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支持聯(lián)合鹽酸硫必利治療兒童慢性抽動障礙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抽動障礙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患兒。觀察組采用心理干預聯(lián)合鹽酸硫必利治療,對照組采用鹽酸硫必利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兒的耶爾抽動癥整體嚴重度量表(YGTSS)的總抽動積分。結(jié)果 兩組患兒YGTSS的總抽動積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兒在治療后YGTSS的總抽動積分(8.52±3.67)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YGTSS的總抽動積分(10.51±3.54),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小兒慢性抽動障礙采用鹽酸硫必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效果確切,能夠顯著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guān)鍵詞:心理干預;鹽酸硫必利;慢性抽動障礙
慢性抽動障礙常見于小兒和青少年時期,臨床主要癥狀是無目的、不自主的、反復的、快速的單個或者多個部位出現(xiàn)肌肉抽動的綜合癥狀,同時可伴有如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強迫動作等其他的癥狀[1]。目前臨床治療藥物主要以鹽酸硫必利、氟哌啶醇、硝基安定等[2]為主,但是目前實施心理干預的報道較少。本文就心理干預結(jié)合鹽酸硫必利治療小兒慢性抽動障礙進行探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抽動障礙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患兒。本次實驗中所有患兒均已被詳細告知實驗內(nèi)容,患兒監(jiān)護人同意參與本次實驗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觀察組男性患兒18例,女性患兒12例;年齡5~16歲,平均年齡(11.6±3.2)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年。對照組男性患兒19例,女性患兒11例;年齡4~16歲,平均年齡(10.6±2.1)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年。所有入選患兒均符合DSM-IV診斷標準[3],排除舞蹈癥、癲癇肌陣攣、藥源性錐體外系、肝豆狀核變性等疾病以及暫時性抽動障礙及抽動-穢語綜合征的患兒。所有患兒均經(jīng)腦CT、血常規(guī)、血沉、肝臟功能、B超等常規(guī)檢查,腦電圖檢查中正常58例,有θ波或δ波改變2例。比較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鹽酸硫必利治療,給予患兒口服鹽酸硫必利(國藥準字H11022155,北京斯利安藥業(yè)有限公司)50~100mg/次,2~3次/d。觀察組采用心理干預聯(lián)合鹽酸硫必利治療,給予患兒相同劑量的鹽酸硫必利治療,同時對患兒實施心理干預,慢性抽動障礙的患兒及其家長都會有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多于患兒及其家長溝通,耐心、細致的介紹疾病的治療及相關(guān)的醫(yī)學知識,使家長和患兒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在與患兒的溝通中要注意聆聽,了解患兒的內(nèi)心的想法,并且用積極熱情的態(tài)度多鼓勵患兒,為患兒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心理,增加患兒的依從性。同時要與患兒家長配合,定期為家長舉辦慢性抽動障礙的醫(yī)學知識講座,共同為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樂觀的氛圍和干凈、清潔的醫(yī)療環(huán)境。兩組患兒的療程均為5個月。
1.3療效評定 采用耶爾抽動癥整體嚴重度量表(YGTSS)的總抽動積分(TTS)作為評估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客觀指標。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是通過一系列量綱(如數(shù)字、頻度、強度、復雜性和干擾)評估抽動癥狀總的嚴重程度[4]。作為溫泉的形式,一共有五項內(nèi)容,主要包括抽動的數(shù)量、抽動的頻度、抽動的強度、抽動的復雜性以及對生活和行為的干擾情況,每項評分為0~5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病情越嚴重。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分別用t和χ2進行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由表1可見,兩組患兒在治療前的YGTSS總抽動積分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在治療后的YGTSS總抽動積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YGTSS總抽動積分(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抽動障礙(TD)的發(fā)病原因復雜,目前的醫(yī)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抽動障礙的發(fā)病與多種自身因素有關(guān),也有可能是外界的環(huán)境、遺傳素質(zhì)、心理受到超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應激反應等外界因素影響。Ann、Brown[5]等學者研究表明,CTD臨床表現(xiàn)出一種或者多種運行性或發(fā)生性抽動,兩者未必會同時出現(xiàn),但是在發(fā)病期間可相繼出現(xiàn),期間采取治療會有好轉(zhuǎn),但是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fā)育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目前我國對于CTD的治療主要是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藥物治療,一種是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常用的是多巴胺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如鹽酸硫必利、氟哌啶醇、硝基安定等。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采用心理干預聯(lián)合鹽酸硫必利治療,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治療后YGTSS的總抽動積分(8.52±3.67)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YGTSS的總抽動積分(10.51±3.54),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娫谒幬镏委煹幕A(chǔ)上實施心理干預能夠顯著的提高治療效果。聯(lián)合治療不僅使患兒家長對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更加了解,而且在家長、學校、家庭的共同心理干預的情況,能夠減少藥物的用量,從而減少藥物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更加有利于患兒的康復[6]。本次研究中對患兒實施心理干預總結(jié)以下幾點注意事項:①要對患兒及其家長共同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尤其是家長,要讓家長認識和理解疾病的性質(zhì)和特征,取得家長和配合[7];②患兒不要因為疾病而過度的自卑和自責,要正確的面對疾??;家長不要過于緊張和不安,通過了解疾病的相關(guān)醫(yī)學知識,多鼓勵患兒,盡量不要訓斥和批評患兒;③家長要配合患兒制定合理的日常生活規(guī)律,避免過度的疲勞和緊張[8]。
綜上所述,在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實施心理干預是治療CTD的有效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資料:
[1]馬學梅,趙亞茹.慢性抽動障礙兒童視聽整合持續(xù)操作測驗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14(3):268-269.
[2]李雁翎.抽動障礙癥兒童及其家長的焦慮及抑郁心理狀況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32(13):351-352.
[3]毓明濤,鄭百紅,徐亞萍,等.兒童抽動障礙144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0(23):3087-3088.
[4]王媛,陳國洪.鹽酸硫必利聯(lián)合氟哌啶醇治療兒童抽動障礙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17):83-84.
[5]Ann RG,Brown AK,Miller MC,et al.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iapride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psychololgical intervention in z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chronic tic disorder[J].Am J bloodstream infection Condtorl,2012,35(11):177-178.
[6]張敏.25例抽動障礙患兒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1(21):2765-2766.
[7]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treatment of the school aged child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Pediatrics,2001,18(4):1033-1044.
[8]Brown RT,Amler RW,F(xiàn)reeman WS,et al.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overview of the evidence[J].Pediatrics,2005,115(6):749-757.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