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濤, 李 銀, 趙冬敏, 劉宇卓, 黃欣梅, 楊 婧, 韓凱凱, 安鳳嬌
(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農(nóng)業(yè)部動物疫病診斷與免疫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獸用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南京210014)
坦布蘇病毒(Tembusu Virus,TMUV)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屬于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恩塔亞病毒群(Ntaya virus group),該病毒于1955年首次分離于馬來西亞吉隆坡地區(qū)的庫蚊,隨后又在馬來西亞其他地區(qū)和泰國的庫蚊中分離到[1-3]。2000年,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實兆遠地區(qū)的患病肉雞中分離到TMUV,這是首次發(fā)現(xiàn)TMUV對家禽的致病性[4]。2010年春季,在中國東部省份主要養(yǎng)鴨地區(qū)的鴨群中暴發(fā)了由TMUV引起的疫情,主要表現(xiàn)為種鴨、蛋鴨釆食量和產(chǎn)蛋率迅速下降,肉鴨拉稀,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和死亡,此次疫情一直持續(xù)到2010年冬季[5-7]。2011年10月,在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再次出現(xiàn)鴨坦布蘇病毒病的流行,一直持續(xù)到2012年3月。2012年9月,江蘇、山東等地再次發(fā)生鴨坦布蘇病毒?。?]。目前坦布蘇病毒病作為鴨的一種常見病,給中國養(yǎng)鴨業(yè)造成了巨大經(jīng)濟損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鴨坦布蘇病毒病僅2010年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就達數(shù)十億元。此外,TMUV還可以引起雞和鵝的感染和發(fā)病[9-10],并且在人的血清中也檢測到TMUV的核酸和抗體[11],不排除TMUV有人畜共患的風險。
實時定量PCR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診斷技術,在各種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快速診斷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常規(guī)PCR通過PCR產(chǎn)物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判定結果,而實時定量PCR是通過添加的熒光染料或熒光標記探針在PCR過程中實時收集檢測信號,根據(jù)機器收集的熒光信號強度進行結果的判定,減少了試驗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因此,與常規(guī)PCR相比,實時定量PCR的敏感性更高,檢測速度更快,并且更環(huán)保。國內(nèi)學者根據(jù)TMUV基因的不同區(qū)域建立了多種用于TMUV檢測的實時定量RT-PCR,于春梅等建立了基于TMUV NS5、E基因的SYBR GreenⅠ實時定量RT-PCR方法[12],萬春和等根據(jù)TMUV的NS5基因設計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實時定量 RT-PCR 方法[13],彭珊和靳宇田等分別根據(jù)TMUV的E基因和PrM基因設計引物和探針建立了TaqMan實時定量RT-PCR方法[14-15],以上方法均具有很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為鴨坦布蘇病毒病的臨床病原學診斷提供了檢測手段。但是,以上實時定量RT-PCR均采用兩步法,即在提取樣品的RNA后首先進行反轉錄,然后再以轉錄產(chǎn)物為模板進行實時定量PCR方法測定,操作比較繁瑣,增加了試驗過程中的操作誤差和樣品被污染的幾率。而本研究針對TMUV基因的保守區(qū)域設計了1對特異性引物,利用體外轉錄的TMUV病毒的NS2A基因作為標準品制作標準曲線,建立了TMUV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檢測方法。與兩步法相比,本方法操作簡單,檢測快速,減少了試驗過程中的操作誤差和樣品被污染的幾率,為TMUV的快速診斷和流行病學研究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
坦布蘇病毒(TMUV)、新城疫病毒(NDV)、H9N2禽流感病毒(H9N2 AIV)、鴨肝炎病毒(DHV)、鴨瘟病毒(DPV)、小鵝瘟病毒(GPV)、減蛋綜合征病毒(EDSV)、豬瘟病毒(CSFV)均由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分離并保存。1日齡櫻桃谷鴨購自南京市六合區(qū),養(yǎng)至21日齡用于攻毒。
RNA/DNA和質(zhì)粒提取試劑盒購自康寧公司,T7體外轉錄試劑盒購自百奧邁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反轉錄試劑盒、One Step RT-PCR Kit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ABI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購自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根據(jù)本實驗室分離的病毒株以及GenBank登錄的TMU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采用DNAStar軟件進行同源性分析,選出高度保守并且特異的核苷酸區(qū)域,用Primer Ex-press 2.0軟件設計1對檢測引物,其序列為 D1:5'-GCAGCCCAGGAGATTTTGAG-3'和 D2:5'-CTAACGCAACGCCAAGCA-3',擴增片段大小為280 bp。另外,設計1對克隆引物將NS2A基因連接到pcDNA3.1(+)載體中,其序列為C1:5'-GGTCGGATCCTTTCAAGGGG-3'和C2:5'-CTGGTCTAGATCTCCGTGTCACTGG-3'。
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病毒核酸的提取,以提取的核酸為模板直接進行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檢測。
將提取的TMUV核酸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反轉錄,以轉錄產(chǎn)物為模板用引物C1和C2 PCR擴增TMUV的 NS2A基因,然后將擴增基因片斷用BamH I和 Xba I進行雙酶切,連接到 pcDNA3.1(+)載體中,經(jīng)測序正確后用于體外轉錄,并命名為pcDNA-NS2A。
將質(zhì)粒pcDNA-NS2A經(jīng)Xba I單酶切進行線性化,然后按照試劑盒的說明進行體外轉錄,將體外轉錄產(chǎn)物用RNA提取試劑盒純化后,進行濃度測定、拷貝數(shù)計算、稀釋、分裝,-70℃保存?zhèn)溆谩?/p>
將體外轉錄制備的標準品進行10倍系列稀釋(1 μl 1×100~1×107拷貝)作為模板進行實時定量RT-PCR擴增,以檢測出的最低拷貝數(shù)作為該方法的靈敏度,并與常規(guī)RT-PCR檢測方法進行比較,同時根據(jù)測定結果繪制標準曲線。實時定量RT-PCR的擴增體系為:2 ×Buffer 10 μl,酶 0.8 μl,引物 D1(10 μmol/L)0.8 μl,引物 D2(10 μmol/L)0.8 μl,ROX Reference DyeII 0.4 μl,RNA 1 μl,H2O 6.2 μl。擴增程序為:42℃ 5 min,95 ℃ 10 s;95 ℃ 15 s,60 ℃ 34 s,40個循環(huán),以3~15個循環(huán)數(shù)的熒光值作為基底值。
用建立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分別對 NDV、H9N2 AIV、DHV、DPV、GPV、EDSV、CSFV進行檢測,以TMUV為陽性對照,以滅菌超純水為陰性對照,評價所建立方法的特異性。
用建立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對不同拷貝數(shù)的標準品進行3次定量測定,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批內(nèi)及批間的變異系數(shù),驗證所建立方法的重復性。
取TMUV 0.2 ml[病毒含量為0.1 ml 1×105.7(雞胚半致死量)]肌肉注射3只21日齡櫻桃谷鴨,每只106[雞胚半致死量(ELD50)],攻毒后1 d、3 d、5 d、7 d、10 d、15 d、21 d 每天采集攻毒鴨的泄殖腔拭子,反復凍融3次后提取RNA,分別用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和常規(guī)PCR方法進行檢測,同時設不攻毒的鴨為對照,比較2種方法的檢出率。
標準品(1 μl 1×100~1×107拷貝)的檢測結果顯示,建立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的檢測底限為1 μl 10拷貝(圖1),而常規(guī)RT-PCR 的檢測底限為 1 μl 1×103拷貝(圖 2)。根據(jù)標準品拷貝數(shù)與Ct值進行標準曲線(圖3)繪制,標準曲線的決定系數(shù)為0.997,擴增效率(Eff)為99.441%,說明所建立的標準曲線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和擴增效率。此外,由熔解曲線(圖4)可見,各擴增樣品均為單一峰,無非特異性產(chǎn)物。以上結果說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對大于等于1 μl 10拷貝的樣品進行精確定量。
圖1 擴增曲線Fig.1 Amplification plot
圖2 常規(guī)PCR敏感性試驗Fig.2 Sensitivity of the conventional RT-PCR
DL2000:Marker;100、101、102、103、104、105、106、107為模板稀釋濃度。
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對NDV、H9N2 AIV、DHV、DPV、GPV、EDSV、CSFV 和滅菌超純水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而對TMUV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圖5),這說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
圖3 標準曲線Fig.3 Standard curve
圖4 溶解曲線Fig.4 Melt curve
圖5 特異性試驗Fig.5 Specificity test
由表1可知,各樣品的批內(nèi)變異系數(shù)為0.11%~0.30%,批間變異系數(shù)為 0.88%~1.31%,說明所建立的方法重復性良好。
表1 重復性試驗結果Table 1 Reproducibility test
由TMUV攻毒鴨泄殖腔棉拭子的檢測結果(表2)顯示,常規(guī)RT-PCR在攻毒后1 d,只從1只鴨的拭子中檢測到TMUV,21 d時已檢測不出TMUV;而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在攻毒后1 d到21 d在所有攻毒鴨的泄殖腔拭子中均檢測到了TMUV,其陽性檢出率為100%,而常規(guī)RT-PCR的陽性檢出率為71%。以上結果進一步說明本研究建立的TMUV檢測方法的敏感性遠遠高于常規(guī)RTPCR檢測方法。此外,2種方法對對照鴨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由于集約化養(yǎng)殖模式的發(fā)展,鴨的養(yǎng)殖密度越來越大,發(fā)病情況也越來越復雜,往往是幾種病原(包括新出現(xiàn)的病原)共同感染或者繼發(fā)感染發(fā)病,給疾病的診斷和處置造成了困難。2010年以來,鴨坦布蘇病毒病在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3次較大規(guī)模的流行,目前該病在中國已成為鴨的一種常見?。?-8]。鴨坦布蘇病毒病作為一種新發(fā)疫病,因臨床癥狀不特異而難以診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快速、準確的病原檢測方法來對該病進行實驗室診斷。
本研究以TMUV基因的保守區(qū)為靶點設計1對特異引物,建立了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檢測方法,并且對該方法的擴增曲線、標準曲線、溶解曲線、敏感性、特異性和重復性進行了分析和驗證。結果表明,所建立的實時定量RT-PCR方法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良好;對TMUV的最低檢測量達到1 μl 10拷貝,靈敏度是常規(guī)RT-PCR檢測方法的100倍;溶解曲線呈單一峰,并且只能檢測出TMUV,與其他病原無交叉反應,具有良好的特異性;批內(nèi)和批間變異系數(shù)較小,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利用建立的熒光定量RT-PCR方法和常規(guī)RT-PCR方法對不攻毒對照鴨和TMUV感染鴨的泄殖腔棉拭子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2種方法對于對照鴨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而對于攻毒鴨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法檢測出TMUV的陽性率為100%,比常規(guī)RT-PCR方法高出29個百分點。因此,與常規(guī)RT-PCR方法相比,我們建立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檢測速度更快、更敏感,更適合于臨床樣品的檢測。
表2 TMUV攻毒鴨泄殖腔棉拭子測定結果Table 2 Detection of TMUV in cloacal swabs from TMUV infected ducks
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SYBR Green實時定量RT-PCR方法為坦布蘇病毒病的實驗室診斷提供了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也為開展坦布蘇病毒病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提供了技術手段。
[1] PLATT G S,WAY H J,BOWEN E T,et al.Arbovirus infections in Sarawak,October 1968-February 1970 Tembusu and Sindbis virus isolations from mosquitoes [J].Ann Trop Med Parasitol,1975,69(1):65-71.
[2] 張敬峰,李 銀,趙冬敏,等.鴨源坦布蘇病毒株NJX-4的分離鑒定及部分生物學特性[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11):228-229,297.
[3] 韓凱凱,李 銀,黃欣梅,等.鵝新型坦布蘇病毒囊膜蛋白的二級結構與B細胞表位預測[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2(6):166-169.
[4] KONO Y,TSUKAMOTO K,ABD HAMID M,et al.Encephalitis and retarded growth of chicks caused by Sitiawan virus,a new isolate belonging to the genus Flavivirus[J].Am J Trop Med Hyg,2000,63:94-101.
[5] 曹貞貞,張 存,黃 瑜,等.鴨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12):3-6.
[6] LIU P P,LU H,LI S,et al.Genomic and antigen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ewly emerging Chinese duck egg-drop syndrome flavivirus:genomic comparison with Tembusu and Sitiawan viruses[J].J Gen Virol,2012,93:2158-2170.
[7] 胡旭東,路 浩,劉培培,等.我國發(fā)現(xiàn)的一種引起鴨產(chǎn)蛋下降綜合征的新型黃病毒[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1,47(7):43-47.
[8] 劉志剛,孫青松,姚 蓉,等.鴨坦布蘇病毒研究進展[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3,21(1):81-86.
[9] 黃欣梅,李 銀,趙冬敏,等.新型鵝黃病毒JS804毒株的分離與鑒定[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0,27(2):354-360.
[10] LIU M,CHEN S,CHEN Y,et al.Adapted tembusu-like virus in chickens and geese in China [J].J Clin Microbiol,2012,50(8):2807-2809.
[11] TANG Y,GAO X,DAO Y,et al.Tembusu virus in Human,China[J].Transboundai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3,60:193-196.
[12]于春梅,刁有祥,唐 熠,等.坦布蘇病毒熒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5(21):4492-4500.
[13]萬春和,朱海俠,施少華,等.鴨坦布蘇病毒SYBR Green I實時熒光定量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3,33(7):973-978.
[14]彭 珊,閆麗萍,李國新,等.鴨坦布蘇病毒TaqMan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優(yōu)化[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3,35(4):294-298.
[15]靳宇田,黃顯明,許秀梅,等.鴨坦布蘇病毒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3,21(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