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清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弱勢群體的信息獲取與信息服務對策研究
孫子清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不斷的推進,社會群體的信息接收產(chǎn)生了嚴重不對稱的情況,因而造成了信息弱勢群體的出現(xiàn),該群體在信息獲取與利用有價值信息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對弱勢群體進行信息獲取的幫助與提供獲取信息必備的公共服務是必要的。本文針對弱勢群體的信息獲取與信息服務的對策進行討論,著重研究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的對策。
弱勢群體 信息獲取 信息服務 對策研究
我國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的提出弱勢群體的概念,報告中將弱勢群體定義為個人及其家庭整體收入水平不能達到地區(qū)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生活苦難群體,并且該群體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脫離弱勢群體的狀態(tài),該類群體是需要幫助,關懷以及支持的群體。一般來說,經(jīng)濟上的貧困是弱勢群體形成的主要原因。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不斷的推進,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期,弱勢群體在計算機、智能手機等先進的通訊設備的使用程度方面還非常低下,這就產(chǎn)生了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弱勢群體與社會普通群體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何縮短弱勢群體在信息獲取方面與普通群體的差距,采取何種信息服務對策能夠使弱勢群體豐富他們的物質(zhì)欲精神生活是本文研究的問題。
在信息主體因素中,生理因素是占了很多的成分,生理因素主要指年齡、身體素質(zhì)以及健康程度,我國的信息獲取弱勢群體中,大部分是由殘疾人、高年齡者、病患等。另外,低收入水平也是造成信息獲取困難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的獲取一般需要經(jīng)濟的投入,而低收入水平者又沒有豐厚的經(jīng)濟來源,因此,該部分人群在購買基礎的信息獲取設備與信息基礎建設方面的資金無從而來,因此造成了信息的弱勢行為群體。
由于我國的我國信息化進程不斷的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發(fā)展,我國已經(jīng)進入到了信息化的社會。但是,我國的信息化發(fā)展在各個地域并不平衡,因此,在不同的地域中,產(chǎn)生了在信息的接受、發(fā)布以及掌握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弱勢群體。社會因素比較復雜,涵蓋了經(jīng)濟發(fā)展失衡,教育體系發(fā)展不平衡等宏觀因素,也涵蓋了信息技術壁壘、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差以及信息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微觀方面的因素。
在我國的改革開發(fā)以來,我國在信息化的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以及財力。政府在這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信息化的發(fā)展規(guī)劃到信息設施的基礎建設,從信息的技術開發(fā)到企業(yè)扶持等方面都發(fā)揮了起到了主持與引領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政府也是造成弱勢群體信息不對稱的主要因素。在政府的信息政策方面,政府在信息政策的制定方面起到主導性作用,針對我國信息化建設與信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我國的政府制定了多項相關政策與方針,然而,政策的傾斜于不均衡導致了信息弱勢群體的出現(xiàn),我國現(xiàn)有的信息使用費用較高,這就將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與低收入的群體成為了信息弱勢群體。政府在信息化人才培養(yǎng)方面主要注重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的專業(yè)化教育層面。從信息化的人才指數(shù)來看,我國的信息化人才供應與信息化的發(fā)展還不匹配,信息技術還只停留在精英的階層,而信息化的基礎教育普及還未得到全面展開,這也是造成信息弱勢群體的又一因素。
由于信息主體的素質(zhì)高低將直接影響信息獲取的優(yōu)劣,提升信息主體自身素質(zhì)是促進弱勢群體獲取信息的有效方式。但是,弱勢群體對信息價值的認識及其匱乏以及低下,甚至沒有獲取信息的期盼值。探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弱勢群體的自身素質(zhì)低下。因此,提高弱勢群體的素質(zhì)成為了促進弱勢群體獲取信息能力的主要手段。這需要社會的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例如開展信息教育,加大宣傳信息價值的力度,加強弱勢群體的信息意識,讓弱勢群體積極去獲取信息,有能力去獲取信息。
目前,我國對弱勢群體的培訓還只停留在技能培訓與提升的方面。而弱勢群體的信息獲取能力低下才是真正造成該部分人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的公共服務要轉到對弱勢群體信息能力培養(yǎng)方面,提升其信息能力。對弱勢群體的信息能力培養(yǎng)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搜集、有價值信息的篩選以及利用信息增值。
公益性信息資源的建設是指,以非盈利的方式向社會大眾提供普及的信息服務。該舉措可以使得弱勢群體避開高額的信息獲取費用,促進弱勢群體的信息獲取渠道與能力。
目前手機價格低廉,可以通過手機網(wǎng)絡渠道,擴展弱勢群體信息的獲取方式,提升弱勢群體獲取信息的能力。
本文分析了弱勢群體對信息獲取方面困難的成因,分別從信息主體因素,社會因素以及政府因素三個方面分析。最后就促進弱勢群體信息獲取與公共服務對策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安體富,賈曉俊.外國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能力考察及對我國的啟示[J].地方財政研究,2010(5):123-127.
[2]崇敬.論信息弱勢群體內(nèi)涵的變遷所帶來的信息咨詢服務的變革[J].圖書與情報,2013,(5):78-81.
[3]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加快我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改革的研究報告[J].中國行政管理,2009,(2):100-103.
[4]石懷成,黃鵬,楊志維.國外推行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主要理念[J].信息化建設,2007,(7):177-181.
[5]Jeger.PT,ThompsonKM.Soeial Information Behavier theDemoeratie Proeess: Information Poverty,Normative Behavior,and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Library&Information SCienee Researeh,2004,(26):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