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朋超
Q版唐才子傳
□ 葛朋超
唐朝出神童,王勃就是一位,六歲的時候就會寫文章。他寫文章前還有個癖好,研好墨,睡一覺,醒來就能一揮而就,據(jù)說人家有腹稿。
王勃還有些小仗義,救過殺人犯,后來怕這個人連累自己,又把這個殺人犯殺了。他老爸因此獲罪,被貶到今天的越南去了。政府沒有處罰王勃,王勃去看望他老爸,途中還在滕王閣宴會上寫出《滕王閣序》這樣的美文,搶足了風頭。王勃最終還是沒有見到他老爸,因為在半路上,他淹死了。
杜審言有一次對人說,蘇味道快要死了。別人問他原因。杜審言說:蘇味道看到我寫的判詞,肯定會羞愧死的。杜老還有雷人語錄,說他才華橫溢,屈原宋玉不是個兒,王羲之也要拜他為師。
有一次,他生病了,宋之問武平這些文學青年看望他,杜審言說,造化弄人,我沒有什么好說的了,不過我活著,老是讓你們出不了頭。如今我死了,只是遺憾還沒有能夠接替我的人。簡而言之,杜審言有才華,也有吹牛的嫌疑。
順便說一句,他有個真正牛的孫子——杜甫,前面被杜審言嘲笑的蘇味道也有個很牛的窮孫子,他叫蘇軾。
崔顥是個典型的媳婦控,喜歡找漂亮的女子做媳婦,稍稍不合乎他的心意,就把她休掉,保守統(tǒng)計也換了三四個媳婦。一次大病初愈——估計是腎虧,有位朋友就開他的玩笑,崔哥你這么瘦,是苦心吟詩吟瘦的吧。
《舊唐書》上說他素質不高,不過我們要承認他的《黃鶴樓》寫得好,中學課本上要求背誦,八句五十四個字,也能讓那些記憶力不好的小朋友累瘦。
唐朝有個叫羅隱的才子,詩寫得好,比如說蜜蜂的“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比如說自己的“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比如說情話的,“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留侯一紙書”,總之是迷倒一個文藝小清新,說這輩子非羅公子不嫁,后來有緣見面,她就決定“改嫁”了,原因就是羅隱長得太丑了。
張繼因為一首《楓橋夜泊》聞名于世,就是當年落榜之后,鬧了大半夜失眠寫的一首詩。詩很不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相信每個人都能來上那么兩句,每個版本的語文課本里都選到,我不介意,我介意的是,課本里解釋江楓原本指的是江橋和楓橋,課本注釋:江邊的楓樹。
靈澈上人像是金庸武俠小說里跑出來的名字,其實是正兒八經的唐朝詩人,寫出的詩句很漂亮,諸如“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當然他不僅詩寫得好,而且心靈手巧,有一項計時器的發(fā)明,就是剪刻桐葉制成蓮花漏,可以計時,不知道當時有沒有申請專利。靈澈上人還有個比他有名的哥兒們陸羽,相信大家都知道,唐朝的茶水在陸羽之前不是泡的,而是煮的。
李季蘭,絕對是唐朝的非主流,年紀輕輕地做了女道士,六歲就發(fā)表作品,會彈琴工格律,而且還是美女。她的交際圈很廣,比如陸羽、皎然和尚、靈澈上人都是一個朋友圈兒的。
有一次,和朋友聚餐,席上還有劉長卿。劉長卿是一個疝氣患者,李季蘭給劉念詩“山氣日夕佳”,劉長卿看她把玩笑開到自己頭上了,于是接了一句“眾鳥欣有托”。對于這個有些內涵的段子,看不懂的就當自己對自己進行一下古詩詞文化溫習,看懂的也只有意會不可言傳地笑笑。
(摘自《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