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大老粗
1978年,趙本山進入鐵嶺市西豐縣曲藝團后,開始爆發(fā)出非一般的幽默天賦和演藝才華。從小團體演出到登上遼寧春晚,再到登上央視春晚,趙本山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毫無爭議地火了。
大紅大紫后的趙本山,對自己有了一種補償式心理。他先后在多地購置別墅,出入有名車代步,保鏢、助理前呼后擁,風(fēng)范十足。對吃,更是講究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家里不但聘請了專門的采購師、營養(yǎng)師和星級大廚,還設(shè)置了中式、西式專用廚房。那陣子他還沒買飛機,但只要聽到哪里有特色餐廳,趙本山就會千方百計打“飛的”前去品嘗,再連夜飛回來。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當(dāng)我在事業(yè)上遇到難處時,一想到那些挨餓的日子就心里發(fā)慌,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帶著大家吃飽吃好呀!”此話看似消極,卻也一語道破天機——民以食為天,當(dāng)一個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后,才有資格去談別的,做別的。
見趙本山如此熱衷于美食,朋友們熱心地推薦他去吃遼寧本地最負(fù)盛名的布朗尼亞西餐。趙本山頗不以為然:“那有啥好吃的,又是刀子又是叉子,俺是農(nóng)村出來的大老粗,吃不慣那洋玩意兒?!?/p>
但越是抗拒,越讓趙本山趕上了。2007年春節(jié)過后,趙本山應(yīng)邀出席遼寧春晚節(jié)目組舉辦的答謝宴。等他和徒弟們興沖沖地趕到酒店時,才發(fā)現(xiàn)大廳中那盞熠熠閃光的水晶燈下是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桌子。鋪著雪白的桌布和精致的歐式燭臺,看起來很有品位。桌上還擺滿了精美的酒杯和餐具,一旁的服務(wù)員彬彬有禮地微笑著,原來要吃的是西餐。
見慣了大場面的趙本山不由得心里喑暗叫苦,但他偏又被主辦方安排在上位。趙本山只好硬著頭皮笨拙地拿起刀叉,費了好大勁才切下一塊牛排,還沒等他嘗出滋味來呢,對面的小沈陽擠眉弄眼地悄聲暗示道:“師傅,右手拿刀,左手握叉,你拿反了。”
趙本山大窘,心想,我吃肉不對,那吃面包、喝湯總可以了吧!他豪爽地抓起一塊面包,邊吃邊對身邊的老婆馬麗娟嘀咕:“這么秀氣的面包至少要五六塊才飽,還不如咱東北的大饅頭呢!”還沒等馬麗娟提醒,趙本山便發(fā)現(xiàn),在座的一位女導(dǎo)演用手撕下一小片面包,再細(xì)心地涂上牛油,碎屑還用碟子盛接著,姿勢十分優(yōu)雅。
那餐飯吃得食不知味,趙本山記得最后結(jié)束時,自己是拿起腿上的餐巾來擦嘴和手的。主辦方導(dǎo)演還走過來握著他的手,連連聲稱:“趙老師真是性情中人??!”趙本山咧嘴訕訕地笑:“我是狗肉上不了宴席!”他一回家就跟妻子馬麗娟抱怨:“今晚簡直是活受罪,快讓人給我煮一鍋東北亂燉?!?/p>
馬麗娟哭笑不得:“吃西餐講的就是一種情調(diào)、一種文化和禮儀。你是名人,今后會出席很多這樣的場合,所以該學(xué)的要學(xué),該適應(yīng)的要適應(yīng)。你不是還要帶著大伙兒去國外演出嗎,總不能跑到國外因為吃飯出洋相吧!”
趙本山愛面子,最怕別人笑他是暴發(fā)戶,沒文化。他琢磨著,就算給徒弟們和自己的孩子起個帶頭作用,也要學(xué)會西餐禮儀。起初,他是把這事兒當(dāng)作任務(wù)要完成,在收下來自新加坡的洋徒弟美心后,一趟獅城之旅拉近了他與西餐的距離。
原來西餐也是極好的
2008年7月,趙本山帶著眾徒弟和家人乘坐“本山”號,降落在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受到女徒弟美心和眾多粉絲的熱情歡迎。當(dāng)?shù)厝A僑奔走相告,他們所到之處,演出場場爆滿。演出結(jié)束后,新加坡主辦方特意安排了一次西式晚宴。
眾目睽暌之下,這回趙本山的表現(xiàn)讓人刮目相看。只見他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熟練地把面前的牛排切成小塊,再蘸上調(diào)味料送入口中。片刻之后,對著新加坡負(fù)責(zé)人微微點頭:“請轉(zhuǎn)告大廚,今天的牛排剛好煎到七分熟,味道好極了!”
接下來端上來一盤鮮美的三文魚。趙本山吃完魚的上層后沒有翻身,而是用刀叉輕輕剔除魚骨后再吃下層。無論是吃沙拉、水果還是喝湯,趙本山都做得有模有樣,并且看起來心滿意足,非常享受,一餐飯吃得賓主盡歡。
在回去的專機上,面對徒弟們的疑惑,趙本山有些得意地嘿嘿一笑:“為了不在國外出丑,為師早在家里練過好多次了。以前吃慣了東北菜,現(xiàn)在覺得牛排、豬排和羊排也是人間美味啊!”
排除對西餐的偏見后,趙本山徹底地接受并喜歡上了這種異國美食。以前家里的西式廚房基本是擺設(shè),從新加坡回來后,那個廚房總算有了用武之地。趙本山隔三差五地邀請徒弟和朋友們來家里享用“本山私人西餐”。在金碧輝煌的超大餐廳里品著美酒佳肴,大家談笑風(fēng)生。趙本山說:“眼前的生活美得跟假的似的。原來,有些偏見是可以改變的,多接觸和學(xué)習(xí)一些新生事物是有好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