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振清
作者 系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司法機關是反腐促廉建設的重要職能部門,是懲治腐敗分子的專門執(zhí)法機關,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家司法機關既是反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反腐敗的重點部位。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司法機關必須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自身反腐促廉建設,努力消除司法領域中的各種腐敗現象,保持源頭純潔;一手抓反腐敗職能履行,正確、全面發(fā)揮法定職能作用,切實擔負起在全黨全社會反腐敗斗爭中的重任。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將“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重要任務進行了部署。這不僅明確了公正司法的目標,也明確了公正司法的任務,為推進司法機關的反腐促廉建設,維護司法公正繪就了路線圖。
司法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自身正、自身凈、自身硬是正確履職的先決條件。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近年來,各級司法機關不斷加強反腐促廉建設,提升司法隊伍素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強化紀律,轉變作風,其主流是應該肯定的,我們的司法隊伍是一支黨和人民可以信賴、有堅強戰(zhàn)斗力的隊伍。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司法不公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對一些部門、在一些地方群眾反映甚至非常強烈。司法人員腐敗問題的層出不窮,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些問題盡管發(fā)生在少部分人身上,卻嚴重損害了司法機關和司法隊伍形象,也不斷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加強司法機關反腐促廉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司法機關的公正與廉潔,做守法有德的社會楷模。在國家法治建設上司法機關責無旁貸,要率先當好排頭兵。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司法機關反腐倡廉建設,維護司法公正,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制度強化對司法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制約。關于規(guī)范司法權力,四中全會有很多新的提法,如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以及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zhí)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構建開放、動態(tài)、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等具體的措施,這些制度及保證其施行的具體措施在真正意義上的落實和執(zhí)行,對司法權力的規(guī)范運行勢必起到良好的監(jiān)督制約作用。當前正在進行的司法體制改革是一股強勁的東風,抓住這一百年難得的機遇,扎實推進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人員職業(yè)保障、司法責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從源頭上為司法權力的規(guī)范運行提供保證,最大限度地防范權力出軌、權力尋租的漏洞和機會。
二是以制度規(guī)范司法人員行為。一方面,要結合新的形勢任務要求,修改完善法官、檢察官行為規(guī)范,作為對法官、檢察官職業(yè)行為的基本準則,配套制定具備操作性的罰則措施,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對違反規(guī)則之行為認真嚴肅地加以追究。還要注意結合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對法官和檢察官的遴選必要嚴格標準,守好入門關,讓那些真正具有公正之心、愛民之情,有社會責任感且符合職業(yè)條件的“好人”掌握這一國家重要權力。另一方面,盡快探索建立司法管理信息庫,將司法人員的工作業(yè)績、工作作風、違紀懲處等等情況全部納入信息庫,伴隨其職業(yè)生涯,進行全程記錄,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
三是以制度強化領導責任落實。四中全會提出,“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jiān)督責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司法機關開展反腐促廉建設,各級黨組織擔負有主體責任,各級領導干部無疑是相應的責任人,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承擔明確的領導責任。應該強調,司法機關自身反腐促廉建設,重點是從嚴管理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對“一把手”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jiān)督。當前,應結合司法機關實際,完善責任分解、責任考核的相關制度,特別是要完善責任追究的相應規(guī)范,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加強領導干部失職問責,嚴格領導干部責任追究,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領導干部,必須嚴格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司法機關是反腐促廉建設的重要職能部門,是懲治腐敗分子的專門執(zhí)法機關,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和貪污賄賂犯罪偵查、批準逮捕、提起公訴,以及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等,都是相關司法機關的法定職能,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四中全會對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貪污賄賂犯罪法律制度等方面做了明確要求。強調:對任何腐敗行為和腐敗分子,必須依紀依法予以堅決懲處,決不手軟。這也是對司法機關依法懲治腐敗行為提出的要求。近年來,各級司法機關認真履職,依法辦理了一批大案要案,有力懲治了貪污賄賂、瀆職犯罪。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工作職責不清、工作力度不大、查辦案件主動性不強、案件綜合運用不夠深入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決貫徹中央關于反腐敗斗爭的決策部署,以懲治腐敗為重要政治使命,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和改進反腐敗各項工作。
全面依法履行反腐敗職能,必須強化反腐執(zhí)法力度。司法機關要明確職責、擺正定位,進一步加大查辦腐敗犯罪工作力度。要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重點突出,堅決查辦發(fā)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腐敗犯罪,繼續(xù)深入推進查辦發(fā)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犯罪,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嚴格依法,辦案高效,形成有力震懾。要積極適應新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主動應對行賄追訴常態(tài)化、網絡反腐等新的刑事司法問題給刑事證據和程序適用帶來的新挑戰(zhàn),在工作模式、方法舉措、制度機制上要多謀新舉措。
全面依法履行反腐敗職能,必須整合完善有效的工作機制。要健全腐敗犯罪舉報、查處機制,有效整合偵查資源,健全重大疑難案件指揮協(xié)調機制,進一步提升辦案質量和效果。要強化公安、檢察、審判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約,深入反腐敗國際合作,交流懲治腐敗犯罪的經驗做法,積極參與境外緝捕追逃追贓等工作,“切斷腐敗分子的后路”,真正形成反腐合力,無縫隙地打擊貪污腐敗分子。
全面依法履行反腐敗職能,必須充分發(fā)揮預防綜合作用。堅持事后懲治與事前防范相結合,反腐敗不僅靠“打”,更重要的是“防”。在司法實踐中,發(fā)揮司法建議的積極作用,實現“一案一預防”,即以查辦案件促進制度防腐,幫助發(fā)案單位總結教訓,分析原因,推動發(fā)案單位和有關部門健全完善預防腐敗的制度機制,加強廉政風險排查防控,堵塞貪腐漏洞,扎緊權力的籠子。要堅持監(jiān)督制約與教育引導相結合,主動發(fā)掘執(zhí)法辦案中的腐敗犯罪典型案例,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示教育。要著力增強全社會的反腐法治意識,全面推進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反腐敗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在法律規(guī)則指引下調整和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一旦發(fā)生矛盾糾紛,積極尋求法律幫助,而不是找關系、走后門,搞歪門邪道,從根本上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引導全社會更加自覺地拿起法律武器反對腐敗,為反腐敗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和法治環(huán)境。