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詳細的介紹了幽門螺桿菌容易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檢測方法、以及如何預防幽門螺桿的感染。另外介紹了常用的治療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關鍵詞:幽門螺桿;感染;治療方法
1幽門螺桿菌引起的疾病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引起哪些疾???深圳腸胃專家介紹說,慢性胃炎和腸胃潰瘍病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馬歇爾發(fā)現(xiàn)人體胃黏膜中有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簡稱Hp)的細菌與慢性胃病發(fā)病有一定關系[1]。①胃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口服Hp混懸液可造成胃炎癥狀和病理改變。②患慢性胃炎時Hp檢出率非常高,而胃黏膜正常者則不能檢出此菌。③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Hp抗體明顯增高,胃液中可檢出抗Hp免疫球蛋白,這表明Hp是有致病性的抗原(病原體)。④針對Hp進行治療,會使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明顯改善。⑤60%~80%的胃潰瘍和70%~100%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胃竇部可檢出Hp,血清學檢查證實,這些人血清Hp抗體滴度較高[2]。⑥用傳統(tǒng)抗?jié)兯幬镏委煙o效的難治性潰瘍,改用抗Hp藥物治療后,大多數(shù)潰瘍能愈合。
2檢測方法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檢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2.1細菌的直接檢查法 是指通過胃鏡檢查直接選取胃粘膜作涂片、染色,組織切片染色及細菌培養(yǎng)來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胃粘膜細菌培養(yǎng),它可作為驗證其他診斷性試驗的\"金標準\"。
2.2尿毒酶檢查 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是人胃內唯一能產尿毒酶的細菌,因此尿毒酶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是方法之一。尿毒酶分解成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氨濃度升高?;诖嗽硪寻l(fā)展了多種檢測方法:①胃活檢組織尿毒酶試驗;②呼吸試驗;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測定;④15N-尿素試驗。
2.3免疫學檢測 目前已有多種免疫學檢測方法,通過測定血清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體來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包括補體結合試驗、凝集試驗、被動血凝測定、免疫印跡技術和酶聯(lián)合吸附測定(ELISA)等。
2.4抗體檢測 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測是利用膠體金技術定性檢測人血清中抗胃幽門螺旋桿菌抗體的存在[3]。在檢測條中硝酸纖維薄膜的測試區(qū)包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抗原,質控區(qū)標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質控區(qū)總會有一條色帶形成,該色帶出現(xiàn)表明加樣量充足及試劑盒工作系統(tǒng)正常。
2.5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正常胃粘膜很少檢出幽門螺旋桿菌(0~6%),慢性胃炎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很高,約50%~80%,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檢出率則更高,達90%以上[4]。
3感染途徑
目前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的研究能歸入這一學說的資料最多。主要包括:①使幽門螺桿菌穿透粘液層在胃上皮細胞表面定居的因素;②對胃上皮細胞等起破壞作用的毒素因子;③各種炎癥細胞及炎癥介質;④免疫反應物質等。
4如何預防
4.1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使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yī)學家早就呼吁: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4.2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fā)現(xiàn)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fā)現(xiàn)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d[5]。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4.3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患者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國都有不少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都與大人口對口喂食有關系。因此如果有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父母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以免影響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喂食的緣故。
4.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4.5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經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嚴格的消毒。
4.6牙具等清潔用品不要放在衛(wèi)生間內,一定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而衛(wèi)生也需要經常的通風以及接受陽光的照射,衛(wèi)生間在陰面的可采用紫外線燈照射,5~10min即可。
4.7定期到醫(yī)院接受幽門螺桿菌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
5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感染現(xiàn)在主要靠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盡管幽門螺桿菌在體外對許多抗菌藥物都很敏感,但是在體內用藥并不那樣如意。
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有:①采用兩種或者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②藥物無明顯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好;③患者承受起治療上費用。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有胃復春片、 羥氨芐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有機膠態(tài)鉍劑(de-nol等)、胃得樂(胃速樂)、樂得胃、西皮氏粉和胃舒平等。臨床上適當結合應用h2受體拮抗劑配合抗菌素,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加上一種抗菌素聯(lián)合應用。一般連續(xù)用藥2w為一療程。將來替換性的治療或預防策略,如疫苗預防或免疫治療的研究是值得重視的[6]。
參考文獻:
[1]Malfertheiner P, Peitz U, Treiber G. What constitutes failur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J]. Can J Gastroenterol,2003,17(Suppl B):53B-57B.
[2]Gisbert JP, Pajares JM. Esomeprazole-based therap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a meta-analysis [J]. Dig Liver Dis,2004,36(1):253-259.
[3]Beck J. Efficacy of esomeprazole in patients with acid-peptic disorders [J]. Gastroenterol Nurs,2004,27(1):44-49.
[4]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et al. European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Group(EHpSG).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2-2000 Consensus Report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2):167-180.
[5]Ford AC, Delaney BC, Forman D, et al. Eradication therap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peptic ulcer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analysis [J]. Am J Gastroenterol,2004,99(3):1833-1855.
[6]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et al. European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Group(EHpSG).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2-2000 Consensus Report [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2,16(2):167-180.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