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羅
所謂素質(zhì),不過是細節(jié)
□ 汪 羅
一
有一天,我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她家雇了一個保姆,有些年邁了,行動不是很便利。
我坐在客廳里喝茶,朋友笑意盈盈忙前忙后,端莊秀美的身影穿梭于廚房與客廳間。這是我第一次到她家里做客,也是我第一次脫離了社交場合見她。
她陪我聊天時,不停地指揮那個老保姆干這干那。老保姆忙前忙后,一臉諂媚和惶恐。
臨別時,“戰(zhàn)事”爆發(fā)——只見朋友端坐在餐臺前厲聲斥責(zé)那個老保姆,只因為玻璃餐臺的臺面上被水果弄濕,老保姆沒有按她說的用牙膏去擦洗。
我終于見到了她的另一面。她正眼都不瞧一下那保姆,只是厲聲拋出幾句話:“還要我再告訴你嗎?桌子沒擦干凈,再用牙膏擦三遍!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為止!”
老保姆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從衛(wèi)生間拿出一管牙膏,卻不小心碰倒了水盆,于是水漫地面,老保姆腳下一滑,“撲通”一聲摔倒,半天沒爬起來。而她,連眼皮都沒動一下,卻一轉(zhuǎn)臉,立即堆滿了笑意對我。
她竟然是個會變臉的人!
此后,我再也沒見過她,也沒再接過她打來的電話。我已經(jīng)不拿她當(dāng)朋友了,也許到現(xiàn)在她都不知道我為什么突然間疏遠了她。
二
同樣的一件事,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zhì)。
那天路過國貿(mào),是重慶路上最繁華的路段。一個老人跪地乞討,沒有下肢,一寸寸地爬行。路人皆側(cè)目,面無表情。逢乞必施的我順手掏出一塊錢,扔給了老人。
沒走幾步,對面走來一個女人,衣衫華貴,妝容精致。她剛從國貿(mào)買完東西出來,手里拎著大包小包。走到老人面前時,她停下了腳步,想掏錢,卻騰不出手來。
老人“善解人意”地趴在地上擺了擺手,示意女人離開。女人卻突然蹲下了身子,用騰不開的手示意老人自己動手去掏她的腰包。
老人的手黑得像剛撿完煤渣,可那個女人就那樣蹲在老人的面前,任由那臟手去掏她的腰包。老人掏了,是一張10元的鈔票。女人站起身,急匆匆地離去。
我怔住了!
女人那一蹲,蹲出了她的高貴,也讓我無地自容。這樣的女人,可愛之外還有可敬。
三
同樣的,有一件事令我不能釋懷。
我家小保姆因嫁人離開我家后,我每周都找鐘點工來打掃房間。市面上的價格是每小時7元錢,但我都是給10元,若是擦玻璃或者干些重活,我就會給得更多。我還經(jīng)常把一些過時的衣服、鞋子、帽子、圍巾等打成一個大包,直接送給她們。
為了不傷害別人的尊嚴(yán)和面子,每次送的時候我都小心翼翼,生怕人家誤會。
一次,大雪天,我的房門被敲開,門外是我用的鐘點工。她的臉被風(fēng)吹得通紅,整個人被凍得瑟瑟發(fā)抖,手里卻是要遞給我的幾張零碎的鈔票。
原來她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我舊衣服里的一些零錢,怕被誤解,便騎車走了好遠,連忙把錢送了回來。我想拉她進屋暖暖身子,她不肯,還說:“你點點吧,別差了數(shù)額?!?/p>
天哪!我點什么呀?我早已不記得那點零錢了。說完她轉(zhuǎn)身就走,她還要頂風(fēng)冒雪走好遠的回程。
其實這錢她可以借下次來我家時還我的,但她怕被誤解。她急于過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少的一點錢,卻讓我看到了她做人的品質(zhì)。
在我看來,樹有樹的尊嚴(yán),人有人的品性,魚有魚的邏輯,世間萬物自有其行為規(guī)則和尺度。而人的品質(zhì),并不在于是否有外表彰顯出的所謂的文化和所受過的教育。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yè)、處在哪個階層,都能從細節(jié)上甄別出人的品質(zhì)。細節(jié),永遠能折射出人生的閃光點或晦暗處。
(摘自《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