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格看武漢人
有人說,武漢三鎮(zhèn)是由楚文化、江湖文化、市井文化構(gòu)成的,這似乎也太流于一般。九省通衢之地,早就規(guī)定了武漢是個大碼頭,碼頭文化才是最佳的濃縮!
武漢人都能通曉“打碼頭”的含義,“打碼頭”與“不服周”的典故相映成輝。
說武漢人是“天下的味精”或還顯得有些不夠味,武漢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腐皮,或許也是武漢人性格的另一種補充。
武漢的碼頭文化,或比其他碼頭要顯得洶涌彪悍,氣吞山河,但它夠靈活、變通,懂機(jī)巧,識大局,知進(jìn)退,有分寸,腦殼子聰明得很,霸而不蠻,“打碼頭”的武漢人,沒有一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怎能闖世界。中國擁有“九省通衢”的碼頭,也才這一個。
行云流水的最終,也就一個通字!
變則通,通則達(dá),壯哉,武漢人!
愛問編輯部
問:如何用140個字介紹貴刊?
鄧郁:多年前,朋友說這雜志看起來“土”??稍谖倚睦铮恢眻猿謧?cè)重主流之外的人物,表現(xiàn)他們或許平淡卻富有價值和啟示的人生,揭示他們對于社會的意義,是南人最為“洋氣”的地方。它或許不那么銳利,不那么時髦,但卻沒有喪失過立場和鋒芒。
陳磊:個人認(rèn)為,《南方人物周刊》是國內(nèi)人物類媒體領(lǐng)跑者,是復(fù)雜人性的刻畫者,當(dāng)然,它也是一個不那么完美的單位和組織。
吳琦:他是一個關(guān)心政治的中年以上男子,就像我們的主編。生活在南方。有時候一些年輕人會給他選個圍巾戴個帽子,這樣看起來可能更時髦。
問:有句話說“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聊人生”,你會在“沒有……過”里填上什么?
陳磊:沒有見識過中國礦工(煤laoban)生活(si)的人,不足以聊人生。
吳琦:沒有做過沙發(fā)土豆(我想象不出還有比這個更完美的生活了)的人,不足以聊人生。
徐琳玲:沒有過在機(jī)場猛然發(fā)現(xiàn)護(hù)照沒帶,在一個小時里完成石化、醒悟、瘋狂排隊搶出租車,在各樣紅綠燈里穿越大半個上海,到家翻箱倒柜找的經(jīng)歷,不足以聊人生。
問:遇到過極品(中性詞)的采訪對象嗎?
鄧郁:他是電影界的大拿,成天到處飛,白皮膚藍(lán)眼睛但中文賊溜。不記得怎么要到了他的skype,他的作息自然和一般人顛倒。網(wǎng)聊之后,等了三四個月終于見到真人。他說話經(jīng)?!皵嗥保爜頍o序無章,甚至沒頭沒腦,但絕對不會敷衍,不來虛的。他是少有的愿意在采訪機(jī)跟前一個一個跟你點評行業(yè)人士的采訪對象,甚至?xí)纯蜑橹鞯貑柶鹉銓η楦泻突橐龅挠^點。對了,跟他聊記得不能腰包空著。他很溫柔,但在埋單這事兒上卻沒有“憐惜”之情。采訪完,他提溜著沒喝光的酒瓶,穿著拖鞋,走得好灑脫,徒留下賬單和我。還好,只是3位數(shù)。
陳磊:采訪了太多的人,遇到了太多極品。其中之一是,04年采訪山東濟(jì)寧下跪副市長,他的一位前同事先是熱情地和我大談了3個小時,然后約我晚上再聊,就把我扣在他們會議室兩個小時直至我交出采訪錄音和筆記……難道他以為我交出后說了3個小時的信息就從我腦子中刪除了……百思不得其解。
鐘瑜婷:我沒遇到過極品采訪對象,只能說“特別”的一位。他是一名臺灣作家,從我們見面開始,他就一直低著頭,無法跟我對視。他跟我說他眼睛生過病,對光線敏感。但他說話和善,我們聊得很開心。最麻煩的是我要給他拍照,他也一直用手擋著。最后的照片里他低著頭,雙手卻大幅度攤開在沙發(fā)上,霸氣又害羞。反正直到走,我都沒看到他的眼睛。
張明萌:采訪結(jié)束后,對方一定要留我吃飯,快吃完了,他說,你付了錢開張發(fā)票回去報銷吧。我說餐費報不了,他死活讓服務(wù)員開成車票給我報銷,僵持十余分鐘。無能為力,只好默默把頭埋下裝作不認(rèn)識……
吳琦:說實話,很少有采訪對象給我留下難以抹掉的記憶,或者說,我不喜歡老想著他們。因為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人,論極品程度,我可能也和他們差不多。但我對所有拒絕采訪的人保持敬意,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也不管有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們有可能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