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淮南綠洲心理咨詢中心,每個周末都有一場聚會,陸陸續(xù)續(xù)來參加聚會的都是家長,以及他們的孩子。他們來的目的只有兩個,看電影,聊大天兒。來的孩子年齡不同,電影不同,聊的主題也不同。
這周,來聚的都是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要看的電影是《四月物語》,聊的主題是:中學生該怎樣對待愛情?大伙都靜悄悄地等著電影開始,各懷各的想法。
電影不長,67分鐘,故事情節(jié)也很簡單。來自北海道的少女卯月,考上了東京的一所名校。誰都覺得不可思議,卯月以前學習很一般,連她自己都覺得能上這么好的大學,是件很惶恐的事,當然也興奮。她每天都要去學校附近的一家書店買書,而她考上大學的秘密也在這。書店里有名打工的大學生,名叫山崎,上中學時,他比卯月大一屆。卯月一直暗戀著山崎,聽說山崎考上了這所名校,于是發(fā)奮學習,希望能在大學里見到山崎。終于,夢想成真。卯月說,這是“愛的奇跡”。
故事說起來像白開水,但導演把簡單的故事拍得美不勝收,家長和孩子都看得如癡如醉。
對于電影里卯月的做法,家長舉雙手贊成,在學生階段,就該“暗著戀”,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中去。孩子們當然不贊同。那就討論討論吧,是不是如果把那層窗戶紙捅破了,學習就一定搞砸?討論結(jié)果——當然不是。咨詢中心主任俞長模和咨詢師謝偉峰引導大家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有了愛,可以說,也可以不說,不管說與不說,都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且,說與不說,是暗戀的那個人的權(quán)利,但能不能接受,卻是被暗戀的那個人的權(quán)利。
這一番頭腦風暴過后,李子涵(化名)坐不住了,強烈要求發(fā)言,這時李子涵媽媽一直握著的手,攥得更緊了。這段時間,李子涵同學被一段莫名其妙的愛情給纏暈了,已經(jīng)沒心思學習了。
本來李子涵過得優(yōu)哉游哉,可突然間被一哥們的求愛行動給攪進了愛情漩渦。哥們暗戀鄰班一個女孩很久,終于鼓足勇氣表白,卻慘遭拒絕,理由是:女孩不喜歡他,而是喜歡李子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李子涵受寵若驚,瞬間感到自己非同一般。
他開始天天往鄰班跑,上學放學都陪著女孩,睡前都要發(fā)短信給女孩——晚安啦,明天見。倆人來往了很短一段時間后,突然,女孩不理李子涵了。不管是發(fā)短信,還是網(wǎng)上留言,都石沉大海。李子涵很受傷,不停地琢磨:明明是你先說喜歡我的,既然你喜歡我,為什么現(xiàn)在又不理我?完全沒道理嘛……
心被情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媽媽開始擔心上了,但跟孩子溝通,又總是碰壁。
今天,看完電影,李子涵豁然開朗,他說:“有些道理,自己隱隱約約也明白,但是總有一種聲音跳出來問,憑什么暗戀我又不理我。反反復復,都攪成一鍋粥了?,F(xiàn)在跟大伙一聊,一討論,腦子里的一團亂麻就理清了。女孩表白與否,是否愿意跟我交往,都是人家的決定,我因為自己想不開就去指責人家,是越界了。不管將來如何,我現(xiàn)在都應該收回心思,放到學習上。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p>
媽媽緊握的雙手漸漸松開了。
俞長模也很欣慰,今天的活動收效不錯。為什么要放這部電影,然后又該怎么討論這部電影,把孩子的思路往哪個方向引導,他都是有譜的。因為他手里有一本指南——《電影性教育讀本》,書是中國的性教育專家方剛博士編寫的。
以往,家長想跟孩子聊聊性教育,卻苦于沒法開口,也不知道開口后該講什么?,F(xiàn)在,有了這本教材就好多了,怎么講,講什么,書里都講得清清楚楚。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各個年齡段,看的電影不同,性教育講的內(nèi)容也不同。
現(xiàn)在,來參加聚會的家長,已經(jīng)人手一本。對于如何跟孩子談責任、愛、平等、尊重,家長們心里也有了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