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烈
(作者系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選自《現(xiàn)代教育報》2013-6-19)
校長,須要有自己的辦學理念,且這個理念應該滲透在學校各方面的工作中。處于變革的時代,面對越來越多不可預知和無法事先控制的情境,基于控制的“管理”開始逐步讓位于基于培養(yǎng)的“領導”,尤其是思想的領導。思想的領導就是要給予每位員工思考的頭腦,由員工自己在面對情境時作出判斷和選擇,而不是簡單地由上級管理或規(guī)范員工的行為。所以,卓越的領導者并不關注自己有多少超凡的能力或獨特的魅力,而是樂于并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下屬成為領導者。
做校長最重要的兩條心得,一是做思想的引領者,重領導而非管理。
思考什么是“名校長”的時候,我悟到一點,校長有思想并不等于員工有思想。為此,在校長擁有思想、形成辦學理念的同時,不僅個人理念轉換為全員共識,而且要在這一轉化的過程中激發(fā)員工的自主思考,幫助和促使員工形成自己的思想?!邦I導”的目的是教會員工如何思考,給員工思想和靈魂,做自己的主人,決定自己的行為,并為之負責;“管理”則不然,員工先被看成是行為規(guī)范約束的對象,相對處于被動的“被管理者”地位,“管理”主要直接指向“行為”層面,對具體的行為提出要求,以 “行為”為主,而非啟迪行為背后的“思想”。因此,在兩種范式下,員工的地位迥然不同,員工所獲得的發(fā)展尤其是思想的啟迪情況會大相徑庭。
好的領導者不但要啟迪員工去思考,還要引領員工如何去思考,有什么樣的思想。校長要有在專業(yè)和思想上領導者,其次要授權,鼓勵員工在實踐中成為思想者:領導者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尊重員工成為大膽發(fā)展的主人。為此,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潛能,激勵和鼓勵員工大膽嘗試,在不斷的嘗試、探索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認識和判斷,進而構建自己的思想。
在實驗二小,我大膽啟用了一組新名詞:“小校長”和“小書記”。在學校的組織機構里,年級組長和黨小組長擔負著承上啟下“頂梁柱”作用的小團隊負責人,我授權給他們“小校長”和“小書記”的榮譽和權力。這一榮譽賦予了年級組長和黨小組長新的角色和要求,他們不再是簡單的“傳聲筒”。相反,他們要開動腦筋,以自己的理解對問題做出分析和判斷,做出初步處理,有必要時才向學校進一步請示匯報,否則只需在例會上通報。
人們最初獲得授權時,難免有些不適應,患得患失心理更成了最大阻礙。這時我每次鼓勵員工,尤其是對小校長、小書記們常說一句話,“出問題,還有校長呢!”
授權,我就不怕他們犯錯誤。工作方法之初,我常常要做這樣的輔導?,F(xiàn)在則不同了。有時年級組發(fā)生的很多事情,我在例會上才會聽到。如果細細追問,發(fā)現(xiàn)很多小校長、小書記都處理得特別好,不但處理的方法得當,而且有很多思想和見解都非常深入、到位。
激勵的背后是領導者博愛的胸懷。面對成績時,校長要能做到“分享”而非“獨享”,給更多的教師和中層管理者創(chuàng)造獲得成功的機會。這樣的表率作用更容易激勵教師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