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是英語“fans”的諧音。其實就是以前說的追星族,只是現在追星族這個詞匯已經被時尚所拋棄,而粉絲成為時尚新的代名詞。
林語堂聲名遠揚,粉絲自然不在少數。當年他在圣約翰大學同一場表彰會四次上臺領獎,吸引了許多艷羨的目光。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廖翠鳳,也聽說了出盡風頭的林語堂,對他有著十足的好奇心。
至于林語堂成名成家之后,他的粉絲更是眾多。他的著作《生活的藝術》出版后,連續(xù)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而且接連再版四十余次,并為十余種文字所翻譯,這自然也是眾多粉絲熱捧的結果。有美國的書評家看到林語堂《生活的藝術》,寫下文章說想跑到大街上,向每個中國人鞠躬;也有美國士兵在二戰(zhàn)被俘虜時憑借行囊中的一本《生活的藝術》消除了絕望,頑強地活下去。還有人說當時的美國人心目中有兩個圣人:一個是古代的孔子,一個是當時的林語堂,而且孔子還是因為林語堂的介紹才廣為人知。可見林語堂當時的粉絲是如何眾多和如何狂熱,他們已經把林語堂奉上他們心目中的高度。
賽珍珠是林語堂的超級粉絲。賽珍珠出生三個月就隨父母來到中國,并且在中國生活了40多年,1938年,賽珍珠憑借作品《大地》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三十年代初,賽珍珠想找個中國作家寫一本介紹中國文化的書,因緣巧合,賽珍珠看到報紙上有關林語堂的文章,對林語堂已經有所了解。當他們見面的時候,林語堂也正有此想法,這就催生了《吾國與吾民》這本書。后來,賽珍珠又勸說林語堂到美國游歷寫作。林語堂的許多著作都是經由賽珍珠夫婦的公司出版。當賽珍珠看到林語堂的著作《生活的藝術》、《京華煙云》等的時候,不吝美譽之辭“您的創(chuàng)作是如此偉大”、“迄今為止最真實、最深刻、最完備、最重要的一部有關中國的著作”。
因為盛名,林語堂的粉絲眾多。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就曾經撰寫文章說“不但是各界要求的干擾,崇拜他的讀者來信,每天也會收到一大堆。他沒有辦法,只好叫我替他先看,見到特別有意思的才交給他看?!?/p>
在眾多的粉絲中,難免會遇到熱情如火,甚至有過分舉動的,正如現在某些粉絲看到自己心儀的對象要來個擁抱或者獻吻之類的。林語堂也曾遇到這樣的尷尬。有位他們一家在上海就認識的交際花,居然利用林語堂的妻子廖翠鳳出門買菜的空檔,跑到林語堂家里。當時林語堂正在寫作,不大理會他,這名交際花居然一屁股坐到林語堂的寫字臺上賣弄風情,弄得林語堂很是措手不及,直到廖翠鳳回來,她才悻悻然地離去。還有一次,在林語堂一家人劃船時,一個30多歲的中年女粉絲,竟然當眾脫得一絲不掛跳下水,跟著他們的船游了好長一段距離,嚇得林家人目瞪口呆。
如今林語堂已經去世30多年,但仍然有許多粉絲存在。林語堂著作的眾多讀者,都是林語堂的粉絲,并且這粉絲的隊伍在日益壯大。林語堂幾處故居游客眾多,也可以說是林語堂的粉絲前來探秘他們心儀對象的舉措。前幾年,曾有遠在美國的林語堂粉絲,帶著兒子、女兒從紐約飛到廈門,驅車直接到達平和的林語堂故居,停留兩個小時后又飛回去。她說他們全家都是“林語堂迷”,此次專程從美國前來看看誕生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山水風情。
看著眾多粉絲的熱情,林語堂應該是一臉平和,漾起滿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