在描述自己得抑郁癥后遭《紐約客》一位編輯多次奚落和貶抑的一段話,使李蘭妮感同身受,她感慨地說:“安德魯·所羅門先生碰到的偏執(zhí)者只是‘好幾個’,而令我困擾的這種偏執(zhí)者數不清有多少。他們的口氣、語調、用詞都跟這位《紐約客》編輯很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質疑更尖刻,更直接。有人曾用審視的目光盯住我的臉、我的眼睛,說:哪有什么抑郁癥,你瞎說,我絕對不信。都是想象、編出來的,博同情。要不就是你笨,給醫(yī)生騙了。也有人說,抑郁癥純粹就是騙人的鬼話,根本沒必要同情。還有人說:你哪里憂郁?沒病不要硬說自己有病。何苦呢?什么目的?他們的神情、語氣不但令我困擾,而且讓我失望?!盵1]320病后受歧視、遭貶抑的痛苦與憤懣宣泄而出。
2.3 《我的抑郁癥》的作用
《我的抑郁癥》是對李蘭妮抗擊抑郁起重要作用的第3本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作者伊麗莎白·斯瓦多是美國著名作曲家、劇作家和導演。這位獲得美國藝術基金終生成就獎的才女雖然事業(yè)一帆風順,但精神上飽受抑郁癥折磨30多年,苦不堪言。為鼓勵和引導更多的人頑強地抗爭下去,斯瓦多借筆宣泄,以素描的形式還原了她瀕臨崩潰的生活狀態(tài),向人們揭示抑郁癥的真實面目,給讀者提供多種抗抑郁方法,如號哭、冥想、運動、瑜伽、針灸、集體治療、閱讀療法、寫作療法、信仰療法、藥物療法。特別是書的最后一幅圖寫道:“記住,你走出來過一回,那就還能再走出來!”[4]讀者會不經意發(fā)覺好像抑郁不再那么可怕,從內心涌出一股熱烈奔放的生命力量。該書出版后在美國引起轟動,譽為“一部讓人擺脫抑郁的杰作”?!段业囊钟舭Y》像一面鏡子,讓李蘭妮看到了抑郁狀態(tài)的自己,她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和斯瓦多極其相似。斯瓦多列舉的抗擊抑郁的方法對李蘭妮啟發(fā)很大。特別是“閱讀關于別人的抑郁癥”的建議,李蘭妮極為贊賞,并付諸實踐。在閱讀多部抑郁癥患者的著作后,她深有體會地說“閱讀別人的抑郁癥,也是一種療傷中的認知?!盵1]349
為了減輕抑郁癥的絕望感,抑制自殺意念,李蘭妮曾研讀過《道德經》的古奧,參悟過《佛經》的禪語,而最終在《圣經》中得到啟迪,領悟出自己的使命,明白今后的路該怎么走。表1所列圖書中,《荒漠甘泉》《圣經》《積極思考的力量》對李蘭妮的啟迪、激勵作用較大。
3.1 《荒漠甘泉》引領李蘭妮讀《圣經》信基督教
《荒漠甘泉》是美國基督教傳道人考門夫人的處女作。該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詳細記錄了她和丈夫一年中每一天的靈修生活。全書共366篇短文,每篇短文都對《圣經》中某些經文展開深入的闡釋,啟迪人們在遇到困苦、遭受重創(chuàng)、處于絕望中時,要信靠上帝,去祈禱、交托、感謝、等待和盼望。通過閱讀《圣經》,聆聽神的話語,并明白神的旨意,獲得精神力量,達到心靈慰藉。
《荒漠甘泉》是引導李蘭妮讀《圣經》,實踐信仰療法的入門之作??奸T夫人說:“當你在痛苦的烈火中喪膽的時候,不必自己設法,只要休息,要知道上帝在背后支持你,帶你度過一切難關?!盵1]291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李蘭妮,她感慨地說:“我喪膽的時候、無力自救的時候,我所受的教育強調,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沒有人告訴我,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連生存的心思意念都絕滅時,該怎么辦?只要休息,交托,等待,盼望。原來人生還有這樣美好的時候。真好啊。安靜下來,就可以得力得救,得靈露的澆灌和安慰”。[1]291閱讀該段文字,李蘭妮感嘆道:怎么還有這樣的經文,教人休息。她覺得光看《荒漠甘泉》不滿足,她渴望讀《圣經》。
3.2 《圣經》的作用
《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著作,它的教義對安撫人的心靈、激勵人的意志、鼓舞人度過艱難困境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圣經》年代久遠,篇幅巨大,一般人閱讀起來實在不易,美國人亨德里克·威廉·房龍根據《圣經》原著編寫的《圣經的故事》,全面地展示了《圣經》的內容精華,是一部精簡的基督教經書,很適合一般信徒閱讀。
在李蘭妮的“認知日記”里,幾乎每篇都有做祈禱、誦經文的內容,可見《圣經》影響之深。她完全接受基督教義,上帝成為她的精神支柱。當她被抑郁癥折磨得痛不欲生時,默讀《圣經》的經典警句,祈禱上帝保佑,給自己加力,便能咬緊牙關,使自己平靜下來,堅持下去?!妒ソ洝愤€讓她明白自己是有使命的人,“我的使命就是做城市文學寫作這塊地的底肥。我的使命就是,得癌癥,得抑郁癥,不死,老老實實把心得寫出來……目的是讓后來的人活得更健康,更平安?!盵1]368為此,她咬緊牙關,忍受抑郁癥復發(fā)的折磨,不自殺,不放棄,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完成《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的寫作任務。
3.3 《積極思考就是力量》的作用
該書的作者是美國被稱為“積極思考之父”的諾曼·文森特·皮爾,他認為:自我激勵和積極思考往往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而且還會擴散、感染周圍的人。全書共分十七章,分別闡述了10個向上帝禱告獲得積極力量的方法以及創(chuàng)建快樂心境的訣竅,10項樹立和維護自信心的可實際操作規(guī)則,10個消除焦慮的方案,5項有助于獲得物質和情感方面成功的技巧,3項有助于維持最高能量水平的策略等。該書教會了李蘭妮如何向上帝禱告、獲得積極力量的方法。《積極思考就是力量》與“認知療法”的終極目標——“清除負性思維,建立積極思維模式”一脈相承,對李蘭妮實踐認知療法起到了促進作用。
閱讀療法對李蘭妮抗擊抑郁癥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她當時并不了解閱讀療法作用及原理,也沒有得到閱讀治療師的專業(yè)指導,但她的閱讀目的明確,針對性強,緊緊圍繞抗擊抑郁癥這個核心問題,閱讀了大量不同類別的書籍,汲取了各種精神營養(yǎng)。她所閱讀的文獻就像一副中藥,里面包含著君、臣、佐、使四種成分,這四種成分分別發(fā)揮著不同的療愈作用。
君藥、臣藥、佐藥、使藥是中醫(yī)方劑的基本結構成份?!熬帯笔轻槍Σ∫蚧蛑靼Y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的藥物;“佐藥”是加強君藥、臣藥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癥狀的藥物;“使藥”是引導方中諸藥至病所的藥物,也稱藥引子[5]。在中醫(yī)的組方中,并非每一味中藥都含有君、臣、佐、使。有的是“君一臣二”,有的是“君一臣三佐五”,有的是“君一臣三佐九”,還有的是“一君二臣三佐五使”等等,組方非常靈活?!皶帯睂窦膊〉闹委熥饔门c“中藥”對身體疾病的治療作用異曲同工。筆者根據以上三類書籍療愈作用的大小及權重,借用中醫(yī)方劑配伍的方法,對李蘭妮的閱讀療法書目進行配伍(見表2)。
表2 李蘭妮閱讀治療抑郁癥書方配伍
在表2中,筆者把《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列為“君藥”,不僅僅是因為它讓李蘭妮弄清了什么是抑郁癥,更重要的是蘇珊博士介紹的“認知療法”對李蘭妮的抑郁癥起到了主要治療作用。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患者的思維來改變其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在國外,認知療法用于臨床治療抑郁癥已有40多年的歷史,其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勝過藥物療法。
其他心理學書籍,分別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宣傳抑郁癥知識,解答了李蘭妮的許多疑問。筆者將其作為輔助認知療法起治療作用的“臣藥”單列。在我國,由于對抑郁癥知識存在巨大的宣傳缺口,人們往往把患抑郁癥看成一種恥辱,多數患者得不到治療。李蘭妮在被診斷為抑郁癥前對抑郁癥知識一無所知,6個月的抗拒治療,其焦慮痛苦很大程度來源于對疾病的無知。讀書自救是她明智的選擇,她的閱讀治療實踐證明了不管是由何種原因引發(fā)的抑郁癥,也不管屬于哪種類型的抑郁癥,都必須了解抑郁癥是怎么回事,抑郁癥是否能治愈,走出抑郁有哪些方法等知識。閱讀心理學書籍是獲取抑郁癥知識的有效方法。因此,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的書籍是抗抑郁書方的主要成分。
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籍讓李蘭妮找到了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知音。通過閱讀別人的痛苦經歷釋放了自己的痛苦與壓抑,使心靈得到凈化,心態(tài)達到平衡。而許多成功走出抑郁的典型案例讓她看到了希望,學到了抗擊抑郁的經驗,增強戰(zhàn)勝抑郁的信心。從李蘭妮“閱讀別人的抑郁癥,也是一種療傷中的認知”的感悟中可看出,以上三本抑郁癥患者撰寫的書籍對她的療愈作用非常大,其權重排序僅次于“君藥”《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位居前四名。將其列為引導方中諸藥至病所的藥引子——“使藥”,一點不為過。
宗教類書籍使當時萬念俱灰的李蘭妮抑制了自殺念頭,獲得了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懂得該放棄名利誘惑,退到曠野去休息。學會用“信仰療法”給心靈荒漠注入甘泉,給繃緊的神經放松減壓。此類書籍堪稱輔助治療主病或次要病癥的“佐藥”。李蘭妮為抗擊抑郁,主動精選不同類型的對癥圖書閱讀,并能從每本書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記下點滴感悟,給其他抑郁癥患者提供閱讀療法書目,令人敬佩!李蘭妮的閱讀療法實踐充分驗證了筆者提出的:配伍書方,精神營養(yǎng)豐富,作用互補,藥力增強,綜合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方的觀點。
[1]李蘭妮.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蘇珊·阿爾德里奇.看見紅色感覺藍色:憤怒與抑郁之聯(lián)系[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277.
[3]格溫多琳.抑郁癥完全指南[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4]伊麗莎白·斯瓦多.我的抑郁癥[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2:164.
[5]李飛.方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68-71.
The Books for Depression Treatment by LI Lan-ni and Its Assembly
GONG Mei-ling,LI Qi-ming,GAO Qian-yun,XU Hai-jun,SU Wen-jing
In the book Wilderness——Archives of a Depressed Patient,LI Lan-ni who suffers with severe depression gives a list of thirty books,with which she fight against the depression.According to their contents,those books fall into three types:psychology books,books for depressed patients and religious books.In this paper,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books with significant reading therapy effect and a discussion is given on the assembly of books.Then it proves that assembled-book-therapy is better than single-book-therapy for the former has diverse elements,complimentary functions.
LI Lan-ni;depression;reading therapy;book list
格式 宮梅玲,李啟明,高倩云,等.李蘭妮閱讀治療抑郁癥的書方分析及配伍[J].圖書館論壇,2015(3):78-84,77.
宮梅玲(1958-),女,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李啟明(1985-),男,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館員;高倩云(1994-),女,泰山醫(yī)學院2013級臨床醫(yī)學系學生;徐海軍(1981-),男,碩士,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館員;蘇文婧(1983-),女,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館員。
2014-10-05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學生抑郁癥閱讀療法中醫(yī)學配伍書方研究”(項目編號:13BJQ020)、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閱讀療法防治大學生抑郁癥中醫(yī)學配伍書方研究”(項目編號:12CTQZ0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