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那一天
□ 葉曙明
“五四”前后是中國近代史上群賢咸集,大師輩出的年代,各種思想像山崩川涌,匯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蕩,引領風騷。那是一段激情迸發(fā)、永不復返、令今人無限神往的光輝歲月。
1919年5月4日,星期日。
魯迅用一個字記錄了這天北京的天氣:“曇”——濃云密布。柳絮在天空中飛舞。胡同里的香椿樹悄悄地綠了,洋槐花已開始綻放。
在前一天晚上的會議上,議決行動時間為5月4日下午1時。但后來有不少人回憶說,示威活動實際上從早上就開始了。
但更多的回憶材料都說,天安門前的示威活動,是從下午才開始。上午9時,各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在堂子胡同法政專門學校開會,討論下午的游行路線,決定從天安門出中華門,先到東交民巷,向美、英、法、意四國使館陳述青島必須歸還中國的意見,促請他們電告各國政府。然后轉入崇文門大街、東長安街,前往趙家樓曹汝霖住宅,將旗幟投入曹宅,以表達憤怒。傅斯年被推舉為行動委員會主席,由他正式宣布,下午1時在天安門廣場集合,前往東交民巷進行和平的示威抗議。但參加者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團體,傅斯年并不完全掌握他們的情況。事實上,他們當中不少人已下了決心,必要時以暴力進行抗議。
下午1時,天安門廣場上,聚集著愈來愈多的學生,而且不斷有學生隊伍開來加入。
北大學生在上午10時提前吃飯,飯后在馬神廟二院大講堂前集合,列隊前往天安門廣場。教育部派了官員到北大,希望阻止學生外出。蔡元培在校門口攔住同學們,勸他們不要上街游行。
易克嶷挺身而出,向蔡校長說明學生們上街游行的理由,請校長不要阻攔。隊伍中響起了一片噓聲,張國燾擠到前面說:“示威游行勢在必行,校長事先本不知道,現在不必再管,請校長回辦公室去罷。”幾個學生一擁而上,把蔡氏半請半推地擁走。其實蔡氏也只是盡校長的本分,做做樣子而已,并非認真阻攔學生。他后來自述其態(tài)度是“不去阻止他們了”。于是,隊伍立即像開閘的洪水一樣,一瀉而出了。
由于出校時耽擱了一會兒,北大成了最后一支到達廣場的學生隊伍。這時,廣場上已人如潮涌,各式各樣的旗幟迎風飄揚。學生們隨即整隊出發(fā),在傅斯年帶領下,打著兩面巨大的五色國旗,浩浩蕩蕩向東交民巷前進,到美國公使館遞交說帖。
當天美國公使去了西山休息,由參贊出來接見學生代表。他接了說帖,講了些同情的話。學生們又轉去其他國家的使館,遞交說帖。但因為是星期天,大部分公使都不在。后來有人感嘆,如果學生們得到各國公使的接見,有機會向國際社會表達意見,也許就不會發(fā)生火燒趙家樓的事件了。此后,隊伍離開東交民巷,經御河橋、東單牌樓,往趙家樓的曹汝霖住宅去了。
4月從日本回國的章宗祥,在天津逗留了一段時間,住在曹汝霖的私邸里,陸宗輿又專程赴津與他會面,4月30日,章氏到了北京。他在這敏感時刻回國,引起諸多猜測,有人說他即將取代陸征祥擔任巴黎和會的中國首席代表,也有人說他準備接替曹汝霖出任外交總長。
公府的酒席散了以后,章宗祥沒有回家,而是隨著曹汝霖去了曹府。陸軍部航空司長丁士源與日本新聞記者中江丑吉也趕到趙家樓。丁氏告訴曹氏:學生已往使館去了,似無來本宅之意。且庭外已有警察,即使來時亦能充分保護,勒令解散。于是,他們都放心安坐,飲茶聊天。其實,這時學生的隊伍正往趙家樓開來。
沒過多久,街上漸漸傳來人群的呼喊聲。曹氏諸人才意識到大事不妙,匆匆關門閉戶,不敢做聲。這時,數以千計的學生已從南小街涌入大羊宜賓胡同。開始他們誤認了另一座大院是曹府,紛紛把白旗扔到瓦面上。一名警察走來提醒學生,離此不遠的那座有寬敞大綠門的才是真正的曹府。學生們經警察指點,蜂擁到曹府前。
守護在曹府的警察一時間想不出阻擋學生的辦法,只好用石塊堵塞曹府大門?!绊暱讨g,吶喊之聲,越來越近。有頃,見白旗一簇一簇在墻外出現?!辈苋炅厮霈F場氣氛,緊張刺激,有如電影一樣,“父親囑咐我躲避,但我家房子的建筑是一排平列的西式房,無處可躲。正在這時,忽有一石朝我父親飛擲過來。幸虧丫環(huán)用身子一擋,打中了她的背脊,腫痛了好幾天。若打中我的病父,就不堪設想了。我趕緊扶我父親進屋。我于倉猝間,避入一間小屋(箱子間)。章宗祥由仆人引到地下鍋爐房(此房小而黑)?!?/p>
學生們開始沖擊大門,但沒沖開,正準備離去,忽然有五名學生爬上圍墻,打爛了一扇窗戶,鉆進院里。這完全出乎總指揮傅斯年的預計,示威活動開始失控。
當匡日休準備放火燒屋時,北大學生段錫朋大驚失色,連忙跑來阻止:“我負不了責任!”匡日休回答:“誰要你負責任!你也確實負不了責任?!闭f完,順手就把寢室內的蚊帳扯下來,劃火點燃了。
火光和黑煙頓時沖天而起。曹汝霖半身不遂的父親、妻妾和傭人,紛紛奪門而逃。學生們沒有為難他們,都讓他們走了。章宗祥聽見著火,被迫從鍋爐房逃出,卻被學生逮住,見他西裝革履,以為是曹汝霖,便圍上來用磚頭、鐵棍痛打一頓。中江丑吉拼命護著他,也被學生們打得七葷八素。這之后,學生們四散而去。軍警旋即在東交民巷宣布戒嚴,在趙家樓也開始捕人了。走在后面的易克嶷、許德珩、江紹原、楊振聲等32名學生被抓。軍警把他們兩人一組捆綁起來,用板車押往步軍統(tǒng)領衙門。
(摘自九洲出版社《重返五四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