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封筆后,仍有好學之心,為此,他向北大遞交了讀博申請。然而,金庸這樣的人物名氣太盛,地位顯赫,誰都不想收他做徒弟。無奈,金庸為讀博之事碰了一鼻子灰。
但是金庸并不氣餒,反而堅定了拜師北大袁行霈老先生的信念。
機會終于來了。有一次,金庸受北大中文系的李鐸教授邀請來北大演講。結果在辦公室,金庸見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袁行霈老先生。令眾人吃驚的是,金庸竟然要像他在小說里描寫的那樣,屈膝給袁行霈行三叩九拜的拜師大禮。這可把比金庸小十多歲的袁行霈給嚇住了,袁老推辭道:“我怎么受得起您的如此大禮,論年齡,論名氣,您都在我之上啊!我怎么敢收您為徒!”
金庸搖了搖頭說:“我少年時代因為國內戰(zhàn)亂,學業(yè)屢屢中斷,始終沒拿到正經的文憑。晚年一路求學,為的卻不再是一紙文憑,而是想充實自己的靈魂。知識不分年齡,也不論名氣,您的身上有我許多稀缺的東西,所以,我甘愿拜您為師?!?/p>
袁行霈被金庸的這種誠懇的態(tài)度打動了,說:“老先生,拜我為師可以,但不要磕頭了。像您這么名滿天下富甲一方后,仍然有志向學,實屬難得。我愿意破格收下你這個特殊的徒弟?!?/p>
就這樣,金庸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打動了袁行霈老先生,成了他的門徒。以后袁行霈和金庸在課堂上雖以師徒相稱,私下卻成了很好的朋友。而金庸的拜師經歷也被后人傳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