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彩俠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北京 100717)
量化寬松、定量寬松與信貸寬松
侯彩俠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北京 100717)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手段,被世界主要國家所采用?!傲炕瘜捤伞币渤蔀榻陙淼臒狳c名詞,被廣泛關注。文章從“定量寬松”和“信貸寬松”產生的背景和特征出發(fā),分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不同國家操作上的差別。
量化寬松,定量寬松,信貸寬松
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1]。它是傳統(tǒng)貨幣政策失靈時使用的創(chuàng)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被人熟知,源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世界經濟和全球金融體系受到嚴重沖擊,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作為穩(wěn)定金融市場、避免通貨緊縮的有效手段,被歐美等國家廣泛使用。
追溯“量化寬松”概念的由來,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日本央行為代表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和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信貸寬松”貨幣政策[2]?!岸繉捤伞焙汀靶刨J寬松”為“量化寬松”的不同形式,在基本面有一定的共性,在操作面上存在各自的特色。
日本是最早實施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國家,“定量寬松”作為“量化寬松”的雛形,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2001年3月19日,日本央行首次提出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QEP)的概念。業(yè)界稱其為“定量寬松”貨幣政策,也有稱“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或“數量寬松”貨幣政策。
20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滅,日本經濟嚴重下挫,通貨緊縮日趨嚴重,日本央行將銀行間隔夜無擔保利率調整至0.15%,以應對經濟危機、刺激消費。然而這一政策的執(zhí)行,日本經濟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消費者信心仍然不足,通貨緊縮依舊嚴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降至負值,利率作為傳統(tǒng)貨幣政策調整工具,可調控的空間越來越小。為此,2001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在零利率的基礎上推行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通過提高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改善經濟萎縮現象,并承諾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沒有回升正值,這一政策就不會結束。日本成為首個采用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挽救經濟危機的國家。2005年,全球經濟回暖,日本經濟逐步復蘇。至2006年3月,日本第一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結束。
日本央行在2001—2006年采取了首輪定量寬松政策,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實施:一是增加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二是買入長期政府債券,向金融機構注入資金,增加流動性;三是充分發(fā)揮短期資金的優(yōu)勢,直接購買短期國債。以上措施有效地穩(wěn)定了金融市場,抑制了通貨緊縮,實現了經濟復蘇。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全球貨幣市場流動性枯竭,日本經濟也受到殃及,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一度降至-5.53%。為此,日本央行于2010年10月開始了第二輪定量寬松投資計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臺后,在他的強行施壓下,2013年4月,日本央行再次推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整通貨膨脹目標,實行開放式資產購買措施,購買的金融資產,不設置具體的期限[3]。
縱觀日本央行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采取的第二輪定量寬松政策,可以看出資金投入更為靈活多樣,主要表現為:一是著力改變銀行“惜借”現象,制定“企業(yè)融資支持計劃”。通過對企業(yè)直接投資,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避免了第一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執(zhí)行時,資金注入金融機構后,金融機構因為信用風險的擔憂,不對企業(yè)放貸現象;二是增加企業(yè)借貸模式,增加商業(yè)票據、企業(yè)債券、指數類信托資產、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等風險資產的購買;三是進一步擴大資金購買計劃,并以中長期國債購買為主;四是設立通脹目標,將通貨膨脹率調整至2%。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全球經濟急速下滑,資金鏈相繼斷裂,傳統(tǒng)的貨幣調節(jié)機制已趨于失效。為應對這一問題,美聯儲先后推出一系列非常規(guī)貨幣調節(jié)政策,如將銀行基準利率調整至零,購買金融機構發(fā)行的中長期債券,增加貨幣的供給,加速資金流動等。對這一政策,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于2009年1月的講話中提到,此次推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主要關注的是信貸資產和證券資產的組合,以及這些資產組合如何影響居民和企業(yè)獲得信貸的條件,它有別于日本2001—2006年執(zhí)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并將其稱之為“信貸寬松”貨幣政策[4]。此政策的推出有效遏制了美國的經濟下滑。隨即,日本央行、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等也相繼推出了寬松貨幣政策,以此抵御經濟下滑的壓力。
2008—2013年,美聯儲先后實行了四輪“信貸寬松”貨幣政策以應對金融危機給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分別是:(1)2008 年11 月至 2010 年3 月,投放規(guī)模在11 725萬億美元左右, 其中包括1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和3000多億美元的中長期國債;(2)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總投資為6000億美元的中長期國債,并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以刺激經濟增長;(3)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投資規(guī)模為400億/每月,購買抵押支持債券,推動房地產市場復蘇、擴大就業(yè);(4)2013年1月以后,在400億美元/月抵押支持債券購買基礎上進一步追加推出450億美元/月的較長期限美國國債計劃。
在這四輪政策的實施中,美聯儲利用得天獨厚的貨幣運作機制,根據經濟形勢不斷調整貨幣政策工具,從最先的危機救助到刺激經濟,從單一抵押支持債券到抵押支持債券和長期國債組合,從著重資產結構調整到資產期限置換,從著重經濟復蘇到關注通脹風險。另外,最為重要的是通過加強與公眾的溝通,降低了市場恐慌。正如伯南克在2012年8月《危機以來的貨幣政策》講話中指出:“中央銀行與公眾保持順暢的溝通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基準利率降至下限并需要更多貨幣刺激之時更是如此。危機中,美聯儲通過與公眾的信息交流,成功降低了私人部門對未來短期利率水平預期,從而帶動了長端利率下行,進一步緩解了緊張的金融狀況。”[5]
“定量寬松”和“信貸寬松”作為非常規(guī)貨幣運行調節(jié)手段,都是以調低銀行基準利率,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為目的,但是在運作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產生的背景不同
日本執(zhí)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基于經濟衰退、通貨緊縮時提出的刺激經濟增長計劃,資金主要投放到金融機構。由于日本貨幣流通的局限性,未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因此采用的是較為保守和穩(wěn)健的寬松貨幣措施。
美聯儲執(zhí)行的信貸寬松貨幣政策,是基于全球的金融危機(從最先的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到房利美、房地美公司申請托管,隨著形勢的蔓延,日本、歐洲等地的金融業(yè)都受到沖擊),美聯儲為穩(wěn)定金融市場而實施的救助計劃。由于金融危機涉及全球主要國家,美元又作為國際貨幣的代表,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空前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靈活多樣的企業(yè)融資渠道,為資本流動性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2.政策的側重點不同
日本執(zhí)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側重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量,擴大國債購買規(guī)模,對非金融機構的經濟實體注入的資金較少。如,2001—2006年,資產購買計劃主要是對金融機構注入大量資金,增加流動性,并未涉及經濟實體,2009年以后,新增了商業(yè)票據和企業(yè)債券等資產的購買,但規(guī)模較小,對經濟實體的投資規(guī)模遠不如對國債的投資規(guī)模。
美聯儲執(zhí)行的信貸寬松貨幣政策側重對資產組合的調整,增加信貸資產和證券資產的購買,實施的方式是對經濟實體直接注入大量的資金,如直接操作企業(yè)資產、債券和商業(yè)票據,或直接對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貼現救助,以加快資金的流動性。調整的目的在于壓低國債、資產抵押債券的收益率,從而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進而擴大企業(yè)資金規(guī)模。
3.資產負債表運用結構不同
在金融危機管理實踐中,中央銀行靈活有效的資產負債表管理成為主要發(fā)達經濟體應對危機的核心措施和重要手段[6]。資產負債表作為最直觀反映貨幣政策調整的工具,清晰地反映出“定量寬松”和“信貸寬松”在資產負債表結構上的區(qū)別,兩種寬松政策雖然都造成了資產總額的大幅增加,但是增加的方向有所不同,“定量寬松”集中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負債方”,“信貸寬松”集中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資產方”。
2007—2013年,日本的資產負債表規(guī)模從118萬億日元擴大到164萬億日元。資產方面,政府債券所占比例由76.29%調整到71.30%,商業(yè)票據、企業(yè)債券、信托類資產等所占比例從無到3.53%。負債方面,當前存款所占比例由7.49%調整到35.38%。由此看出,資產方的資產是以政府債券為主,商業(yè)票據企業(yè)債券等雖有涉及,但規(guī)模較小,可忽略不計。然而,負債方的當前存款所占比例卻大幅上調27.89%。由此看出,日本的“定量寬松”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方”,通過增加銀行準備金、基礎貨幣等擴大資產規(guī)模。
2007—2013年,美國的資產負債表規(guī)模從8797.84億美元擴張到30 900億美元,其中證券類資產占總資產的91.84%。資產方面,抵押支持債券(MBS)從無到有,所占比例達到資產規(guī)模的33.35%,國債所占比例由88.53%下滑至當前的56.07%。負債方面,聯邦儲備余額所占比例由3.02%上升到58.39%;而聯儲發(fā)行票據所占比例由88.81%降到36.42%[5]。由此看出,美聯儲的“信貸寬松”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資產方”,通過增加信貸、購買國債債券,向私營企業(yè)投資擴大資產規(guī)模。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局勢逐步形成,特別是此次金融危機后,各國在應對本國金融危機時所運用的“定量寬松”和“信貸寬松”貨幣政策,在相互借鑒、相互滲透后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以日本為代表的“定量寬松”和以美國為代表的“信貸寬松”,都作為非常規(guī)貨幣政策的實施手段,在使用上有很多的共性,主要表現在:首先,都是在經濟下滑、傳統(tǒng)貨幣政策失效時實施的非傳統(tǒng)的貨幣調控政策;其次,都是建立在零利率或者極低利率基礎上,為穩(wěn)定金融市場、刺激消費,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扭轉經濟下滑的局面;再次,都通過資產負債表結構或者數量的調整達到刺激經濟增長、避免通貨緊縮的行為。
基于以上的共同特點,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2009年第一季度)》中,將執(zhí)行零利率或者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過購買中長期債券,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行為界定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1]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2009年第一季度)[EB/OL].(2009-05-16)[2014-11-03]. http://www.pbc.gov.cn/publish/zhengcehuobisi/591/index.html.
[2] 張支南,葛陽琴.日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操作方式研究[J].現代日本經濟,2013(1):29-34.
[3] 熊愛宗.日本量化寬松政策對日本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影響[J].亞太經濟,2014(4):34-39.
[4] 本·伯南克.美聯儲的信貸放松政策及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J].中國金融,2009(7):34-37.
[5] 李柏林.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3.
[6] 張磊.日美央行金融危機管理比較——基于資產負債表變化的特征分析[J].現代日本經濟,2014,02:1-8.
動 態(tài)
第六屆天文學名詞委第四次會議在臨潼召開
2014年10月25—26日,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陜西臨潼召開。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劉青,天文學名詞委主任趙永恒,以及天文學名詞委委員王玉民、鄧勁松、盧仙文、葉式輝、劉炎、李競、楊大衛(wèi)、何妙福、何香濤、陳力、林元章、周又元、趙剛、黃天衣、蕭耐園、崔辰州、謝懿、潘君驊等19位委員參加會議。全國科技名詞委劉金婷,國家天文臺鄒振隆、徐怡冬,上海天文臺邵正義,北京天文館魯暘筱懿,中國科技出版社趙暉、夏鳳金作為特約代表列席。
本次會議以新版《天文學名詞》編纂任務的推進為核心目標,圍繞選詞、定義編寫、詞義修訂等問題展開。此外,討論了新版《英漢天文學名詞》修訂過程中遇到的代表性問題,對一批新詞和中文譯名進行了審定。劉青副主任在致辭中介紹了全國科技名詞委的最新情況,對第三版《天文學名詞》的編纂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崔辰州向與會代表匯報了第三版《天文學名詞》的選詞匯總情況。委員們對審定工作中遇到的選詞、譯名、注釋,工作步驟、進度時間點,農歷標準和二十四節(jié)氣,新詞收集、自動提取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趙永恒最后做總結發(fā)言,號召全體委員共同努力,保證2015年在全國科技名詞委成立三十周年之際圓滿完成第三版《天文學名詞》的編纂工作,同時建議全國科技名詞委建立跨學科聯合工作組,請民政部專家參加,開展行星地形特征定名和地名命名工作,并將此工作機制長期保持下去。
(崔辰州)
Concepts on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HOU Caixia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ope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world’s major countries,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has become a hot term in recent years, and been widely concern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features of “quantitative easing” and “credit easing”,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opera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quantitative easing, credit easing, monetary policy
2014-11-01
侯彩俠(1975—),女,安徽亳州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通信方式:cxhou@sina.com。
N04;F8
A
1673-8578(2014)06-0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