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個企業(yè)界的頂尖精英聚會,席間聊到:為什么職業(yè)經(jīng)理人很少有成為大老板的?大家各抒己見,其中一個朋友答道:職業(yè)經(jīng)理人都是高智商、高情商,但老板往往是膽商第一。
朋友的話一出口,大家拍案叫絕!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錯,職業(yè)經(jīng)理人因為情商高、智商高,做事往往想得特別通透,難免畏首畏尾。而這種行事風格,難免會使好機會擦身而過。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說:“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馬,有暴利可圖;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馬,最多只有平均利潤;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馬,一上馬就虧損?!?/p>
在現(xiàn)代社會,不敢冒險就是最大的冒險。沒有超人的膽識,就沒有超凡的成就。膽商是使人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最關鍵一步。
回頭看看當初讀書的同學,你會發(fā)現(xiàn),往往成績最好的,進社會混得很差;成績很差,膽大的,卻混得風生水起。知識分子當年抱怨腦體倒掛,說不三不四的人發(fā)了財,現(xiàn)在看來也是很公平的。你不敢冒風險,你就沒有機會。有一句老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成功的路上風風雨雨,荊棘密布,唯有勇者勝。很多成功者為什么能白手打天下,就是因為有敢為天下先的超人膽識。
比爾·蓋茨靠什么法寶建立了他的微軟帝國?他為何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經(jīng)濟中獨占鰲頭且歷久不衰?在比爾·蓋茨看來,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冒險。在任何事業(yè)中,把所有的冒險都消除掉的話,自然也就把所有成功的機會都消除掉了。他最持續(xù)一貫的特性就是強烈的冒險天性。他甚至認為,如果一個機會沒有伴隨著風險,這種機會通常就不值得花心力去嘗試。他堅定不移地認為,有冒險才有機會,正是有風險才使得事業(yè)更加充滿跌宕起伏的趣味。
事實上,對冒險精神的培養(yǎng),比爾·蓋茨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他在哈佛的第一個學年故意制定了一個策略:多數(shù)的課程都逃課,然后在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再拼命地學習。他想通過這種冒險,檢驗自己怎么花盡可能少的時間,而又能夠得到最高的分數(shù)。他做得很成功,通過這次冒險,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企業(yè)家應該具備的素質(zhì):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和成本得到最快、最高的回報。
風險可能會導致你失敗,但也會使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冒風險看似安全,但它只會使你的一生在平庸中度過。
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xiāng),開始創(chuàng)造自己的前途,要去實現(xiàn)人生的夢想,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他對族長說:“我的一生不能平庸,我不愿與草木同朽,我要與日月同輝,我要建立豐功偉績。我該如何去做?”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后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后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p>
10年后,這個年輕人已建立起了一個超級商業(yè)王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回到家鄉(xiāng),又去拜訪那位族長,才知道老人家?guī)啄昵耙呀?jīng)去世,家人取出一封密信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彼@才想起來,1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的是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有何怕?
人總是要死的,大不了一死。死是一個人一生中的最難。既然我們最終都會去面對這人生中的最難,那還有什么困難是我們不能面對的呢?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困難、失敗又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我們曾經(jīng)放手去拼搏過,去嘗試過,去奮斗過!
據(jù)社會學專家預測,未來的社會將變成一個復雜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高風險社會,如果人類自由行動的能力總在不斷增強的話,那么不確定性也會不斷增大。各種變化已經(jīng)在我們身邊悄然出現(xiàn),勇敢地投身于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競爭意識的萌發(fā),使敢于冒險的人們有了危機感,主動去應對各種風險。缺乏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人們,如果還沒有被驚醒,就會被時代所拋棄,被前一種人遠遠甩在后面。
摘自《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