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公認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xié)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校長、湖南大學名譽校長、中南大學名譽校長。
科學發(fā)展就是不斷地始于問題和終于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科學概念、科學定律和科學理論不斷地形成和增長的過程。科學問題,特別是科學難題的提出、確認和解決,構成了科學自身發(fā)展的內在動力。1938年,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進化》中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是數(shù)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笨梢姡岢隹茖W問題,尤其是提出概念清晰的難題,更能對科學進步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
為了使中國科學能盡早進入世界科學前列,更應提倡中國科學家提出和解決尚未被提出和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難題,乃至以歷時長年的韌性埋頭開墾古怪離奇的難題,并在解決難題中開創(chuàng)新理論,豐富科學的寶庫,以及應用它們去解決中國社會和經濟發(fā)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科學問題和難題往往蘊藏在科學理論與科學實驗之間、不同理論之間的沖突之中,而標志科學前沿、代表科學發(fā)展方向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難題往往出現(xiàn)在科學自身發(fā)展的邏輯和社會需求的交匯點上??玳T類科學間及多學科間的交叉產生的科學難題對于科學系統(tǒng)的整體發(fā)展,無疑地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在21世紀里,人類的認識將不斷提高,科學將加速縱橫分化與綜合,因而在紛繁眾多的學科前沿領域和人類面臨的多種需求中,將不斷地生成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各種科學難題。我們中國科學家要善于捕捉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難題,創(chuàng)立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有效地解決更多的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