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學后,早上起床時總是需要各種催促。催促的過程中,我少不了嘮嘮叨叨地講很多道理,比如“要有時間觀念”、“做事要專心”等等,那時我很少能意識到,說教只是自己的情緒發(fā)泄,而對孩子毫無益處。有一天,多次催促和說教無效后,我又開始氣急敗壞地威脅。在我百般“努力”下,我們總算沒遲到,但這一次我卻注意到兒子垂頭喪氣的背影慢吞吞地消失在教學樓里。
我心里突然升起一個巨大的疑問:孩子即將獨自面對一天的挑戰(zhàn),那么在這個早晨,我到底應該給他帶上什么?是各種道理,還是一份好心情?假如一天中我們只有一份耐心,那就把它用到早晨,讓早晨充滿笑聲吧!
跟兒子第一個早晨的游戲是來自007系列電影。我模仿機器的聲音說:爆炸系統(tǒng)已經啟動,整座大樓將在60秒后自動炸毀,邦德先生,去見上帝吧!60,59,58……于是,兒子開始迅速行動起來,收好書包,穿好鞋,我們一起沖出家門。等沖出樓外一段距離后,炸彈“爆炸了”,我們還一起抱著頭在樹后躲避。
兒子很快就發(fā)展出游戲的變形。幾天后,有一次他拎著書包從臥室跑出來,突然站在原地不動了,還大喊道:不好,快幫幫我,我的腳被卡住了!我趕緊跑過去問:我怎么幫你?他回答:你使勁拉我。我先是拉他的胳膊,不行。我只好抱住他的腰,假裝使出吃奶的勁。經過七八次努力,他終于主動說:成功了,快跑!接下來我們一起沖出家門。
又過了幾天,他趴在地上喊:我被壓住了,快來幫我!我照舊過去拉他,但他卻說:不對,我被一根柱子壓住了,快把柱子抬起來。我一邊“拼命”抬起柱子,一邊“吃力”地說:抬起來了,快跑!沒想到他一骨碌爬起來,馬上壞笑著說:咣!你被壓住啦!我只好假裝被壓在地上動不了。兒子一邊穿鞋一邊倒計時:3,2,1,轟!看著我被“炸死”的樣子,兒子開懷大笑。
在游戲中,孩子最開心的事就是捉弄大人。但孩子絕不會因為能捉弄父母而變得冷漠或暴力,相反,孩子會更加合作,并與父母更加的親密。
——摘編自當當網(wǎng)獨家定制兒童圖畫書《天天游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