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一歲7個月,傳說中可怕的兩歲還沒到來,講道理已經(jīng)有點不好使了。
那天去水果店買草莓,路上就嗷嗷著要吃。整天在網(wǎng)上瀏覽育兒妙招的老婆蹲下身子解釋:“寶貝兒,回家洗干凈了再吃哈?!保ㄟ€知道和孩子溝通要蹲下,老婆其實很努力啦)可惜,閨女根本不聽,在馬路上甩胳膊踢腿地發(fā)脾氣,氣得老婆目瞪口呆。我心說:閨女啊,你媽平時和我說話哪有那么講理那么好脾氣,你竟然還不領(lǐng)情?
眼瞅著老婆剛才那番話基本是動用完了全身所有的耐心細胞,這會兒也懶得再說話了,自顧自掏出手機開始刷朋友圈了(每次教育孩子遇到挫折就掏出手機逃避現(xiàn)實,還號稱“溫和地堅持”,唉)。我只好把那個打醉拳的熊孩子從馬路中間拎回來,繼續(xù)講道理,短句型,深入解釋:“草莓啊,沒洗,吃了肚子疼,回去洗了再吃,好不好?”“不洗不洗不洗不洗!不洗草莓!不洗草莓!!”得,和她媽一樣,發(fā)起脾氣來一點不當自己是外人兒,一邊叫喚,一邊在我懷里鯉魚打挺,眼瞅著快抱不住了,剛才說的話也是打水漂,沒用了!
要不我也不理她?由她哭?想起《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森蝶大哭的時候,田亮呆呆站在床邊的鏡頭,我還憤憤不平呢,嫌棄田爸爸做得不好,沒有好好去安撫森蝶……忽然腦洞大開,問閨女:你是不是特著急???想馬上吃到草莓?在我懷里拼命打醉拳那位忽然不扭了。我趁熱打鐵開始抱著她跑,邊跑邊說:“哇,閨女好著急好著急,想快點吃到草莓,我們快回家快回家,回家洗洗吃嘍!”
雖然一路跑得氣喘吁吁,老婆在后面邊追邊抱怨:“不要這么慣著她啊!”閨女可是一路非常安靜,再也沒鬧。
趁著閨女吃草莓那會兒,我和老婆解釋:如果因為孩子哭鬧,我們就讓她吃了沒有洗的水果,這叫溺愛。因為我們?yōu)榱擞懞煤⒆?,為了避免她哭,沒有堅持原則,甚至不顧她的身體健康?,F(xiàn)在我們沒有違反水果必須回家洗過再吃這一原則,就不算溺愛。孩子哭鬧,是因為有情緒,這需要安撫,不是教育。孩子說“不洗草莓”,不是不講理,只是因為著急吃草莓。所以替孩子把她的感受說出來,這就是最大的理解和接納。至于跑一跑,又不累,還讓孩子覺得,我們不僅理解她,還愿意做出努力,她自然就不哭鬧了。僅僅是不理她,讓她哭,雖然也堅持了原則,但是稍微花點心思,給出更好的溝通方式,孩子獲得的感受不是更好嗎?
說到這里,老婆的臉色終于好轉(zhuǎn)了。事實上,老婆也不是那么不講理。這個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不講理的人啊?溝通對了,都是好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