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血脂康對改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將66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隨機分為血脂康治療組和對照組,監(jiān)測治療前、治療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標的變化。結果 血脂康治療組hsCRP、IL-6的水平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及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同時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也呈下降趨勢。結論 血脂康可以改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血脂康,終末期腎臟病,微炎癥狀態(tài)
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普遍存在著微炎癥狀態(tài),微炎癥狀態(tài)是指患者沒有全身或局部急性的臨床感染征象,但存在低水平持續(xù)的炎癥狀態(tài),表現(xiàn)為炎癥因子的輕度升高,慢性炎癥反應可導致腎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防治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對改善其預后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康能夠降低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血清炎性標記物及細胞因子,改善其微炎癥狀態(tài),具有良好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山東省萊州市人民醫(yī)院腎內科就診患者,共66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7.4歲。原發(fā)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26例、糖尿病腎病20例、高血壓腎病11例、梗阻性腎病6例,多囊腎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終末期腎臟病診斷標準;排除合并腫瘤、創(chuàng)傷、感染、支氣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以及近3個月有腦卒中病史和嚴重肝功能不全者,服用非甾體類消炎物、糖皮質激素和入院前4 w服用調脂藥物者也排除在外。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3例,兩組在年齡、性別、腎臟基礎疾病類型、合并癥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糾酸、補鈣、降壓、糾正貧血、血液透析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加服血脂康2粒,2次/d,療程為12 w。生化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hsCRP采用酶標雙抗體夾,ELISA法檢測,IL-6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操作按試劑盒說明進行,試劑盒由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
1.3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軟件對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全部用(x±s)表示。 兩組間比較及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血脂康治療組hsCRP、IL-6的水平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及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同時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也呈下降趨勢。
3討論
終末期腎臟病本身可以導致炎癥應答,誘發(fā)炎癥狀態(tài),自始至終都伴隨著炎性因子的異常表達;而慢性炎癥可促進腎小球硬化、腎小管管壁增厚,進而引起腎組織的損傷;這種慢性炎癥狀態(tài)還是營養(yǎng)不良-炎癥-動脈粥樣硬化綜合征(MIA)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Schoming等認為尿毒癥患者存在著\"微炎癥狀態(tài)\",而且與尿毒癥患者的預后相關[3]。
但目前對微炎癥狀態(tài)的治療尚不成熟,主要報道的治療藥物有他汀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維生素E等[4]。近年來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除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還具有抗炎、穩(wěn)定斑塊、保護內皮功能;他汀類藥物可能通過影響細胞內的信號通路,包括炎癥和纖維化作用在腎損傷的發(fā)生中起保護作用[5]。血脂康是天然調脂藥,由特制紅曲發(fā)酵精制而成,含有13種天然莫納可林,是他汀同系物,血脂康膠囊以洛伐他汀為質控標準,每粒膠囊洛伐他汀含量為2.5 mg。研究顯示,血脂康通過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而具有良好的調脂作用,同時所含的異黃酮和氨基酸成分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舒張血管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作用;并且通過抑制LDL-C氧化修飾、促進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和減少細胞內氧自由基的產生而發(fā)揮抗氧化作用[6];劉尊齊等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康可降低患者CRP含量,抑制炎癥反應,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7]。本研究也提示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給予血脂康治療后,hsCRP、IL-6明顯下降,改善了患者的炎癥狀態(tài),減少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危險。
總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并可影響其營養(yǎng)狀態(tài)、貧血的糾正,需積極治療。而血脂康作為天然調脂藥,能夠改善終末期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糾正貧血,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葉云潔,倪兆慧,錢家麒,等.終末期腎臟病微炎癥狀態(tài)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4,20:173-176.
[2]姚強,錢家麒.維持性透析患者體內的炎癥狀態(tài)[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5,14(2):177-178.
[3]Schomig M,Eisenhandt A, Ritz E.The microinflammatory state of uremia[J].Blood Purif,2000,18(4):327-332.
[4]Schindler R. Causes and therapy of microinflammation in renal failure[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4,19(supp15): 34-40.
[5]宋國偉,李才,于曉艷,等.氟伐他汀對5/6腎切除大鼠腎臟皮質細胞外基質積聚的影響[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4,6(20):203-205.
[6]胡大一,劉梅林,等.血脂康膠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14(25):9-10.
[7]劉尊齊,崔連群,王勇,等.血脂康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C-反應蛋白和血脂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3(27):220-222.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