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地被植物被廣泛的應用于公園綠化建設中。園林地被植物由于自身的綠化作用,使得公園的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人們的休閑提供了更加舒適的氛圍。園林地被植物還具有環(huán)境美化的作用,可以為人們的休閑活動提供觀賞的樂趣。本文就園林地被植物在公園綠化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地被植物;公園綠化;應用
公園綠化建設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植樹、栽花、種草這三項環(huán)節(jié)。由于過去傳統(tǒng)觀念的限制,以及認識程度的不深,忽視了地被植物的綠化作用,使得地被植物的應用比較單一,而且缺乏管理,使得地被植物的功用無法有效的發(fā)揮。而最近幾年,地被植物的綠化作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并且在公園綠化中被廣泛應用。園林地被植物的有效利用,不僅使得公園景觀效果得到了極大的凸顯,而且還有效的節(jié)省了綠地管理的費用,提高了綠化的程度,使得公園的綠化建設即經(jīng)濟又實用。
1.地被植物的概念及種類
1.1概念園林地被植物是指矮生草本植物、匍匐型的矮生灌木、竹類及藤本植物等接近地面的園林植物總稱。
1.2種類。
①草花和陽性觀葉植物類:生長迅速,蔓延性佳,色彩艷麗,可用來裝點主要景點,使之更精巧、雅致,但都不耐踐踏。如松葉牡丹、香雪球、二月藍、裂葉美女櫻、非洲鳳仙花、四季秋海棠、紅綠莧草等。②原生闊葉草類:指本地生的雙子葉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易繁殖,病蟲害少,管理粗放,是公共園林地被中除了草坪外的主要地被植物。如馬蹄金、酢漿草、白三葉、車前草、金腰箭等。③藤本類:多數(shù)枝葉懸浮于地表,適用于平地,如蔓長春花、五葉地錦等;少數(shù)莖節(jié)處易發(fā)不定根可附地著生,水土保持功能佳,可應用于斜坡地。如南美蟛蜞菊、薜荔、姬牽牛花等。④陰性觀葉植物類:適用于陰處的種植。如常春藤、沿階草、玉簪等。⑤矮生灌木類:多生長在向陽處,莖枝粗硬,阻攔作用好,可界定空間,也是地被植物中的上層。如小葉黃楊、六月雪、梔子花、小檗、南天竹、火棘等。⑥矮生竹類:具有獨特風味的觀葉植物。如菲白竹、鳳尾竹、翠竹等。
2.園林地被植物在公園綠化中的作用
2.1改善環(huán)境、涵養(yǎng)水源
園林地被植物具有枝繁葉茂的特點,而且生長的密度很小,這就使得綠化的效果更加的明顯。園林地被植物被應用于公園綠化建設中,可以有效的增加綠化的總量,使得單位面積中的綠化效果更加的明顯,從而提高公園中的空氣質量,改善公園的環(huán)境。
地被植物種類繁多,地被植物中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屬性,有些植物具有吸收廢氣的作用;有些植物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有些植物則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等等。而這些地被植物中,如金魚草、矮牽牛等類型的地被植物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的氣體,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的酸度,保障了公園中其他植物的健康生長。還有一些如錦雞兒、繡線菊等一類的薔薇科地被植物,則能夠時刻分泌出具有殺菌作用的元素,可有效的殺滅空氣中的細菌,改善公園空氣的質量,從而保障了人們健康的休閑活動。
園林地被植物除了具有美化環(huán)境、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之外,還能夠起到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地被植物通常會大面積的覆蓋地表層,而且密度小,地被植物的根部深扎于土壤之中,可有效的保持水土,減少水土的流失,保存土壤中的養(yǎng)分含量。并且地被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釋放出氧氣,在陽光的照射下,能夠蒸發(fā)出水分,從而增加了空氣的濕度,降低了地面的溫度,從而使得公園的環(huán)境更加的舒適。
2.2增加植物層次,豐富公園景觀
地被植物的種類復雜多樣,有蕨類、灌木類等等多種多樣的植物科目。而且每種植物類別在形狀上、色澤上都有所不同。一般的地被植物相較于普通的植物來說,其株型都比較小,易于修剪,而且有些地被植物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產(chǎn)生不同的葉色變化,無論是在造型的設計上還是在管理上都比普通的植物具有優(yōu)勢。地被植物的這種優(yōu)勢嗎,使得園林地被植物能夠大面積的應用于公園綠化建設中,并且可以設計成相應的造型,將其與其他植物一起搭配,可以顯示出更加立體的景觀效果,增加了植物的層次感。有些地被植物可以開出美艷的花果,結出飽滿的果實,而且花期不受時間的限制,一些草本花卉花朵長期盛開,并且顏色各有不同,使得公園的景觀更具有觀賞性,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
3.園林地被植物應用的原則
在公園綠化中應用園林地被植物,需要遵守公園綠化建設的原則。公園綠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園林工藝品種,其具有綜合的藝術體現(xiàn),公園綠化是將自然的美與人工的美相結合,從而打造出符合人們審美觀念的公園園景。因此,園林地被植物的應用要切實貫徹公園綠化的規(guī)律,按照公園綠化的要求,協(xié)調好與公園綠化中其他物種的關系,在布局上和合理配置,合理的利用地被植物,使得公園所呈現(xiàn)出的自然景色更加的鮮活和生動,構成豐富多彩的公園景觀。園林地被植物的應用要能夠與其他的植物協(xié)調搭配起來,使得公園的景觀在視覺上錯落有致,體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園林場景。
園林地被植物的應用要結合實際的公園綠化建設,合理的進行規(guī)劃,充分發(fā)揮出園林地被植物的作用。在不同的公園綠化區(qū)域,要選擇不同的園林地被植物,以保證各個綠地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綠化效果。根據(jù)綠地所處位置的不同,綠地的性質和功用也會有所不同,自然地被植物的選用也會不同。如在公園的入口處,綠地要求具有美觀的效果,能夠吸引人們的視線。在這片綠地中,可以選用一些能夠開出鮮艷花朵的地被植物,并且可以將這些地被植物設計成不同的造型,以豐富的色彩和亮眼的造型來吸引人們;而在公園的道路兩旁,可以栽種一些低矮的灌木,這樣能夠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形成自然的道路,而且不會遮擋人們的視線,使得人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
4.園林地被植物應用的形式
4.1大面積的園林地被植物的應用
采用一些花朵艷麗、色彩多樣的植物,選擇陽光充足的區(qū)域精心規(guī)劃,采用大手筆,大色塊的手法,大面積栽植形成群落,著力突出這類低矮植物的群體美,并烘托其他景觀,在大塊的草坪中可以栽植。
4.2大量應用陰生地被植物
目前我國公園綠地中以喬、灌木為主,林下地被植物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部分綠地未能形成喬、灌、草互相依存的自然生態(tài)群落,雖有樹木,但林下黃土露天,因而陰生地被植物的大量應用顯得相當必要。適應林下生長的耐蔭類草本地被植物有:三葉草、玉簪、鴨跖草等;耐蔭的花灌木有金銀花、雞樹條莢迷、水臘、紅瑞木等。
4.3種植春秋季花卉和常綠的地被植物
有些地區(qū)春秋季風沙大,降水量少,易造成塵土飛揚,因此在公園的綠地中栽種常綠地被植物及春秋季花卉對固沙顯得較為重要。如在秋冬季可以多栽種一些鋪地柏、羽衣甘藍、荷蘭菊、地被菊、景天等地被植物。春季可種一些能自播繁衍的草本及宿根、球根花卉如紫茉莉、蜀葵、萱草、馬藺、芍藥、虞美人、芍蘿、百合、大麗花、玉簪等一些春季花卉。
5.結語
總之,園林地被植物是公園綠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構成了覆蓋地面的綠色表層,而且和其上的多層喬、灌木以及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配合在一起組成人工植物群落,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公園綠化的功能與作用,對于提高綠化景觀效果、維護生態(tài)平衡和保護環(huán)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程喜梅,梁芳,袁麗潔,等.河南野生觀賞地被植物資源調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31):10022-10023.
[2]張寶鑫,白淑媛.地被植物景觀設計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7.
[3]蘆建國,于冬梅.合肥園林地被植物應用調查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29):9196-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