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對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進行護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進行護理,實驗組39例選擇綜合護理,對照組36例選擇常規(guī)護理。結果 實驗組護患滿意率為94.4%,對照組護患滿意率為77.8%,差異較大(P<0.05)。結論 對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患者進行綜合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護理效果更好,護患滿意率也得到較好的提高。
關鍵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護理效果
缺血缺氧性腦病為新生兒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一種疾病,產(chǎn)生該疾病的原因有宮內(nèi)窘迫,圍產(chǎn)期的羊水污染等。由于患者出現(xiàn)缺氧的現(xiàn)象,會使局部腦組織中的血流量出現(xiàn)突然減少的情況,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出現(xiàn)缺血缺氧性的損傷。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后遺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情況。選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進行護理,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家長的滿意程度,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進行護理,實驗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齡1~11d,平均5.62d;體重1.98~4.27kg,平均3.34kg;對照組36例(男19例性,女17例),年齡1~12d,平均5.41d;體重1.89~4.43kg,平均3.29kg。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體溫護理 需要對患者進行體溫護理,使其保持在正常值內(nèi)。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進行護理措施的選擇,對于需要降溫的患者,使用循環(huán)水冷卻的方法,使頭顱部位的溫度在35℃左右,在進行亞低溫的治療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復溫,操作時間大于5h,使患者保持0.5℃~1℃/h的上升速度。針對患者不同的體重以及年齡進行暖箱溫度的設置,早產(chǎn)兒的暖箱溫度在34℃,足月兒的暖箱溫度在32℃。4h對患者進行1次體溫的測量,使患者的體溫始終保持在36℃左右。
1.2.2喂養(yǎng)護理 有些患者的吞咽和吮吸情況較差,護理人員要選擇胃管鼻飼或者滴喂的方法。最初進行喂養(yǎng)時保證量少,隨著患者吸收能力的增強進行喂養(yǎng)量的增加[2]。喂食的過程中要求患者選擇側臥位的姿勢,將頭部輕抬,避免嘔吐、嗆咳的情況。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要根據(jù)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禁食,選擇營養(yǎng)液的輸注。當患者的吸吮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后,要先進行葡萄糖溶液的喂養(yǎng),患者如果沒有出現(xiàn)嘔吐,則進行母乳的喂養(yǎng),喂完奶再使用為開水對口腔進行沖洗,使口腔保持清潔,若患者出現(xiàn)口腔炎癥的情況,要每天使用碳酸氫鈉的溶液清洗,清洗2次/d。
1.2.3給氧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氧氣給予錢,要對呼吸道使用低負壓對分泌物進行吸除。要根據(jù)患者呼吸的具體情況進行氧氣濃度和速度的調(diào)整。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穩(wěn)定治療后進入高壓氧艙進行治療,在入艙前的30min不能對患者進行喂奶,避免因為溢奶導致的吸入性肺炎[3]。為患者選擇棉質(zhì)的尿布、包被和衣服,避免出現(xiàn)靜電火花的情況。當患者出艙后會有出汗情況,要將汗及時擦干,進行衣物的添加,避免受涼。出艙后進行30min的觀察,若無異常反應,可以對患者進行喂奶。
1.2.4病情護理 當患者出現(xiàn)顱內(nèi)高壓的情況,要選擇甘露醇和速尿的治療,對患者的頭部進行30°的抬高,使頸靜脈得到順利的回流[4]。在用藥后要對患者的反應進行觀察,避免藥物滲透對患者造成皮下組織的壞死和水腫。并調(diào)整用藥速度,防止患者因為過快的脫水導致急性的腎衰竭和顱內(nèi)出血的加重情況。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相應操作時要集中,保持輕柔的操作動作,使患者的病室保持安靜,防止聲光刺激對患者造成不良的影響。若在操作中患者突然出現(xiàn)驚厥的情況,要選擇苯巴比妥鈉等藥物的治療。
1.2.5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在患者的床頭進行顏色鮮艷玩具的懸掛,并經(jīng)常對玩具進行來回的移動,使患者視覺得到的刺激。而且每天對患者進行同一首歌歌曲的播放,使患者得到較好的聽覺刺激[5]。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身體的撫觸護理。
1.2.6靜脈通道護理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保證快速準確,選擇小兒的靜脈留置針給予輸液,避免因為反復穿刺導致的痛苦。靜脈的留置針一般能夠進行3~7d的保留,每天可以使用安爾碘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進行消毒,同時對患者藥物注射后的相關反應進行觀察,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病情的加重。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本文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χ2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有39例患者,家長對相應的護理過程有不同的滿意度,22例為護理滿意,16例為比較滿意,1為不滿意,護患滿意率為94.4%;對照組患者有36例,13例為護理滿意,15例為比較滿意,8為不滿意,護患滿意率為77.8%.兩組患者在治療在護患滿意率上有較大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新生兒的缺氧缺血性腦病使一種常見而且病情較重的疾病,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為圍產(chǎn)期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的情況。在搶救過程中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配合是極為重要,而且兒科的護理本身就較為繁瑣,因此一定要對新生兒進行高質(zhì)量、綜合的護理,盡快使患者脫離危險。首先對患者進行體溫護理,在喂養(yǎng)護理中,要對患者的體位、喂養(yǎng)量都進行良好的把握,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同時進行相應的給養(yǎng)護理和病情護理。待患者的身體得到較好回復后,還要進行康復護理,使患者各器官的功能都得到較好的恢復。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護理滿意度為94.4%,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的到77.8%的護理滿意度,由此說明對于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應該采用綜合護理的方法,保證患者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通過對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患者進行綜合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護理效果更好,護患滿意率也得到較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向恒,解福平,畢仲江,等.54例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治療與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8(14):112-113.
[2]鄭立紅,袁麗,劉文彬,等.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2,22(14):123-124.
[3]傅月霞,黃電芳.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探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16(13):118-119.
[4]孟平英.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綜合干預及康復治療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8(21):141-142.
[5]唐秀純,肖玉媚,劉湘玉,等.風險管理在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9(21):168-169.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