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忠的小說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選材,寫法及思想道德情感的傾向,有自己特有的民間思想資源和地域文化氣質(zhì)作為支撐,也有自己獨特的調(diào)子和味道,像聽山西民歌一樣的蕩氣回腸。他的小說看起來很平易,如泥土般拙樸,從容道來,不疾不徐,讓生活自身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出來。他很會講故事,卻沒有做的痕跡,巧合,誤會,突轉(zhuǎn),這些東西不是沒有,卻被生活流厚厚地包裹起來,保持了生活的芬芳。
王保忠的小說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聲音,有對麻木愚昧的痛切批判,比如《柳葉飛刀》《塵根》,但其落腳點主要不是啟蒙,而是對人間美好人情、民間淳樸的倫理情感以及中國農(nóng)民寬厚胸懷的禮贊,是對正在式微中的農(nóng)業(yè)文明的最后一抹晚霞的深情回眸和依依不舍,比如《前夫》對巧枝這個普通農(nóng)村婦女寬厚、美好內(nèi)心世界的精細刻劃,《長城別》對一對普通鄉(xiāng)村教師精神世界的深情贊美,他并非不批判,但他更主導(dǎo)的方面是維護和認同。在一個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時代,他努力給我們提供一些讓人可以信賴的非??煽康臇|西。我以為他小說的特殊性或價值亦在于此。
他擅長寫尷尬,寫在金錢的擠壓下,鄉(xiāng)村小人物或者說我們都會面臨的尷尬,這是有獨特價值的。他的小說素材大多取材于鄉(xiāng)村,但始終有一個他者即城市作為參照和比襯,這就使得他的小說獲得了一種具有時代特色的深刻背景?!赌滔恪罚涣I骋姶笄?,表現(xiàn)人的尷尬的處境、微妙的心理恐懼,通過代為哺乳大款的二奶所生的孩子而不順的這一尷尬而辛酸,非常切合人的情緒的境況,寫出了農(nóng)村某些人的非人化的處境,“奶水”的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木生的變來變?nèi)ィ加泻苌畹纳鐣?nèi)涵和精神因素。木生的百般討好老板,接電話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人格的卑微,寫盡了求生存的無奈。最慘痛的是,人變了。
情趣和幽默感,是王保忠小說敘述的又一個特色。保忠從中國傳統(tǒng)小說里汲取了很多營養(yǎng),他觀察細致,體貼入微,小說里有許多讓人可以記住的細節(jié)。這一點,我們在他的《前夫》《奶香》《薩克斯》《桃花夢》等小說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資源在民間,基本是站在民間的立場上的。與精英知識分子的尖銳的批判,還不大一樣,也不可能一樣。
總的看,王保忠是一個尚未被文壇充分認識的作家,實際上他已經(jīng)成熟,是一個重要的鄉(xiāng)土作家了。他的成功,與前文本,與民族積淀的審美經(jīng)驗有關(guān),能打動人,沈從文、王魯彥、柔石、汪曾祺、李銳、曹乃謙都有融通會心之處。例如《奶香》中的丈夫木生,能讓人想起沈從文《丈夫》中的那個“丈夫”,雖然過去了快一個世紀了,中國農(nóng)民的農(nóng)民性還以新的形式保留著。
我曾對雪漠說,我說你不能光會寫沙灣的小世界,既要會寫大背景籠罩下的沙灣小世界,還要擴延為寫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加入新的人物,元素,新的故事。也許,這對王保忠同樣重要。他現(xiàn)在面臨著如何突破自己的問題。在小說里尋求一種新的變化,注入一種新的因素,這是他以后該做的。我們期待著他的更廣闊而美好的小說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