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中科院心理所行為生物學研究室作為科研支持的調研報告稱,盡管90%的爸爸認為自己和孩子很親密,但31%的孩子不愿意和爸爸說出自己的秘密,甚至有41%的孩子表示爸爸從未問過他們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這項涉及全國1500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中國爸爸在親子陪伴上欠缺技巧,很多爸爸的陪伴仍停留在跟孩子一起玩手機等電子產品階段,用“電子保姆”打發(fā)孩子。
有教育專家認為,爸爸的第一個角色是家庭關系的構建者,是孩子的生活玩伴和精神導師。而從本次調研得出的結論來看,羞于表達、情緒不穩(wěn)、要求苛刻、推卸責任依然是中國式爸爸的常見問題。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男孩會從父親身上學會怎樣做男人,女孩則會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與男性相處。很多時候,高質量的陪伴比單純給孩子提供多少物質條件要更有益也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