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君媚
浙江慶元縣農業(yè)局 浙江慶元 323800
1.1 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土壤酸堿度狀況 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間,慶元縣236個農化土樣和3480個速測土樣結果統(tǒng)計,pH小于5.5的占39.9%,pH在5.5~6.5之間的占51.5%,pH大于6.5的占8.6%(表1)。
1.2 慶元縣耕地土壤酸堿度現狀 經對慶元縣2009-2013年土壤測試數據的不完全統(tǒng)計,慶元縣耕地pH平均為5.05,最大值7.7,最小值3.0,標準差0.62,變異系數0.12。pH小于5.5的占82.7%,pH在5.5~6.5之間的占14.5%,大于6.5的占2.8%(表2)。
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對比,pH小于5.5的比例由39.9%上升到82.7%,大于6.5的比例由8.6%下降到2.8%,pH在5.5~6.5之間的由51.5%下降到14.5%,耕地土壤酸化嚴重。
土壤酸化使土壤中微生物總量明顯減少,特別是芽孢桿菌、固氮菌等參與土壤氮素轉化和循環(huán)的微生物減少,導致固氮作用和硝化作用強度下降,土壤中氮素的平衡與轉化就會遭到一定的破壞,從而降低土壤肥力。土壤酸化還會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發(fā)生變化,加速土壤礦物的釋放、風化,使鉀、鈉、鈣、鎂等植物營養(yǎng)元素淋失,降低土壤的鹽基飽和度和陽離子交換量。
土壤酸化導致作物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變差,使作物生長發(fā)育不良,產量和質量下降。土壤酸化滋生真菌,使根際病害增加,且控制困難。在酸性條件下,鋁、錳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高,對蔬菜產生毒害作用。 據調查,2012-2013年,慶元縣淤上鄉(xiāng)豐樂現代農業(yè)園區(qū)蔬菜基地種植的芹菜植株矮小,出現滯長現象。同在該園區(qū)內的水果基地種植的草莓也出現葉片黃萎現象。經取樣檢測,芹菜地的pH為4.62,草莓地的pH為4.35。芹菜的葉枯病、白菜的根腫病、草莓的灰霉病等生理病害都與耕地土壤酸化密切相關。
造成土壤酸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施肥不科學,長期超量施用化學肥料。據調查,慶元縣目前農業(yè)生產用肥都是以化學肥料為主,很少施用有機肥,而且由于氮肥見效快,所以都是偏施氮肥,少施磷鉀肥。
受淋溶作用影響,鈣、鎂、鉀、鈉等堿性鹽基離子大量流失,造成土壤酸化。
自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草木灰、有機肥的施用量日益減少,冬種綠肥種植面積逐年下降,使土壤中有機質減少,土壤緩沖能力弱化,使土壤酸化加劇。自分田到戶以來也基本無農戶施用石灰,不能有效平衡土壤的酸堿度[4-5]。
根據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多少,因地制宜進行合理施肥,做到缺什么就施什么,差多少就補多少。這樣不僅能顯著降低化肥施用量,減輕因大量施用化肥對土壤造成的污染和酸化程度,還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
表1 第二次土壤普查時期慶元縣不同土壤pH情況統(tǒng)計表
表2 慶元縣不同土壤pH情況統(tǒng)計表
現在農戶們用的化學肥料如尿素、氯化鉀、過磷酸鈣等都是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建議選用碳酸氫銨和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硫酸鉀和氯化鉀,是質地疏松的速效性鉀肥,一般含有5%~15%的有效鉀,其水溶液呈堿性。因此,施用草木灰不但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還可以增加土壤中鉀含量。
有機肥不僅能增加土壤的緩沖性能,對土壤酸堿度的降低或升高起到緩沖調控作用,還能直接供給作物各種養(yǎng)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長期施用有機肥可有效緩解土壤酸堿度下降,平衡酸堿,培肥地力。
利用綠肥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yǎng)分,提高和保持土壤有效養(yǎng)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緩沖能力。土壤酸化十分嚴重的地塊,可采取施用石灰調節(jié)土壤的堿度。通過對慶元縣土壤檢測分析情況進行測算,大部分耕地可施用石灰100~150kg/畝。
通過深耕翻土,改善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的緩沖性能,減緩土壤的酸化。合理輪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種養(yǎng)分,也可以避免因連作而造成某種元素的缺失,達到營養(yǎng)均衡。
[1]李瀟瀟,夏強,任立,劉智峰. 我國土壤的酸化及改良[J]. 現代園藝,2011,09:156.
[2]周富忠. 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的成因與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11,12:42-44.
[3]王曉宇,楊美芹. 土壤酸化及改良的思考和建議[J]. 中國果菜,2012,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