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張 群
(1.江蘇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江蘇 南京210036;2.南京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江蘇 南京210036)
大氣中的顆粒物自然清除有三種方式,雨除和降水沖刷的方式是其中之一。大氣降水對空氣中的污染物存在一定的凈化作用,不同降水級別對空氣質(zhì)量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研究南京市大氣降水對其空氣質(zhì)量的影響,可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決策依據(jù),另外,能更了解不同天氣形勢下空氣質(zhì)量特征,為以后空氣質(zhì)量預報工作奠定基礎[1]。
降水樣品的采集與處理方法遵循《酸沉降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T165-2004)。
根據(jù)單次降水過程降水量的大小,將降水劃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暴雨(50~100mm),大雨(25~50mm),中雨(10~25mm),小雨(0.1~10mm)。
降水資料來源于南京市2013年城區(qū)五個降水監(jiān)測點位逢雨測得的數(shù)據(jù);污染物資料來源于城區(qū)九個國控點全年自動監(jiān)測數(shù)據(jù);PM2.5離子組分資料來源于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多參數(shù)站Marga設備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3.1.1 降水日與非降水日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對比
統(tǒng)計南京市降雨日和非降雨日的同時段中SO2、NO2、PM2.5和PM10的平均濃度,非降雨日四項污染物平均水平分別為40、58、83和149μg/m3,降雨日四項污染物平均水平分別為24、47、59和98μg/m3,非降雨日空氣中污染物的平均濃度均比降雨日的要高,其中降水對SO2的影響最大,降雨日比非降雨日下降40.0%,對PM2.5和PM10的影響均在30.0%左右,對NO2的影響最小,為19.0%。
3.1.2 不同級別降水對空氣污染物的沖刷
取重污染天氣和平時正常天氣的污染物監(jiān)測樣本,結合降水時間段,分析雨前和雨后空氣中主要污染物的濃度變化。
南京市重污染日降水前SO2濃度介于40~90μg/m3,正常日降水前SO2濃度為20~40μg/m3,不論降水量大小,降水對SO2的沖刷效率基本在40%以上,小雨時沖刷效率略小。重污染日降水對SO2的平均沖刷效率略低于正常日。
重污染日降水前NO2濃度介于81~135μg/m3,正常日降水前NO2濃度為28~55μg/m3,不論降水量大小,降水對空氣中NO2的沖刷效率約在20%~60%。
重污染日降水前PM2.5平均濃度約為160μg/m3以上,PM10平均濃度約為260μg/m3,降水量大于10毫米時,對PM2.5和PM10的沖刷效率平均在50%以上,沖刷作用明顯,當降水量小于5毫米時,顆粒物可能會有吸濕增長,沖刷作用不明顯;正常日降水前PM2.5平均濃度約為60μg/m3,PM10平均濃度約為100μg/m3,同樣當降水量在大于10毫米時,對顆粒物的沖刷效率較為明顯,且比重污染時更明顯,沖刷效率平均在60%以上,當降水量小于5毫米時,顆粒物可能會有吸濕增長,沖刷作用不明顯。
表2 正常天氣南京市降水前后空氣污染物濃度對比
綜合上述分析,同時查看降水前后污染物濃度對比表,可總結得出:(1)無論是重污染日還是正常日,降水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有不同程度凈化作用;(2)當降水少于5毫米時,降水對空氣中的顆粒物凈化作用不大,甚至可能導致顆粒物的吸濕增長,反而使顆粒物濃度升高;(3)當雨量中等時,降水對PM2.5的凈化率一般小于對PM10的凈化率;當暴雨時,降水對PM2.5和PM10的凈化率均在70%以上;(4)重污染天氣時,降水對空氣中的NO2的凈化作用不明顯,一場降水過后,NO2濃度仍然偏高(表1、表2)[3]。
為了研究南京市降水前后大氣中PM2.5的水溶性離子的變化情況,故取同一測點四個季節(jié)的降水樣本、PM2.5水溶性離子監(jiān)測結果進行處理和研究,得出細顆粒PM2.5的水溶性離子成分主要是SO42->NO3->NH4+>Cl->Ca2+>K+>Na+>Mg2+。降水中的離子組分除F-外,主要是SO42->NO3->Ca2+>NH4+>Cl->K+>Na+>Mg2+。由于Ca2+主要是存在粗顆粒中,故在PM2.5中的比重略小,但Ca2+仍然是PM2.5中的主要陽離子之一,南京市PM2.5的主要水溶性離子和降水中的離子成分基本一致(圖1、圖2)。
圖1 PM2.5中水溶性離子分布
圖2 降水中離子濃度分布
降水對PM2.5中的水溶性離子有一定的削減作用,其中對SO42-、NO3-、NH4+、Cl-和K+的削減效率尤為明顯,其削減比例均在30%~50%之間。從四季樣本雨前、雨后水溶性離子濃度變化情況來看,春夏季雨水對PM2.5中的離子沖刷作用沒有秋冬季明顯,甚至有SO42-、NH4+、NO3-雨后濃度還高于雨前的情況,這與春夏季空氣中的氣態(tài)污染物的濃度水平本來就很低,且分布很均勻有關。而2013年的秋冬季,受我國中東部霧霾天氣和秸稈焚燒共同影響,南京市頻發(fā)空氣重污染天氣,空氣中PM2.5的濃度偏高,一場降雨后,不論是PM2.5還是其中的水溶性離子濃度都極速下降(圖1)[4]。
圖3 降水前后PM2.5中水溶性離子濃度變化
[1]耿麗梅,王喜紅,王劍平,等.大氣降水對環(huán)境空氣凈化之研究[J].洛陽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14(1):51-53.
[2]GB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S].
[3]韓燕,徐虹,畢曉輝,等.降水對顆粒物的沖刷作用及其對雨水化學的影響[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3,33(2):193-200.
[4]霍銘群,孫倩,謝鵬,等.大氣顆粒物和降水化學特征的相互關系[J].環(huán)境科學,2009,30(11):3160-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