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麗君,夏明桂,張小劉,葉方偉,楊 霄
?
改性分子篩吸附脫除液態(tài)烴中的二甲基二硫醚
欒麗君,夏明桂*,張小劉,葉方偉,楊 霄
(武漢紡織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采用浸漬法制備改性分子篩,并用XRD、BET技術對其結構進行表征。采用間歇靜態(tài)吸附法和連續(xù)動態(tài)吸附法考察吸附劑在模擬液態(tài)烴中對二甲基二硫醚的脫除性能。結果表明:4A分子篩復載金屬離子后脫硫效果順序為4A 分子篩;液態(tài)烴;二甲基二硫醚;吸附脫硫 我國作為汽油消費大國,汽油需求量每年都在上升。作為衡量汽油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指標,辛烷值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汽油的好壞。MTBE(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種市場上常用的汽油高辛烷值添加劑,能與汽油以任何比例混溶且不發(fā)生相分離,可以增加汽油含氧量,促進清潔燃燒從而減少汽車尾氣中有害物排放,同時還可間接降低汽油中的硫、烯烴和芳烴含量以及蒸汽壓,使汽油組成更加合理,因此被廣泛應用于中高檔汽油中[1]。 MTBE主要是由煉廠催化裂化或焦化系統(tǒng)液態(tài)烴混合C4中異丁烯和甲醇反應獲得。由于目前我國煉制的原油硫含量普遍較高,且波動大,導致液態(tài)烴硫含量高。以液態(tài)烴為原料生產(chǎn)的MTBE由于富集作用,使MTBE中硫含量遠遠超過液態(tài)烴,國內(nèi)多數(shù)煉油廠MTBE總硫質(zhì)量分數(shù)一般在200—400 μg/g,有的甚至高達1000 μg/g,當用于調(diào)合汽油時,往往造成汽油硫含量不合格[2]。如何降低MTBE中的硫含量成為了亟須解決的問題[3]。關于MTBE脫硫技術,除了蒸餾脫硫研究外,其他方面脫硫研究文獻上鮮有報道。由于MTBE中的硫化物多以低級硫醇、COS和RSSR為主,硫化物沸點分布較寬,對MTBE進行蒸餾脫硫能耗較大,而且還會造成MTBE的損耗。因此,對以C3、C4為主的液態(tài)烴原料進行深度脫硫也可以有效降低MTBE總硫含量[4—6]。 吸附法脫硫主要是通過經(jīng)稀土金屬或過渡金屬離子改性后的分子篩對硫化物進行吸附。將具有特殊dsp雜化軌道的金屬離子負載到分子篩上,由于金屬離子引入d空穴,分子篩表面電位分布得到改善,提高對非極性含硫分子的吸附能力。筆者選取改性分子篩吸附脫除液態(tài)烴中二甲基二硫醚為研究方向,并對改性所得的吸附劑脫硫效果進行了初步研究。 LC-6通用微機庫侖儀,江堰市儀器分析廠;4A分子篩和MTBE均由某石化公司提供;硝酸銅、硝酸銀、硝酸鈷均為分析純,中國醫(yī)藥(集團)上?;瘜W試劑公司生產(chǎn);30~60沸程石油醚,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生產(chǎn);二甲基二硫醚,上海艾孚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吸附劑載體為4A型分子篩,改性劑包括金屬鹽溶液和改性助劑,所用金屬鹽為銅、鈷、銀等的硝酸鹽溶液,改性方法采用浸漬法。 1.2.1 Cu4A、Co4A和Ag4A分子篩的制備 將分子篩載體于300℃活化5h,活化后的分子篩按一定的固液比加入到配制好的硝酸鹽溶液(0.1mol/L)中,靜置10h,過濾,洗滌,于100℃烘干2h,放入馬弗爐焙燒,450℃焙燒2h,制得分子篩吸附劑,分別以Cu4A、Co4A和Ag4A表示。 1.2.2 AgCo4A吸附劑的制備 將制備好的Co4A分子篩與0.1mol/L的AgNO3溶液按一定的固液比混合后靜置10h,過濾,洗滌,于100℃烘干2h,放入馬弗爐焙燒,450℃焙燒2h,制得復配型分子篩吸附劑,以AgCo4A表示。 將制備好的Co4A分別與0.01、0.05、0.15和0.2mol/L的AgNO3溶液混合,并以制備AgCo4A分子篩吸附劑相同的方法制備下述復配型分子篩吸附劑,分別以0.01AgCo4A、0.05AgCo4A、0.15AgCo4A和0.2AgCo4A表示。 樣品的XRD分析用荷蘭帕納科公司的X’PertPRO MPD型X射線衍射儀;通過BJH方法,計算出孔容;通過BET法測定比表面積大小。 吸附劑的吸附脫硫性能評價采用間歇靜態(tài)吸附和連續(xù)動態(tài)吸附兩種方法考察。 1.4.1 模擬液態(tài)烴的配制 稱量一定量的二甲基二硫醚加入到30~60沸程的石油醚中,配制成硫含量為1000μg/g的液態(tài)烴模擬組分。 1.4.2 間歇靜態(tài)吸附脫硫?qū)嶒?/p> 靜態(tài)吸附脫硫是一種簡單且直接的吸附劑評價方法,主要考察吸附達到平衡的時間,以及在達到吸附平衡時不同吸附劑的脫硫率,比較結果可以反映出各種吸附劑吸附脫硫性能的優(yōu)劣,從而實現(xiàn)對吸附劑的優(yōu)選。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鐵架臺 2—三口燒瓶 3—攪拌器 操作步驟如下:稱取一定量的吸附劑,按一定劑油比量取配制好的模擬液態(tài)烴。將兩者倒入圓底燒瓶混合,如圖1安裝儀器并使攪拌器以固定轉速攪拌;吸附后樣品每隔15min取樣,一般一次吸附過程取4個樣,樣品密封;使用LC-6通用微機庫侖儀測定吸附后的樣品含硫量。 1.4.3 連續(xù)動態(tài)吸附脫硫?qū)嶒?/p> 靜態(tài)吸附脫硫只能作為不同吸附劑的橫向比較參數(shù),并不能作為吸附劑的絕對評價指標。為模擬工業(yè)上固定床層吸附及考察吸附劑的絕對吸附性能,本實驗設計了連續(xù)動態(tài)吸附脫硫的評價裝置和方法,通過考察吸附劑在特定的固定床吸附條件下的脫硫率,分析和計算吸附劑的飽和吸附硫容量以及該固定床條件下的透過硫容量,從而衡量吸附劑的應用價值。實驗裝置見圖2。 1—氮氣瓶;2—料液罐;3—計量泵;4—分子篩;5—石英砂;6—接收瓶 操作步驟如下:在特制的內(nèi)徑為20mm的不銹鋼吸附柱中裝入脫硫分子篩,排盡整個裝置中的空氣;用計量泵將模擬液態(tài)烴從料液罐中連續(xù)吸入吸附柱中,控制料液的流量,并每隔20min取樣分析吸附柱出口處料液中的硫含量;繪制流出液中硫含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吸附透過曲線及脫硫率時間曲線。 1.4.4 LC-6通用微機庫侖儀測定硫含量 LC-6通用微機庫侖儀測定硫含量參數(shù)如下:穩(wěn)定段溫度750℃,燃燒段溫度850℃,氣化段溫度650℃;氮氣流量150ml/min,氧氣流量104ml/min;樣品進樣體積10μL;增益100;積分電阻600Ω。 脫硫率計算方法: 其中:η—分子篩脫硫率,% S0—分子篩吸附前模擬液態(tài)烴中的含硫量,μg/g Sx—分子篩吸附后模擬液態(tài)烴中的含硫量,μg/g 對石化公司提供的分子篩進行了XRD和BET表征,表明此4A分子篩具有較規(guī)整的六方晶型結構,且表面積、孔徑、孔容都較大,可選用分子篩作為載體。 表1 不同金屬離子改性4A分子篩的比表面積 由表1可見,AgCo4A的比表面積相對于4A、Cu4A、Co4A、Ag4A的比表面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造成分子篩比表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金屬離子沉積在分子篩的外表面;另一方面是由于金屬離子進入分子篩后,占據(jù)了分子篩的部分內(nèi)表面,引起分子篩表面變化。 2.2.1 吸附時間對脫硫性能的影響 圖3給出了經(jīng)不同金屬離子改性后所得吸附劑在不同吸附時間下的脫硫率,模擬汽油初始硫含量為1000μg/g,劑油比為0.02g/ml。 從圖3可知分子篩的吸附效果會隨時間而變化,當吸附時間為1h時,吸附基本達到平衡。分子篩脫硫率大小為:4A 2.2.2 劑油比對脫硫性能的影響 圖4給出了改性所得的AgCo4A吸附劑在不同劑油比的條件下靜態(tài)吸附達到平衡時的脫硫率。由圖4可知,經(jīng)Ag+離子和Co2+離子改性后的AgCo4A在劑油比為0.02g/ml時吸附平衡時脫硫率最高達到95.74%。當劑油比小于0.02g/ml時,靜態(tài)吸附達平衡時的脫硫率不斷增加;當劑油比大于0.02g/ml時,靜態(tài)吸附平衡時脫硫率逐漸減小,其原因是劑油比為0.02g/ml時已經(jīng)達到分子篩的飽和吸附,吸附劑不能繼續(xù)吸附模擬液態(tài)烴中的二甲基二硫醚,隨著時間的延長,吸附劑可能會出現(xiàn)脫附現(xiàn)象。下面的吸附實驗選取0.02g/ml的劑油比作為吸附濃度。 1—4A;2—Cu4A;3—Co4A;4—Ag4A;5—AgCo4A 圖4 不同劑油比對脫硫率的影響 2.2.3 Ag+交換濃度對復配型AgCo4A分子篩脫硫性能的影響 由圖5可知,當Ag+離子濃度小于0.1mol/L時,復配型AgCo4A分子篩隨著Ag+濃度增加,脫硫率不斷增大,當Ag+離子濃度為0.1mol/L時,AgCo4A脫硫率達到95.74%,模擬液態(tài)烴中的含硫量降至95.74μg/g。主要原因是分子篩經(jīng)Ag+離子復載后會有化學吸附,當二甲基二硫醚進入分子篩孔道后,分子中的硫與孔道中的Ag+離子進行π-絡合[7],當Ag+離子濃度小于0.1mol/L時,隨著Ag+離子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篩的吸附活性中心,使吸附效果增強。但是當分子篩中所復載的Ag大于飽和負載量時,吸附效果反而會略有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復載過量的復配型AgCo4A分子篩中的Ag2O產(chǎn)生堵孔作用造成的。 經(jīng)計算可知,最佳靜態(tài)吸附條件下,AgCo4A吸附劑飽和吸附硫容為3.76mgS/g。 2.3.1 液體空速對脫硫率的影響 為考察液體空速對動態(tài)脫硫?qū)嶒灥挠绊?,本實驗以AgCo4A分子篩作為吸附劑,在室溫條件下,通過改變模擬液態(tài)烴進樣空速來確定最佳空速條件。 從圖6可知,空速大于0.5 h-1時,模擬液態(tài)烴在吸附劑中停留的時間太短,吸附時間太短,吸附并不完全,從而導致脫硫率低;液體空速小于0.5 h-1時也不是最好,這涉及到傳質(zhì)的固液之間的吸附平衡問題。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流速為0.5 h-1時最好,脫硫率最高可達97.95%。故下述動態(tài)吸附脫硫?qū)嶒炛心M液態(tài)烴空速為0.5h-1。 圖5 Ag+交換濃度對復配型AgCo4A分子篩脫硫性能的影響 圖6 液態(tài)烴進樣空速對脫硫率的影響 2.3.2 脫硫劑吸附容量測定 為了更好的評價吸附劑的吸附性能,對AgCo4A分子篩吸附劑進行動態(tài)吸附實驗考察,測定動態(tài)吸附時吸附劑的飽和吸附硫容量。采用圖2所示的動態(tài)吸附裝置進行實驗。模擬液態(tài)烴的總硫含量為1000μg/g,模擬液態(tài)烴進樣空速0.5h-1,每隔20min取樣一次,測定流出液的硫含量。流出液硫含量、吸附劑脫硫率與試驗時間關系如圖7所示。 1—脫硫率與時間曲線;2—流出液硫含量與時間曲線 由圖7可知動態(tài)吸附時間在120min以內(nèi)時脫硫率均在95%以上,經(jīng)計算AgCo4A分子篩吸附劑飽和吸附硫容量為5.71mgS/g,比靜態(tài)吸附時吸附硫容要大,這也說明AgCo4A分子篩吸附劑運用到工業(yè)上固定床層吸附脫除液態(tài)烴中的二甲基二硫醚方案是可行的。 將做過靜態(tài)吸附脫硫?qū)嶒灪蟮姆肿雍Y吸附劑置于管式再生反應器中,向反應器中通入經(jīng)夾套加熱的N2,控制N2流量300ml/min,調(diào)節(jié)夾套加熱溫度,控制再生反應器出口N2溫度在200℃以上,保持吹掃4h。吹掃后持續(xù)通入N2,關閉夾套加熱,降至室溫后取出,將其置于馬弗爐中300℃活化3 h,再對其進行靜態(tài)吸附脫硫?qū)嶒?。再生前后的Cu4A、Co4A、Ag4A、AgCo4A分子篩吸附劑的吸附脫硫效果見表2。 表2 再生前后的吸附劑靜態(tài)吸附脫硫效果 由表2可知,再生后的吸附劑脫硫率無特別明顯下降,說明改性后的分子篩有很好的再生性和穩(wěn)定性。 (1)對于本實驗研究的4A分子篩經(jīng)金屬離子改性后所得吸附劑,它們的吸附脫硫率大小為:4A (2)AgCo4A分子篩在劑油比為0.02g/L,吸附時間為1h,Ag+離子交換濃度為 0. 1 mol/L 時的靜態(tài)吸附平衡脫硫率最大,高達95.74%,最佳靜態(tài)吸附條件下,AgCo4A吸附劑飽和吸附硫容為3.76mgS/L。 (3)改性所得AgCo4A分子篩吸附劑動態(tài)吸附飽和吸附硫容量為5.71mgS/g,將其運用到工業(yè)上固定床層吸附脫除液態(tài)烴中的二甲基二硫醚方案是可行的。 (4)改性后的AgCo4A分子篩吸附劑具有良好的再生性和穩(wěn)定性。 [1] 高步良.高辛烷值汽油組分生產(chǎn)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5. [2] 劉成軍,溫世昌,王瑋瑤,等.降低MTBE產(chǎn)品硫含量的探討[J].煉油技術與工程,2011,12(41): 14-17. [3] 李網(wǎng)章.MTBE降硫與國Ⅴ汽油生產(chǎn)[J].煉油技術與工程,2013,43(2):19-22. [4] 胡雪生,李瑋,李瀟,等.MTBE硫含量超標原因分析[A].李大東,龍軍, 張寶吉,中國石油學會第六屆石油煉制學術年會[C].2010,北京: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煉制分會北京石油學會,2010.190-192. [5] 王春燕,馬晨菲,曹青,等.汽油添加劑甲基叔丁基醚中硫化物的類型分布[J].石油化工,2012,41(增刊):996-998. [6] 孟慶飛,郝天臻.液化石油氣深度脫硫技術探討[J].煉油技術與工程,2010,40(11):16-19. [7] 黃晗名,范閩光,張飛躍,等.AgCo13X 改性分子篩的制備與吸附脫硫性能[J].現(xiàn)代化工,2012,32(5):54-57. Adsorption Removal Dimethyl Disulfide in Liquid Hydrocarbon by Modified Molecular Sieve LUAN Li-jun,XIA Ming-gui,ZHANG Xiao-liu,YE Fang-wei,YANG Xiao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we first made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molecular sieve by the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n composition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adsorbents were determined by XRD and BET technique. The method of intermittent static adsorption and continuous dynamic adsorption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dsorbents in liquid hydrocarb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4A molecular sieve was 4A Molecular Sieve; Liquid Hydrocarbon; Dimethyl Disulfide; Adsorptive Desulfurization 夏明桂(1965-),男,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研究方向:石油助劑的開發(fā)與應用. TE624.55 A 2095-414X(2014)06-0056-050 引言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1.2 分子篩改性制備吸附劑
1.3 分子篩的表征
1.4 吸附脫硫性能評價
2 結果與討論
2.1 分子篩的結構和物理性質(zhì)
2.2 靜態(tài)脫硫?qū)嶒灲Y果分析
2.3 動態(tài)脫硫?qū)嶒灲Y果分析
2.4 吸附劑的再生
3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