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取名,翻遍四書五經(jīng),仍無眉目。父親說叫鄭錢、鄭權(quán),反正就是錢權(quán)。大俗即雅,蘇童還原名童忠貴呢。
底層人民表達愿望就是這么直接。有個小學同學叫黃升權(quán),他爸是牙科醫(yī)生,家境殷實。他從小是混世魔王,初中畢業(yè)無校肯收,只好繼承衣缽懸壺濟世。多年前,我才大二,暑假回家,遠遠看見他赤身站在街邊抽煙,將軍肚又大又圓,旁邊坐個哺乳少婦。20歲,權(quán)沒升,輩分升了。
看來,取名字要警惕俗,但主要是防止雅。雅有古典和現(xiàn)代兩種?!肮诺溲拧敝苯訌脑娎锬脕恚瑹o一字不用典,如張疏影、王暗香、薛病樹。“現(xiàn)代雅”通常是一些小資調(diào)調(diào)的名字,不講究出處,隨意混搭,如詩雅、韻霖、麗娜。
雅本身沒什么不好,但有一種俗叫“雅來俗”。名字過雅的小孩,易沾上俗氣,不成器的幾率大。那個叫疏影的孩子,是我兒時鄰居。他爹讀過林逋的詩,望他梅妻鶴子,一生風雅。但讓人失望的是,他現(xiàn)在身在高墻,怕是無心體會暗香浮動的月黃昏了。
小孩名字也不能大,大了壓不住,比如李天一。老家有個子弟叫蘇中豪,父母做官,顯赫一方。這孩子人高馬大,儀表堂堂,但他的“死穴”很明顯:腦子比人慢。書讀到初二死活上不去,常年輾轉(zhuǎn)于各貴族學校念初二。
名字低調(diào)才容易活。在美國研究基因的同學叫王勇,中國估計有20萬人叫這名。人家深諳道家“無用之用”,低調(diào)得華麗,原是高考理科狀元。于是父親建議:鄭兵、鄭強。我聽了大叫,都是修鞋匠、墩子工的名字,要不得!
那就按字輩取。當年我的國字輩備選名有國忠、國慶。鄭國忠,像舊時老夫子。鄭國慶,說不定現(xiàn)在老家擺攤修車。母親說,修車也不孬,經(jīng)得起風吹日曬,皮實平安。
國字輩下面是得字輩。父親說,要不叫鄭得意?暈,不如叫鄭裕彤算了!父親那輩,全是些吉祥如意的名字,滿財、滿福、滿貴……好字兒都用完了,沒一個富貴之人。
其實名字偶得比較好。好名字很少是翻書翻來的。同事繆先生到香港出差,正走到元朗一帶,突然接到家里電話:生了,男孩!一高興,糾結(jié)多時的名字落地:繆元朗。
偶得畢竟可遇不可求。大多數(shù)人沒機會,又非滿腹經(jīng)綸,只好求諸書。于是“女詩經(jīng),男易經(jīng)”似乎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慣例。或許,這是圣賢書在今天的惟一用處了。
一豪奢女名靜姝,滿臉橫肉,抽煙喝酒,飚車嗨藥,樣樣精通。名出詩經(jīng),高雅,其實跟土豪劣紳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