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潔 韓雪峰
1.南京工業(yè)大學城市建設(shè)與安全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9;
2.江蘇省危險化學品本質(zhì)安全與控制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江蘇 南京 210009
液化天然氣(LNG)是由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冷卻到-162.2 ℃液化形成,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均有可能發(fā)生泄漏。LNG 儲罐泄漏后體積將急劇膨脹,迅速蒸發(fā)成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易燃易爆、不斷擴散的蒸汽云團[1],對泄漏點周圍的環(huán)境、人員和財產(chǎn)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如何快速預(yù)測該類氣體的擴散趨勢和濃度分布,是編制事故應(yīng)急救援預(yù)案及進行事故應(yīng)急救援亟需解決的問題。在計算危險性氣體擴散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2]:計算過程復(fù)雜;危險性后果未能具體量化;分析時間長;分析結(jié)果無法直觀形象地表達;安全狀況反映較慢。隨著計算機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利用計算機結(jié)合危險性氣體擴散模型開發(fā)各種風險分析軟件已成為風險分析的一種主要方法,利用計算機進行風險分析具有以下優(yōu)點:計算速度快;風險分析周期短;風險分析工作實現(xiàn)量化;事故的起因、擴大和結(jié)果實現(xiàn)可視化。計算機仿真技術(shù)在風險分析方面逐漸得到運用,常見的建模和仿真軟件有Matlab、Rose、Visio 等[3]。本文選 取Matlab 對LNG 儲罐泄漏后甲烷氣體的擴散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模擬和數(shù)值分析,實現(xiàn)LNG 泄漏后果的快速計算及可視化。
LNG 小孔連續(xù)性泄漏后會迅速閃蒸形成蒸汽,LNG還沒有達到地面之前已經(jīng)閃蒸完畢,閃蒸后的蒸汽與周圍空氣混合,蒸汽與周圍空氣密度相當,屬于自由擴散。目前,比較常見且應(yīng)用較為廣泛的有害氣體泄漏與擴散模型有唯相模型、箱模型、相似模型、淺層模型、Gaussian模型、CFD 模型等[4-8]。不同模型各有優(yōu)缺點,各種模型的適用范圍、模擬準確性、計算精度、計算量以及工程適用性比較見表1。
假設(shè)LNG 是小孔徑連續(xù)性泄漏,泄漏后的LNG 閃蒸為蒸汽,由于形成的蒸汽密度比空氣密度小,因此Gaussian 模型較為合適。Gaussian 模型又稱中等密度云連續(xù)擴散模型,其數(shù)學表達式[9]為:
式中:c(x,y,z)為連續(xù)泄漏時(x,y,z)給定點的氣體濃度,mg /m3;Q 為連續(xù)泄漏的泄漏速率,kg /s;μ 為平均風速,m /s;x 為下風向距離,m;y 為橫風向距離,m;z 為離地面的距離,m;σy,σz分別為y、z 方向擴散參數(shù),與下風向距離x、地面粗糙度Z0等有關(guān)[10]。
表1 各種氣體擴散模型比較
從式(1)可見,σy,σz等都是關(guān)于x 的方程,如果已知某位置的x、y、z 則可通過計算求出泄漏速率為Q 條件下的氣體濃度,但是給出任意位置氣體濃度,其解釋是無窮的,所有解構(gòu)成了高斯?jié)舛鹊戎登€。
結(jié)合上述模型,利用Matlab 將Gaussian 模型編寫為程序模塊,其主要實現(xiàn)部分如下:
Q=input('輸入源強(mg /s):Q=');
μ=input('輸入計算風速(m /s):μ=');d=input('輸入計算精度(m):d=');
Z0=input('輸入地面粗糙度(m):Z0=');
[x,y]=meshgrid(0∶ d∶ 1000,-100∶ d∶ 100);
定義解空間和計算精度;
by0 =0.08* x. * (1 +0.0001* x). ^(-1 /2);計算y 軸向的基本擴散參數(shù);
bz0=0.06* x.* (1 +0.0015). ^(-1 /2);計算z 軸向的基本擴散參數(shù);
by=by0.* (1 +0.38* Z0);對y 軸向基本擴散參數(shù)按地面粗糙長度進行修正;
fz=(2.53-0.13* log(x)). * (0.55 +0.042* log
(x)).^(-1).* Z0.^(0.35-0.03* log(x));按地面粗糙長度計算z 軸向擴散參數(shù)修正系數(shù);
tempy1 =-y.* y./ by./ by./ 2;
tempy2 =2.718 282.^(tempy1);
c=Q/ pi/ u* ((by.* bz).^(-1)).* tempy2;
Cs=input('請輸入所有求解濃度(mg /m3:');輸入?yún)?shù)以”[”和”]”結(jié)束;
colorbar;該程序中的源強、風速、地面粗糙度參數(shù)和計算步長等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設(shè)置。
LNG 儲罐泄漏后形成的蒸汽在向下風向擴散的過程中形成爆炸危險區(qū)域,LNG 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爆炸極限為5~15,取LNG 的平均分子量為17.3,換算成質(zhì)量濃度約為30 ~94 mg /m3。美國消防協(xié)會制訂的NFPA 59A 及美國國會制訂的49 CFR 作為LNG 儲存場所設(shè)計標準[11],標準中均規(guī)定LNG 儲存企業(yè)必須預(yù)測LNG 泄漏后的最大影響范圍(地面濃度大于1 /2 LFL的范圍),并采取相應(yīng)措施盡量減小影響范圍,降低事故發(fā)生概率,因此甲烷濃度在2.5~15之間的區(qū)域?qū)儆诒ㄎkU區(qū)域。
本文以南京市郊區(qū)為研究區(qū)域,區(qū)內(nèi)起伏較大,地面高差為101 m。該地區(qū)季風變化比較明顯,冬季多北風、西風和西北風,夏季多南風和東南風。全年主導(dǎo)風向為北風,頻率為16;次主導(dǎo)風向為南風,頻率為9.6;年平均風速5 m /s,最大風速20 m /s。
現(xiàn)假設(shè)一LNG 儲罐泄漏,泄漏速率Q 為0.5 kg /s,取年平均風速為5 m /s,泄漏時間為30 s,大氣穩(wěn)定度為D 類[12]、地面粗糙度參數(shù)Z0為1 m,計算步長為1 m(計算精度要求到m),則所求氣體濃度C 分別取為94、30、15 mg /m3的位置解構(gòu)成一系列高斯曲線(圖1)。在事先完成編程和調(diào)試的情況下,從輸入初始值到得出計算結(jié)果只需10 s,為危險化學品泄漏危險性的預(yù)測提供了一種更快捷的計算方法。
圖1 甲烷氣體下風向擴散濃度分布
數(shù)值模擬分析結(jié)果表明,儲罐泄漏點下風向蒸汽UFL、LFL、1 /2 LFL 的最大擴散距離分別為140、270、380 m,泄漏點水平側(cè)方向蒸汽的最大擴散距離約為35 m,將擴散范圍近似橢圓形分布,爆炸危險區(qū)域面積近似為20 881 m2。圖1 可直觀顯示LNG 泄漏后甲烷蒸汽濃度分布區(qū)域,對采取事故應(yīng)急救援措施,確定人員疏散的范圍及疏散方向有較好的指導(dǎo)作用。
由式(1)可知,甲烷蒸汽的擴散只與風速、地面粗糙度和泄漏速率有關(guān),故本文對儲罐內(nèi)LNG 質(zhì)量和泄漏點不作假設(shè)。研究以上因素對甲烷蒸汽擴散的影響,有利于了解甲烷蒸汽的擴散規(guī)律,能為控制甲烷蒸汽擴散、降低事故危害提供借鑒。
選取LNG 泄漏速率為0.5 kg /s,地面粗糙度為1 m,分別選取不同風速條件下,運用Matlab 對甲烷蒸汽擴散后果進行模擬,當選取風速為1、3、5、7、9 、11、13、15 m/s時進行數(shù)值模擬。氣體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見表2,甲烷蒸汽擴散距離隨風速的變化見圖2。
表2 不同風速下甲烷蒸汽最大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
圖2 不同風速對甲烷蒸汽擴散影響
由圖2 可見,隨著風速的增加,甲烷蒸汽擴散的最遠距離逐漸減小,表2 顯示危險區(qū)域面積也逐漸減小。其主要原因是風一方面將泄漏甲烷蒸汽向下風向整體輸送,使得甲烷蒸汽總是在泄漏源的下風向擴散分布;另一方面風產(chǎn)生的湍流對泄漏氣體沖淡稀釋,風速越大,單位時間內(nèi)甲烷蒸汽混合的清潔空氣量就越多,加快了甲烷蒸汽的擴散,使氣體的著地濃度降低,因此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較小。
選取甲烷蒸汽泄漏速率為0.5 kg /s,風速為5 m /s,地面粗糙度分別為0.5、1、2 、3 m 時進行數(shù)值模擬。氣體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見表3,甲烷蒸汽擴散距離隨地面粗糙度的變化見圖3。
表3 不同地面粗糙度下甲烷蒸汽最大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
圖3 不同地面粗糙度對甲烷蒸汽擴散影響
由圖3 可見,隨著地面粗糙度的增加,甲烷蒸汽下風向擴散距離減小,表3 也顯示甲烷蒸汽形成的爆炸危險區(qū)域面積也減小。因此,地面粗糙度越大,蒸汽擴散越不容易,為有效減小蒸汽擴散形成的爆炸危險區(qū)域面積,可采用種植喬灌木等方式增加地表粗糙度。
選取風速為5 m /s,地面粗糙度為1 m,分別選取不同泄漏速率對甲烷蒸汽擴散后果進行模擬,當選取泄漏速率為0.1、0.2、0.3、0.4、0.5、0.6、0.7 kg /s 時進行數(shù)值模擬,氣體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見表4,甲烷蒸汽擴散距離隨泄漏速率的變化見圖4。
由圖4 可見,隨著LNG 泄漏速率的增加,橫風向和下風向甲烷蒸汽擴散距離逐漸增加,表4 同時顯示甲烷蒸汽爆炸危險區(qū)域面積逐漸增大。其主要是因為泄漏速率增加,空氣的稀釋能力有限,就會隨著風向下風向擴散,擴散距離增大。因此,在LNG 發(fā)生泄漏后,應(yīng)及時切斷泄漏源,或者對泄漏源進行封堵,減少LNG 的泄漏量。
表4 不同泄漏速率下甲烷蒸汽最大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
圖4 不同泄漏速率對甲烷蒸汽擴散影響
本文通過比較不同氣體擴散模型的優(yōu)缺點和適用范圍,選取了適用于甲烷蒸汽擴散的Gaussian 模型;運用Matlab 進行程序編寫,對甲烷蒸汽擴散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了LNG 泄漏后,甲烷蒸汽沿地表擴散的等濃度分布規(guī)律及對甲烷蒸汽擴散的各種影響因素;確定了給定條件下的甲烷蒸汽擴散距離和危險區(qū)域面積,并實現(xiàn)了LNG泄漏后蒸汽擴散濃度分布的可視化及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得出以下結(jié)論:
1)運用Matlab 結(jié)合精確的氣體擴散模型,能夠快速對危險性氣體擴散濃度分布進行準確計算。
2)風一方面對甲烷蒸汽向下風向整體輸送,使得甲烷蒸汽總是在泄漏源的下風向擴散分布;另一方面隨著風速的增加,橫風向和下風向蒸汽擴散的距離逐漸減小,同時泄漏危險區(qū)域面積減小。
3)甲烷蒸汽在下風向擴散最遠距離隨著地表粗糙度的增大而減小。
4)甲烷蒸汽在下風向擴散距離和擴散面積隨著泄漏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1]劉 勇.液化天然氣的危險性與安全防護[J]. 天然氣工業(yè),2004,24(7):105-107.Liu Yong. Dangers and Safeguards of LNG[J]. Natural Gas Industry,2004,24(7):105-107.
[2]Ding Xinwei,Wang Shulan.Review on Combustible and Toxic Gas Leakage Diffusion Research[J].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1999,2(16):118-122.
[3]Li Yong.Introduc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General Software[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0,16(2):254-258.
[4]潘旭海,蔣軍成,華 敏.環(huán)境條件對LNG 泄漏擴散影響的模擬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9,29(1):117-119.Pan Xuhai,Jiang Juncheng,Hua Min.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on LNG Leakage and Dispersio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9,29(1):117-119.
[5]黃沿波,梁 棟.重氣擴散模型分類方法[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8,15(4):72-75.Huang Yanbo,Liang Dong.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Heavy Gas Diffusion Model[J].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8,15(4):72-75.
[6]彭世尼,段 萍.LNG 泄露后果的預(yù)測模型[J].重慶大學學報,2006,29(1):93-96.Peng Shini,Duan Ping.Models for Predicting Consequences of LNG Release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2006,29(1):93-96.
[7]何 莎,袁宗明. 重氣效應(yīng)研究進展[J]. 中國測試技術(shù),2008,34(4):113-114.He Sha,Yuan Zongming. Research Progress in Heavy Gas Effects[J].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2008,34(4):113-114.
[8]黃 琴,蔣軍成.重氣擴散研究綜述[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7,14(4):38-39.Huang Qin,Jiang Juncheng.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Heavy Gas Dispersion[J].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7,14(4):38-39.
[9]何 寧,吳宗志.危險性氣體擴散數(shù)值計算高斯模型的改進[J].基礎(chǔ)科學與工程,2010,18(4):571-577.He Ning,Wu Zongzhi. Simulation of an Improved Gaussian Model for Hazardous Gas Diffusion[J]. 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18(4):571-577.
[10]艾唐偉,徐小賢.Matlab 在危險氣體擴散模擬分析中的應(yīng)用[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9,35(3):24-26.Ai Tangwei,Xu Xiaoxian.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Dangerous Air Proliferation Simulate and Analysis[J].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9,35(3):24-26.
[11]NFPA 59A. Standard for the Production,Storage,and Handling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LNG)[S].
[12]Ermak D L. User's Manual for SLAB:An Atmospheric Dispersion Model for Denser-Than-Air-Release[R]. America: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199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