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頭腦來說,渴望閱讀的時刻必定虛懷若谷。我們知道了什么對我們有益、什么對我們無補(bǔ)。讀書也是一樣,好的書,是人參燕窩熊掌。壞的書,是腐肉砒霜氰化物。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按摩,在書頁中你嗅得見悲劇的淚痕,摸得著喜劇的笑靨,可以看清智者額頭的皺紋,不敢碰撞勇士鮮血淋淋的創(chuàng)口……當(dāng)合上書的時候,你一下子蒼老又頓時年輕。菲薄的紙頁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靈魂和它發(fā)生共振,為精神增添了新的鈣質(zhì)。
閱讀的時候,我們不斷同書的作者爭辯。我們極力想尋出破綻,作者則千方百計把讀者柔軟的思緒納入他的模具。在這種智力的角斗中,我們往往敗下陣來。我一次次在先哲們輝煌的思辨與精湛的匠藝面前頂禮膜拜,但思維的力度在爭執(zhí)中強(qiáng)硬了翅膀。在讀名著時,我常常在看上一頁的時候,揣測下一頁的趨勢。它們經(jīng)常同我的想象相差甚遠(yuǎn)。這種時候我會很高興,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我一次次在無與倫比的語言搭配之下驚詫莫名……
閱讀是一種孤獨(dú)。它同看電影看錄像聽音樂會是那樣的不同。前者是一塊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燈下的一盞清茶,只可獨(dú)啜,傾聽一個遙遠(yuǎn)的靈魂對你一個人的竊竊私語。他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人說過同樣的話,但你此時只感覺他在為你而歌唱。你啪地合上書,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了。但你忍不住又要打開書,穿越歷史的灰塵與他對話。
摘自時代文藝出版社《話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