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是我們非要刻意如何,而是周圍的人習慣于按照身份地位給我們貼上某種標簽,用他們自己的心理來想象別人的處境和需求。要命的是,那些想象并不宣之于口,而是通過那些目光、表情蔓延傳遞出來,我們竟然是無從解釋,唯有將郁悶糾結在心,無法排遣。
比如,我這樣的單親媽媽,在別人心中大概是清貧的代名詞吧?于是經常會遇到別人舉手之勞的幫助,把自家孩子穿舊的衣服送給我兒子,一起吃飯卻死活不讓我掏錢,經常送給我一些不太昂貴的小物品什么的……實話說,我雖然不富裕,但不愿意給兒子穿舊衣服,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因此被同學們看低,所以那些不得不接受過來的舊衣服基本都被我扔到了垃圾箱——將心比心,我不能再給別人。我也完全能夠擔負得起日常交往的那一點飯錢,更別提那些小物品很多我都毫無用處。可我拒絕不了,人家無比熱情親切,一種發(fā)自內心的關懷的語言表情,我若不接受就好像是不懂好意,不識抬舉。
這樣的情形多了,有時候實在忍不住跟好友抱怨一二,可她們卻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人家都是好意啊,你別想多了。是啊,誰說不是好意呢?可這些好意怎么不給別人呢?有一次我問其中的一位好友:你覺得是好意,那我把那些舊衣服傳給你家孩子吧,好不好?她立刻搖頭:我不要我不要!她婚姻完整、家庭幸福,從來沒人主動熱情地給她這些東西,她自然不必為此糾結。
更糾結的是,我后來還不得不為這些好意買單。
一個同事,晚上9點半打來電話,說她最好的朋友要競聘一個重要崗位,請我?guī)兔懫偲父濉7浅<逼?,明天上班就要,當然語氣是極盡客氣的……
又一個文友,說孩子要中考,老師給了幾個題目,希望我能幫寫幾篇范文。我說你自己不是也寫得很好嗎?她說我寫得更好,并且我是教師,更有針對性。自然,也是很著急的,最好一兩天內寫完,讓孩子背下來……
再一個同學,托我送一個不符合要求的孩子進我們學?!?/p>
我很不高興、很不情愿地答應了這些請求,付出的代價是好幾天晚上沒怎么睡覺,是用我多年努力工作的信譽去求校長辦私事。
這些人,都是對我曾經有過“好意”的人,如今人家有事,我怎么可以不幫忙呢?
類似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幾次后,我內心深為恐懼和戒備。對于一切沒有緣由的物質饋贈都開始堅拒。實在拒絕不了,也趕緊找個理由和借口另外買東西送還別人,不再敢給自己留下“債務”。
久而久之,我給別人留下了清高、不容接近的印象。可誰知我的內心呢?如果我不是單親媽媽,別人大概不會想要主動給我這些“好意”吧?我又何須擺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
所以,那一天,當她隔著網線問我我的地址郵編,說她那里出產的地瓜干甘甜醇香遠近聞名,想寄點過來讓我和孩子嘗嘗時,我立刻警惕起來,連忙婉拒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太麻煩了,不用了。她以為我是客氣,一個勁說不麻煩不麻煩。,我一時無法抗拒她的熱情,又不是善于推脫的人,到后來,只能實話實說:也許你不怕麻煩,可是,我怕麻煩……她是個聰明穎悟的女子,立刻明白理解了我的顧慮,說姐姐你多心了,其實你真的不用介意。話雖如此,她也沒有再堅持。
她是我的一個文友,因為寫作而結識,她曾經問過我一些有關投稿寫作的事情,我盡我所能坦誠相告。她很感激,說別人沒我這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于我,這種幫忙真是舉手之勞,無關物質,我并不覺得有多少值得她感謝,并且用物質的方式來表達。所以,我拒絕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她依舊對我很好。我們經常一起談寫作聊孩子生活,失望時互相鼓勵,煩惱時彼此開解。雖然相隔千里,從未見過面,卻漸漸生出一份相知的情誼。
如此光陰,差不多過了兩年。某一天閑聊不知怎么提起了曾經說過的地瓜干,她說,這個秋天的地瓜干曬好了,特別好吃,真想讓姐嘗嘗呢,但只怕姐多心,我不敢造次。我內心一動,說,我這一次是,真的想吃你的地瓜干了。
滿滿兩袋子的地瓜干很快就跋山涉水地來到我的眼前,果然香甜綿遠,口齒留香。于是在這個冬天的晚上,我經常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慢慢吃著地瓜干。地瓜干稍微有點硬,我的牙齒不算太好,所以要慢慢嚼,這是用了兩年光陰才抵達的禮物,只有細細品味才更能品出它的香甜甘醇。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終于不再拒絕別人真誠的好意,并且內心平和安寧,沒有再生出急迫要送還東西的想法。當然對于有所圖的人依舊會婉言謝絕?;謴土似匠P膽B(tài),周圍的人都說,我不再那么冷硬,變得溫柔可親了。
她用兩年不變的真情溫暖了我那顆麻木冷淡的心,讓我對友誼重拾信心,也對生活重新滿懷了真誠與友好。
生活中有功利,也有真摯的情誼。坦然接受別人的愛和好意,不排斥不糾結,也是心靈的一種強大和成長。當然接受好意不代表我就應該在將來無條件地應承對方的過分請求,回報有很多種,我不必讓自己太過拘泥。何況,真摯愛我們的人,又怎么會讓我們?yōu)殡y呢?(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