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澤涵
人可貌相
□ 江澤涵
古典小說中,常有“見相識人”之說,在《天龍八部》內(nèi)有一場經(jīng)典。鳩摩智通過本塵和尚一陽指的功力,肯定他是段氏嫡系,進而看他雍容威嚴,神色間的富貴尊榮之氣,就斷定是保定帝。
所謂“人可貌相”矣。京劇臉譜將此觀點闡述得淋漓盡致,紫臉者如樊噲,應(yīng)是剛毅威武、穩(wěn)重沉著之人;黑臉者似包拯,當(dāng)是性格耿直、鐵面無私之人;黃臉者如宇文成都,必是驍勇善戰(zhàn)、工于心計之人。
白臉自古象征奸詐陰險,但又分粉白臉和油白臉,粉白臉也分多種,黑眉、黑鼻窩、黑髯口者如曹操;灰眉、灰鼻窩、黲髯口者如趙高;紫眉、紫鼻窩,紫髯口者如孫權(quán)。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曾攜張無忌遠上少林求醫(yī),知客僧見他不修邊幅,道袍污穢不堪,說話也全無一派宗師的莊嚴氣概,以致懷疑是否真是武當(dāng)祖師。
此亦非“人不可貌相”,而是“相者”眼光淺薄,看不出張三豐眉宇間超脫的氣質(zhì)和返璞歸真的自然。大智慧者鳩摩智,就能在袈裟僧袍的表相下,識破皇帝真身。可見,“人不可貌相”只是“相者”在相人失準后的自我遮掩。
有一雙孿生姐妹,親戚一直分不清。十五歲后,姐姐生活極富激情,笑不離臉;而妹妹則沉默寡言,總板著個臉。再過十年,莫說像雙胞,連普通同胞也不像。姐姐的臉細膩有彈性,而妹妹僵硬毛孔粗大;姐姐年輕幽默,平易近人,而妹妹脾氣暴躁,令人望而遠之;姐姐是大型國企的行政主管,而妹妹還是個紡織工。
俗話說:“相由心生。”最新生理學(xué)研究也表明,人的相貌會隨心靈的變化而變化。容貌美麗者因險惡,成天工于心計,會扭曲面容,與日積累而變得丑陋;長相平庸者因善良,時懷普善之心,天長日久,面部表情會逐漸順眼。
愛節(jié)儉者,每動念,就謹慎一次,長此成樸素相;喜敬人者,每動念,就莊嚴一次,長此成莊嚴相;擅偷摸者,每動念,就賊目一次,長此形成鬼祟相。常憤怒者,每動念,就瞪眼一次,長此成苦丑相。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多少會根據(jù)長相來判斷陌生人。也有古話說:“容顏父母賜,氣質(zhì)是自我修煉?!彼?,我們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讓我們的臉變得更具品位。
日本經(jīng)濟學(xué)家小泉信之說:“潛心讀書會讓人的臉變得與眾不同?!眱?yōu)秀的書籍能冶煉人心,循循誘讀者向往善良,追求積極,崇尚堅韌的生活姿態(tài)。整容只在修補外表,時間長了又會暴露,而由內(nèi)至外的陶冶才是王道。
(摘自《連云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