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風
實際上青春已經足夠鮮嫩,只要我們能不那么勢利,能誠實地表現(xiàn)出青春的原色原味,它就有著成為一部優(yōu)秀電影的潛力。
青春片的黃金年代
自從去年的《小時代》《致青春》和《中國合伙人》后,誰都能看到青春題材在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精明的電影人肯定也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于是在今年,我們看到了《同桌的你》《老男孩》,郭敬明拍到第三集的《小時代》,以及韓寒的《后會無期》。
這真是個該懷舊的時間段,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足的時候,但也是中國人內心最騷動的時候,搭上互聯(lián)網(wǎng)快車的時代好像也沾了摩爾定律的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迭代,無數(shù)的新詞誕生、死亡,無數(shù)的思想洶涌而至然后被遺忘,信息的通暢讓世界的底褲一覽無遺,作為新世界的每一個終端,我們能感受到所有世界的所有脈動,我們被無以名狀的忙碌和煩躁所籠罩。這是個信息過載的世界,我們腫脹的雙眼、被充塞到沒有空隙的心靈都需要寧靜,這時我們會慣性地投向那些青春歲月,那些逝去的日子失去了生命之后,變得安詳詩意,它是踏實而溫暖的故鄉(xiāng),足以安撫那些忙碌的靈魂。
所以真得感謝這些電影人,他們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個趨勢,他們也快速地制造出了這些產品,超高的票房回饋了這種敏捷。從買賣的角度來說,這真是個合情合理的生意。
但從電影本身來說,又或多或少讓人有點不甘心,因為它們都太像一個產品了。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些導演都是好的產品經理,但問題是,電影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并不在于它是一個情感產品,就如同現(xiàn)在奉為大神的喬布斯,他因他的一意孤行而贏得贊譽,在違逆當時的主流意見時卻又更深層地滿足了大眾的需求,也就是說他并不是卑躬屈膝地迎合大眾,而在于他給了用戶驚奇,用特立獨行的創(chuàng)意征服了用戶。而中國電影人似乎對于觀眾過于殷勤了些。
各種銷魂的迎合姿勢
《小時代》系列,是一個小女孩對于未來世界粉紅色的想象,它提供令人眼花繚亂的衣服、眉眼如畫的美男,以及多金而又死心踏實愛上灰姑娘的白馬王子,當然它還提供過家家似的商業(yè)陰謀、人生坎坷,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那些甜膩看起來更可口,它是一場精美的春夢,它刻意地模擬現(xiàn)實,而又不觸碰真實的疼痛,只是讓你更安心地不愿醒來。
《同桌的你》,則是專為30歲左右的男性準備的。它表現(xiàn)了初戀的美好、愛情的忠貞,以及年輕那些無法無天的活力,但它非常武斷地將成人世界變成了影片最大的反派,將屎盆子義無反顧地扣到了這個世界頭上,似乎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外部,而忘了沒有我們的合謀,這個世界并不會如此勢利?!锻赖哪恪肥谦I給職場男人的慰藉之歌,它只保留那些過往中的美好,而將罪責全部洗脫,它近乎完美地應和了那些剛剛體驗到人生艱辛的職場人士的心聲,并且在他們的軟肋上狠做了幾下嘩眾取寵的馬殺雞。
而《老男孩》在這些電影里,看起來更加隨心所欲心安理得。作為網(wǎng)絡短片出身的它,顯然對于迎合用戶的需求更加自覺也更加猛烈。它是專為“屌絲”打造的特殊產品:現(xiàn)實的卑微,理想的豐滿;百折不回的堅持,無可奈何的棄守;愛情敵不過金錢,才華敵不過潛規(guī)則;打雞血與自黑,煽情與苦情,在這部電影里一個不少,琳瑯滿目,閃著海底撈餐館般為顧客精心著想的精光。
但它太粗獷了,它把觀眾想象成了剛從精神荒漠逃出來的災民,以為只要施舍足夠的分量都能滿足需要:而忘了電影也有著它自己的語法,它絕不是拼湊就能完事的,它需要精細的打磨,人物需要細致的構造,劇情需要有耐心地推進。而這部電影里,它們總是如天外飛仙般招之即來,只要符合大致的方向,電影主創(chuàng)更傾向于用情緒的轟鳴來掩蓋他們的漫不經心。
青春已足夠鮮嫩
在今年的這幾部青春片中,《后會無期》是最精良的一部。因為當其他電影還把鋪張當成補藥的時候,它知道了克制的美德。但韓寒太清楚他的長處和他的賣點,所以最終他的每一個人物都成了他的替身,故事在這兒,只是他串聯(lián)他金句的載體,當他的人物用統(tǒng)一的表情說出韓寒附體的又痞又帥的臺詞時,你能體會到讀他博客時的快感,卻沒有被人物打動的深沉。當然,韓寒的電影勝在氣質好,他骨子里的對這個世界的關懷、對時代的敏銳,自然地融在了他的電影里,而他又沒有那種病懨懨的文青氣,尖銳與自嘲融合在一起,讓這部公路片成了幾個青年的成人禮,他們在不斷地被騙中,體驗到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但影片卻又不導向激憤,成長在韓寒的腦袋里,并不止于真相,同樣在于面對真相的態(tài)度:淡定而又堅定,有更多的寬容度而又不失方向,這也許是最健康的正能量。
而在這兩年這些與青春有關的電影中,《致青春》《中國合伙人》也值得一提?!吨虑啻骸吩谶^分地貶抑男性的同時,卻也真實地表現(xiàn)出了在現(xiàn)實逼迫下人性選擇卑鄙時的掙扎與疼痛:而《中國合伙人》雖然縱身一躍成為那些成功企業(yè)家的整容師和洗白者,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可辛示范了一部時代戲該是怎樣的節(jié)奏,該怎樣在時代符號與真實人性中左右逢緣。簡單來說,作為一個工業(yè)商品,陳可辛表現(xiàn)出了相當?shù)氖炙嚒?/p>
相比古裝和愛情喜劇,青春是個更接地氣的東西,它有關我們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那些從男孩女孩向男人女人蛻變的日子,也因此,這些電影也不再是無根的編造,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娘胎里的聯(lián)系。所以更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珍惜這個題材,我們不期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風柜來的人》《戀戀風塵》這樣的杰作,但也希望有關的青春作品,不要加這么多味精,盡量不要用地溝油,實際上青春已經足夠鮮嫩,只要我們能不那么勢利,能誠實地表現(xiàn)出青春的原色原味,它就有著成為一部優(yōu)秀電影的潛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