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
像蝶像蜂又像鳥
它首先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長長的喙管是口器,還有一對尖端膨大的觸角和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和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壯。
它又像膜翅目的蜜蜂,在夏秋季節(jié)飛舞在百花叢中采食花蜜,并發(fā)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和蜜蜂不同的是,它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
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急駛,時而在花前盤旋。
總被誤認為是蜂鳥
前不久,廣東和湖南常德市的兩位攝影師分別無意中拍到了蜂鳥鷹蛾的身影,并一睹了它們的芳容。不過,最初他們都以為出現(xiàn)在鏡頭前的這個小精靈是蜂鳥。然而,中國并沒有蜂鳥。
在上一期《故事棒棒堂》欄目中的《打賭》一文中,已對蜂鳥做了簡單介紹。蜂鳥生活在美洲,因拍打翅膀的嗡嗡聲而得名。蜂鳥的身體總是保持垂直,所以它的翅膀是以前后振動代替上下振動。蜂鳥的肩關節(jié)非常靈活,翅膀能夠最大限度地旋轉(zhuǎn),使它能夠向后飛行,垂直起落,甚至可以在空中靜止4~5分鐘。
蜂鳥鷹蛾實屬蛾類,有結繭、越冬習性。每年春季和8~10月,便可見到它們在花叢中盤旋飛舞、采食花蜜的身姿。蜂鳥鷹蛾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后退。訪花吸蜜時,快速振動翅膀,長長的口器在花蕊中一伸一縮。它的長喙像是螺旋樓梯或消防隊員的卷須狀水龍帶,由兩個柔軟的桿狀體組成,頂端的“肌肉泵”用于吸食花蜜。有了這根長長的“吸管”,蜂鳥鷹蛾就可以很優(yōu)雅地吸食花蜜。它們會先讓“舌頭”彎曲,而后小心翼翼地伸入所需要達到的深度。有時候,蜂鳥鷹蛾伸出的“舌頭”可達到身長的很多倍。
蜂鳥鷹蛾除了比蜂鳥多出一對觸須和翅膀上沒有羽毛以外,無論是大小、樣子,還是生活方式、飛行速度都和蜂鳥幾乎一樣,所以在飛行狀態(tài)下連很多專家也難以分辨。
蜂鳥鷹蛾與蜂鳥幾乎是毫不相干的兩種生物,竟然有著這么多的相似之處,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跋山涉水來中國
蜂鳥鷹蛾是產(chǎn)于美國的稀有罕見的珍貴物種,在我國較為罕見。它是怎么跑到中國來的呢?蜂鳥鷹蛾不具備長途跨洋飛行的能力,專家推測,可能是蜂鳥鷹蛾或是它們的卵隨著美國大量農(nóng)產(chǎn)品的出口來到中國的,就像美國白蛾是隨著出口設備的木箱而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