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7月,素來像文藝片般緩緩流動的京都,仿佛陷入全城騷動的武俠片狀態(tài)。最繁華的河原町從早到晚播放起傳統(tǒng)音樂、四條通掛滿了馬型提燈,身穿古代宮廷服飾的老爺爺們站在高島屋門前等紅燈,路邊停著裝飾華麗的“山鉾”(即巡回用花車)。舒國治在《門外漢的京都》里說的那句,“整個城市的人皆為了古代這部片子而動”,用來形容“祇園祭”時的京都再貼切不過。
“祇園祭”是日本和京都三大祭中最有名的一個,“祭”在日語里是節(jié)慶的意思。它起源于9世紀(jì)末的平安時代,當(dāng)時疫癥爆發(fā),人們?yōu)榱遂畛龕红`,便把八坂神社(當(dāng)時稱“祇園神社”)里的神像搬出來,在京都市內(nèi)巡游,祈求消除污穢。直到現(xiàn)在,祭禮活動結(jié)束后,因?yàn)閹в腥撬鸭降幕逇?,所有華麗精美的“山鉾”都會拆毀,一切恢復(fù)如初。
7月17日是前祭中最盛大的花車巡行,前一晚被稱為“宵山”,那天全城的姑娘都穿著浴衣(輕便、涼快版的和服,多見于夏日的祭禮和花火大會)傾巢出動。一大早我和朋友去租浴衣,腰間裹上毛巾、束帶、腰帶等厚厚五六層,穿完頓覺坐立不安、呼吸困難。我絕望地看著幫我穿浴衣的老奶奶,她大概是習(xí)慣了這種反應(yīng),笑說,“這樣束起來才美噢,今天就拜托忍一忍吧!”在門口送我們穿上木屐才離開。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已經(jīng)被“看上去很美”的浴衣折騰得精疲力竭,然而宵山夜的精彩才正要開始。16日傍晚,4條附近的主要街道全部封路,成了名副其實(shí)的“步行者天堂”,行人迅速占領(lǐng)了周圍所有的馬路,大有萬人空巷的感覺。我們事先并不知道花車會安插在哪些路口,滿目皆是穿著浴衣一臉興奮的人們在暴走,紅綠燈已經(jīng)失效,但人潮仍舊遵循左側(cè)通行的規(guī)矩,大面積勻速移動著,沒有擁擠和混亂,那是一種日本特有的熱情洋溢,有序而深情。
暴走至烏丸通,三井住友銀行等大廈下擺滿了露天小攤,如同新年時神社的市集,章魚燒、炸雞的味道穿透濃稠的夜色,還有夏季限定的刨冰和菠蘿,懷著少女心的姑娘開始蹲在路邊撈金魚。大家端著炒面坐在路肩上,地上坐滿了人,喝著啤酒醉醺醺地?fù)u著扇子。攝影師哀君開玩笑道,“不覺得京都好像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似的?”我說,“你有見過還會排隊的無政府狀態(tài)么?”炸雞攤后邊的一列長隊,拐了個彎繼續(xù)蜿蜒。
17日早上9點(diǎn),山鉾巡行從四條烏丸正式開始,被選出來的男童作為神的使者,化著慘白的妝,坐在打頭的“長刀鉾”里,23座山車和9座鉾車跟著排山倒海的號令,由人力拽拉著緩緩移動。巡行結(jié)束,緊接著是八坂神社的神幸祭,上千位穿著白衣的男子,腳著白色足袋,頭上扎著白帶,從小孩到青壯年再到老爺爺,大家一起扛著神轎,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光屁股大叔,只圍一塊兜襠褲,手叉腰,氣勢逼人地做著神轎的守護(hù)者。
有時會突然看到隊伍后邊一個大叔飛奔出來,鉆到路邊的便利店,買瓶水,咕嘟咕嘟灌下,又偷偷插回人群中,場面頗具喜感。隊伍最后跟著一群穿普通衣服的男女老少,媽媽牽著走路還不穩(wěn)的浴衣小蘿莉,老奶奶輕搖團(tuán)扇,一看就是家屬團(tuán),好像只是吃過晚飯出來散個步,絲毫沒注意到自己成了別人眼中的風(fēng)景。
我不知道此時住在京都、穿著浴衣被外國人求合影的自己,是站在怎樣一種立場來觀看這恢弘壯麗的一切,仍有游客般的游離感,又有一只腳邁進(jìn)去的參與感。在京都的日子,看過大大小小不少祭,剛開始并不了解前因后果,但會莫名感動,說不清是被那些寫滿“齊心協(xié)力”的認(rèn)真的臉?biāo)袆?,還是被現(xiàn)代化都市中亙古不變的虔誠氛圍觸動。那并非一朝一夕的歡樂和祈愿,或許這正是每次被問起“為什么喜歡京都”時,心中若有所思卻難以言明的京都魅力吧。
Tips:
1.祇園祭會貫穿整個7月,最高潮為7月14至17日的前祭,以及24日的后祭巡行,需提前預(yù)訂市中心的酒店,在京都觀光協(xié)會的網(wǎng)站上確認(rèn)巡行路線,并做好防暑準(zhǔn)備。
2.京都市有不少租借浴衣的店家,多集中于清水寺一帶,需提前上網(wǎng)預(yù)約,初次穿浴衣可能會因?yàn)槭鼛Ш湍惧煲鹕眢w不適,有興趣的話還可以進(jìn)行更華麗的“舞妓變身”。
看祇園祭的當(dāng)?shù)厝?/p>
四條通露天小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