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璞,王春平,徐 艷
(軍械工程學院 電子與光學工程系,河北 石家莊050003)
粒子濾波因其在非線性、非高斯系統(tǒng)中具有較強的魯棒性[1],已經(jīng)被應用于復雜情況下的目標跟蹤,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粒子濾波算法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2]:一是在粒子遞推的過程中,部分粒子的權值趨向于1,其它粒子的權值趨向于0,形成了粒子的退化現(xiàn)象,使粒子集無法準確近似系統(tǒng)狀態(tài)的統(tǒng)計特性;二是為了提高粒子濾波算法的精度,往往采用大樣本量,這樣雖然精度提高了,但是增大了算法的計算量,影響目標跟蹤的實時性。
粒子濾波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粒子的傳播方式,即重要性采樣的設計,這是粒子濾波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3]。結合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MS重要性采樣的粒子濾波跟蹤算法,該算法將MS算法融入到粒子濾波算法中,利用MS的迭代尋優(yōu)過程對粒子樣本進行確定性搜索,使其收斂到局部最優(yōu)點,完成粒子的重要性采樣,同時能夠增大有效粒子權重,減少跟蹤過程采用的粒子數(shù)目,降低計算量,提高跟蹤的實時性。
Mean Shift算法是一種非參數(shù)核函數(shù)估計方法[4],在采樣充分的情況下,核函數(shù)估計能夠逐漸收斂于服從任意分布的密度函數(shù),將以每個采樣點為中心的局部區(qū)域的平均效果作為該采樣點的概率密度估計值,最終綜合所有采樣點的密度估計結果,實現(xiàn)對目標位置的穩(wěn)定預測[5]。
目標的顏色特征對于目標的尺度、旋轉或者變形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6],因此采用顏色直方圖表達目標特征有助于目標的穩(wěn)定跟蹤[7]。本文根據(jù)MS 算法的核函數(shù)概念,利用目標顏色分布建立目標模型。核函數(shù)采用Epanechikov核函數(shù)
假設目標區(qū)域的中心為x0,目標區(qū)域內的像素點用{xi;i=1,2,…N }表示,彩色圖像的每個顏色通道的特征值為u=1,2,…M,對目標區(qū)域進行建模
式中:δ——Delta函數(shù),C——常量系數(shù),滿足
假設候選區(qū)域的中心為y0,根據(jù)式(2)可以同理得出,候選區(qū)域的目標模型為
將候選區(qū)域的顏色分布與參考模板的顏色分布進行對比,利用Bhattacharyya系數(shù)作為度量二者相似性的標準,其函數(shù)表達式為
在候選區(qū)域進行MS確定性搜索時,使ρ∧(y0)取得最大值的位置即是目標的新位置。假設給定目標的起始位置為y0,根據(jù)MS算法的收斂性,進行有限次迭代后找到其新位置y1
式中:ωi——采樣點的權值,g(x)——核函數(shù),g(x)=-K′(x),h——核函數(shù)的帶寬。
設定閾值ε作為判斷迭代是否停止的條件,當‖y1-y0‖<ε時,表明已經(jīng)找到局部最優(yōu)點,此時終止MS迭代過程。
粒子濾波是一種非參數(shù)化的基于貝葉斯隨機采樣的濾波方法[8],適用于非線性系統(tǒng),其主要思想是利用狀態(tài)空間中一系列隨機樣本粒子的加權對系統(tǒng)狀態(tài)的后驗概率密度進行近似,得到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估計值[9]。
假設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方程和觀測方程分別為
式中:ft()、ht()——狀態(tài)轉移函數(shù)、量測函數(shù),wt、vt——系統(tǒng)噪聲、觀測噪聲。
t時刻觀測量的集合用Dt表示
為減弱粒子退化現(xiàn)象和降低算法計算量,將MS算法嵌入到PF的重要性采樣中,利用MS算法對粒子的收斂作用,使得MS重要性采樣后的粒子更加接近目標的真實狀態(tài)分布,這樣既能夠減弱粒子的退化又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粒子的需求量,降低算法計算量。
算法的具體設計如下:
(1)初始化目標區(qū)域。在第一幀圖像中用鼠標畫取目標區(qū)域,根據(jù)顏色分布建立目標參考模型,在選取的先驗概率分布函數(shù)P(xt-1)中抽取N 個粒子,i=0,1,2…,N,令每個粒子的權重為N-1。
(2)對每個粒子利用UKF(無跡卡爾曼濾波)算法[10]得到和,其建議分布函數(shù)為
(5)估計目標位置。輸出估計值P(xt|Dt)
(7)令t=t+1,重復步驟(2)~(6)。
綜合以上步驟,本文算法流程如圖1所示。
實驗用的PC機配置為奔騰雙核,主頻2.5GHz,內存2.0GB;軟件工具為Windows XP 操作系統(tǒng),MATLAB R2011運行環(huán)境。
圖1 本文算法流程
首先對傳統(tǒng)粒子濾波算法和本文算法進行粒子模擬跟蹤仿真,如圖2所示,其中圖2(a)是模擬的目標位置真值,圖2(b)是傳統(tǒng)粒子濾波算法的跟蹤結果,圖2(c)是本文算法的跟蹤結果。將圖2(b)和圖2(c)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傳統(tǒng)算法由于少數(shù)粒子占據(jù)了大部分權重,重采樣后粒子的多樣性減少,粒子退化嚴重,導致不能準確估計目標位置,跟蹤效果較差;本文算法由于在重采樣之前進行了MS重要性采樣,對目標位置進行確定性搜索,保證了粒子狀態(tài)估計的準確性,跟蹤效果較好且與圖2(a)的真值相近。
選取路面行駛汽車的視頻序列(720 576,25 幀/s)和直升機模型空中飛行的視頻序列(600 460,25 幀/s),都采用傳統(tǒng)粒子濾波算法和本文提出的濾波算法分別進行跟蹤測試。
圖3是背景保持不變的汽車行駛序列跟蹤結果,由上至下分別是第10、48、85幀圖像。圖3(a)是傳統(tǒng)粒子濾波算法的跟蹤結果,傳統(tǒng)算法在跟蹤過程中對目標位置的估計稍有偏差,不過序列中目標顏色與背景對比度較大且背景保持不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粒子退化的速度,使候選模型和目標參考模型仍然比較接近,有一定的跟蹤效果。圖3(b)是本文算法的跟蹤結果,算法中加入了MS重要性采樣,對粒子的確定性搜索使粒子樣本更加接近目標的真實狀態(tài),由第85 幀圖像可以看出,其跟蹤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算法。
圖2 傳統(tǒng)粒子濾波和本文算法跟蹤仿真對比結果
圖4是背景由簡單變復雜的直升機飛行序列的跟蹤結果,由上至下分別是第30、79、105幀圖像。圖4(a)是傳統(tǒng)粒子濾波算法的跟蹤結果,傳統(tǒng)算法由于在粒子遞推過程中大部分權重集中在少數(shù)粒子,重采樣后粒子多樣性減少,出現(xiàn)粒子退化現(xiàn)象,尤其當背景變復雜且與目標顏色相近時,粒子樣本的估計狀態(tài)與目標真實狀態(tài)差別較大,導致跟蹤效果較差,特別是在第107幀圖像中,目標已經(jīng)基本丟失。圖4(b)是本文算法的跟蹤結果,由于對建議分布中抽取的粒子進行了MS重要性采樣,使大部分粒子收斂到局部最大值,粒子樣本的估計狀態(tài)接近于目標的真實狀態(tài),雖然背景變得復雜且目標顏色與背景近似,但是對跟蹤效果的影響較小,到第107幀圖像時,仍然能夠準確跟蹤目標。
圖3 汽車序列跟蹤過程
圖4 直升機序列跟蹤過程
本文針對粒子濾波目標跟蹤中粒子退化的問題,將MS算法融入到粒子濾波算法中,提出了基于MS重要性采樣的粒子濾波目標跟蹤算法。該算法利用目標顏色分布建立目標參考模型,在MS的迭代尋優(yōu)過程中,對粒子樣本進行確定性搜索,使其收斂到目標候選模型的局部最優(yōu)點,以更加準確地估計目標狀態(tài),實現(xiàn)對目標模型的重要性采樣,有效解決了粒子退化問題。同時粒子估計準確性的提高,也減少了算法對粒子的需求量,增強了目標跟蹤的實時性。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的跟蹤性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粒子濾波算法,特別在背景較復雜且與目標顏色相近的情況下,跟蹤優(yōu)勢更加明顯。
[1]LIU Yiming,ZHOU Shangbo.Video tracking algorithm of particle filtering based on multi-feature fusion [J].Computer Engineering,2010,36 (22):228-230 (in Chinese). [劉一鳴,周尚波.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粒子濾波視頻跟蹤算法 [J].計算機工程,2010,36 (22):228-230.]
[2]HAN Hua.The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multiple video targets tracking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 [D].Shanghai:PhD Thesis of DongHua University,2011:25-26 (in Chinese).[韓華.基于改進粒子濾波算法的多目標智能視頻跟蹤研究 [D].上海:東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25-26.]
[3]GAO Jianpo,WEI Zhihui,MENG Yingjun,et al.Improved CONDENSATION face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mean-shift drift[J].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9,36 (2):137-142 (in Chinese).[高建坡,韋志輝,孟迎軍,等.基于均值移動確定性漂移的改進CONDENSATION 人臉跟蹤 [J].光電工程,2009,36 (2):137-142.]
[4]Ning Jifeng,Zhang Lei.Scale and orientation adaptive mean shift tracking[J].IET Computer Vision,2012,6 (1):52-61.
[5]GONG Yisong,GUI Qingming,LI Baoli,et al.Design of particl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mean shif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avigation data processing [J].Journa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1,40 (Suppl.):120-125 (in Chinese).[宮軼松,歸慶明,李寶利,等.基于均值漂移的粒子濾波算法設計及其在導航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 [J].測繪學報,2011,40 (增刊):120-125.]
[6]ZHENG Yufeng,MA Xiurong,ZHAO Xiaolin,et al.Mean shift target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color and edge features[J].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11,22 (8):1231-1235 (in Chinese).[鄭玉鳳,馬秀榮,趙曉琳,等.基于顏色和邊緣特征的均值遷移目標跟蹤算法 [J].光電子·激光,2011,22 (8):1231-1235.]
[7]Leichter I,Lindenbaum M,Rivlin E.Mean Shift tracking with multiple reference color histograms[J].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10,114 (3):400-408.
[8]Vasileios Maroulas,Panos Stinis.Improved particle filters for multi-target tracking [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2012,23 (1):602-611.
[9]GUO Xiaosong,LI Yipeng,GUO Junbin.Research on particle filtering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09,30 (9):2264-2266 (in Chinese).[郭曉松,李奕芃,郭君斌.粒子濾波算法及其應用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9,30 (9):2264-2266.]
[10]Wu Chunlin,Han Chongzhao.Quadrature Kalman particle filter[J].System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10,21(2):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